走在乌兰巴托街头,很多建筑看着特眼熟。

那些苏式老楼,还有新修的大桥高速路,不少都是中国工人帮忙建的。

驻蒙古外交官孙一先:蒙古普通百姓都认为中国是真正的朋友

时间往前推几十年,两边还因边界地图闹过别扭,现在倒能坐一块儿搞建设了,这变化够大的。

驻蒙古外交官孙一先:蒙古普通百姓都认为中国是真正的朋友

最近两年中蒙贸易愣是冲破了百亿美元大关,疫情都没挡住。

驻蒙古外交官孙一先:蒙古普通百姓都认为中国是真正的朋友

中国工人当年在蒙古戈壁滩留下的东西,现在成了连接两国的钢筋水泥。

从修发电厂、盖毛纺厂,到新建污水处理厂和儿童中心,这些项目像针脚似的把两边缝一块儿了。

驻蒙古外交官孙一先:蒙古普通百姓都认为中国是真正的朋友

尤其那条刚通的现代化高速公路,天天跑着拉煤运货的大卡车,实实在在说明能赚钱的邻居比争地盘的强。

驻蒙古外交官孙一先:蒙古普通百姓都认为中国是真正的朋友

地图上的弯弯绕绕早该翻篇了。

现在蒙古把对华合作当外交头等大事,中国又是他们最大生意伙伴。

驻蒙古外交官孙一先:蒙古普通百姓都认为中国是真正的朋友

两边四千多公里的边界线,堆着二十多个贸易口岸,每天过货的卡车排成长龙。

驻蒙古外交官孙一先:蒙古普通百姓都认为中国是真正的朋友

比起纠结历史伤疤,把口岸扩宽、把铁路修通更实在。

你看中俄蒙经济走廊推得这么猛,不就是图个大家一起赚钱?

驻蒙古外交官孙一先:蒙古普通百姓都认为中国是真正的朋友

说到底,房子会说话,路也会说话。

驻蒙古外交官孙一先:蒙古普通百姓都认为中国是真正的朋友

乌兰巴托那些中国援建的老楼新桥,比什么口号都实在。

推土机比坦克有用,货架子比铁丝网顺眼——能把戈壁滩变成合作区,谁还在乎地图上那道旧褶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