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刷短视频的时候,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有一位妈妈吐槽,说自己带娃做家务时,看到老公就瘫在沙发上玩手机。就很忍不住的想让他去做做其他事情,要是他立马答应,自己心里会好受一些,但要是他应了却没有马上行动,又或者是装没听见磨磨蹭蹭,就会立马烦躁,甚至还会有吵架的苗头。反正就是见不得他闲着。可丈夫不在家时,自己独自带娃,却没有这种感觉,自己反而能平静应对。
图片来自网络
而评论区也有不同意见:有人说女性太敏感,有人却觉得戳中了婚姻里的真实。这事儿似乎谁说都能有部分道理,但这也许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夫妻对"家庭责任"的认知,可能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丈夫眼里的"闲",其实是妻子心里的"忙"
很多男性觉得妻子的抱怨就像是在找茬:我刚坐一会儿就喊我干活,是不是就不想让我好好休息一下?但实际上,当妻子在厨房忙得团团转时,她脑子里就有很多待做的时候正在疯狂刷新,比如:
- 儿子刚吃完晚饭,碗要及时清洗
- 阳台上的衣服还没收回来,马上就要下雨了
- 明天孩子要打疫苗,得提前准备好医保卡其他资料
- 有老家的家人下周来住,客房的床单是不是该换一换洗一洗了?
这种没有在学习但脑子却一直在运转的状态,心理学也有一种说法,叫"情绪劳动"。就像有网友说的:"我丈夫以为带娃就是陪着玩,没什么困难的,但我其实要同时留意孩子有没有摔着、有没有吃手、是不是该喝水了。他刷手机的半小时,我可能已经处理了三次孩子哭闹、两次尿湿裤子,还要想着下一顿吃什么。"
男人看到的是"她在做某个家务",女人承受的却是"整个家的运转都压在我身上"的心理压力。
什么是"看不见的理所当然"
有人也许听到过这样一个事情:妻子做了99件事,只要有1件没做好就会被指责;而丈夫做了1件事,就可能被夸"顾家"。这种失衡源于不同的认知偏差:
图片来自网络
丈夫理解的"家务"往往是拖地、洗碗这些看得见的显性劳动,却看不到妻子提前规划(比如买菜要算好后面几天吃什么,菜都够不够,家里的沐浴露是不是快没了)、事后复盘(比如孩子这次考试做错的知识点是什么要记下来,以后要经常监督他复习)、情绪管理(比如处理自己家和不同亲戚之间的关系)等"隐形工作"。
就像有一位丈夫在采访中说的:"我一直以为自己的妻子每天在家轻轻松松的,又不用体会外出赚钱的辛苦,直到有次她让我列孩子需要的物品清单,我才发现要记奶粉段数、尿不湿尺码、疫苗时间、过敏禁忌......这些她居然全记在脑子里。孩子这么小都需要记这么多,真不敢想象以后孩子学习后,她要操心的事情还有多少"
为什么妻子在丈夫面前更容易"炸毛"?
有心理咨询师曾提到:"人在亲密关系中,更容易暴露脆弱和需求。"妻子见不得丈夫闲,本质是在传递两个信息:
一个是 "我需要你看见我的辛苦"
有同事唠嗑说:"有次我凌晨三点给孩子冲奶,看见老公睡得像猪一样死沉死沉的,突然就很想哭。不是气他不帮忙,是觉得委屈——我这么累,他怎么就睡得着?"
图片来自网络
当丈夫在旁边悠闲时,妻子的疲惫会被放大,因为她潜意识里会觉得,在比较忙的情况下,自己的伴侣是应该是一个"战友",而不是一个"旁观者"。
第二就是 "我不想一个人扛下所有责任"
社会学家曾沈奕斐指出:"很多妻子发火,不是计较谁干得多,而是恐惧'这个家只有我在操心'。"
就比如有网友说:"我让老公按照我的吩咐把到的快递都签收拿回来,他回来我才发现还少了几个快递,那几个不是同一个快递站点,他平时不怎么拿快递他就也不知道。但也不和我联系问一下快递点,我也不是怪他笨,是会觉得很累,我不仅要做,还要教,还要检查一番,这跟我自己做有什么区别呢?"
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有婚姻咨询师给出过一个公式:看见隐性劳动 + 分担决策压力 = 减少70%的争吵。具体可以这样做:
丈夫可以主动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下班回家顺手把快递拆了分类;看见妻子在哄孩子的时候,自己默默收拾一下地上散乱的玩具,周末没事情的时候打扫打扫家里,看家里缺点什么,主动外出购买补充。并每天工作回来,可以花一点时间和妻子聊聊天,谈谈心,让她感受到你一直在乎她,而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
妻子也要学会适当的放权和表达需求,别总觉得他在家里做事容易搞砸,要给丈夫试错的机会。比如让他负责一次孩子的辅食,哪怕做得不好,也先肯定:你做得还行,愿意学就很好;在让丈夫做事时,用具体的指令代替抱怨,比如:我现在要哄孩子睡觉,你能去把碗洗了吗?比"没看见碗还没刷吗?"更有效;在处理家庭大事的时候,一起处理,比如一起讨论一下下周要干的事情:谁去交物业费、谁哪天有空带孩子体检、周末去哪玩,把一个人要操心的事情摆在明面上来,让双方都能够看见
曾有项调查显示:在丈夫主动分担家务的家庭,妻子的幸福感提升46%,离婚率降低32%。但比干活更重要的,是传递一个信号:"这个家,我会和你一起扛。"
就像一位爸爸豆瓣在分享的转变:以前我觉得妻子唠叨,直到有次她让我单独带娃一天。我手忙脚乱地找尿不湿时,突然明白她每天说的'闲不下来',不是挑剔,是害怕这个家缺了她就运转不了。从那天起,我开始主动记孩子的疫苗时间,主动研究辅食菜谱——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是想让她知道,我和她是一伙的。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