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下午,香港发生重大火灾,现已造成44人遇难,58人受伤,另有279人失联,估计凶多吉少。

27日凌晨——实际上就是今天深夜——昆明某火车站发生列车撞击施工人员事故,导致11人死亡、2人受伤。

如果说城市大火一半是天灾一半是人祸,那火车站的这起撞人事件则百分百是人祸。

今天凌晨0点35分,一群本应于0点50进入轨道开展维修作业的工人已经开始换轨施工。

一辆检测地震设备的试验列车以114公里的时速呼啸而至。

惨剧毫无悬念地发生了——奇迹在电影里才有,现实生活中永远不会有奇迹。

如果说大火面前众生平等,而这样的悲剧性的事故中,遭难的永远都是最普通的人。

昆明火车站的“通报”写道:“11月27日凌晨,检测地震设备的55537次试验列车在正常通过昆明洛羊镇站内曲线处时,与进入线路的施工作业人员发生碰撞,造成11人死亡、2人受伤……该站运输秩序已恢复正常,伤员救治和相关善后工作正有序展开……”

这份通报的措辞大有讲究。

首先是列车“正常通过”,巧妙地指出事故责任不在车站方而在维修方。

其次是列车与工人发生“碰撞”。我实在无法用语言去分析撰写这份情况通报的人用“碰撞”这个词时是怎样的心态,但我坚信:他不是随便使用了这个词,而是经过了反复斟酌,目的是淡化钢铁列车撞击并辗压血肉之躯的惨烈。

再者,通报强调“秩序已恢复正常”。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惨剧发生后,秩序正常和情绪平稳成了重中之重。

尽管通报“对遇难人员表示沉痛哀悼,对遇难者和伤者家属表示深切慰问”,但这段文字真的读不出丝毫对生命的悲悯,更没有自责的味道。

有遇难者家属及网民在通报帖子后质问:“11条人命仅换来秩序恢复?”

昆明火车站没有费心去解释、安抚,而是傲慢地关闭了评论区,717条评论,全部被隐匿了。

我不懂火车的管理机制,但在这起事故中,无疑是调度机构有重大缺陷,甚至有可能它的调度机构一直就这样玩忽职守,之前没出这类的事故靠的只是运气。

说它玩忽职守,不是无知下的乱盖帽子。

首先,今年年初,铁路部门开始实施“3分钟一联控”机制,通过CTCS-3级列控系统,实现列车最小追踪间隔3分钟的运行控制。

据报道,该系统包括轨道设备、无线网络传输和列车控制系统,通过算法实现列车精准定位和秒级控制,通过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降低追尾风险。

如果连一大堆活人都发现不了,如何避免追尾?

专业人士认为,本次事故中,“动态信息互通系统形同虚设”。

其次,铁路部门有所谓的“天窗期”管理制度,有施工天窗、维修天窗和垂直天窗、V型天窗之说。

本次事故就是维修天窗出了问题,尽管施工人员被安排0:50分钟进场,但他们提前了至少15分钟,显然“天窗期”管理制度只是写在了纸上。

通报还说,铁路部门将会“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全力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稳定”。

这样的承诺,太多了。至于如何整改、整改得如何,没有人知道。

2021年6月4日,K596次列车在兰新铁路甘肃金昌境内时,撞死9名线路上的作业人员。

2024年6月4日,黑龙江绥佳线一列货车撞死6名施工人员。

看看当年的通报——

同样表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坚决防范和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但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如何“深刻吸取事故教训”的,也没有人看到他们如何“防范和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我们看到的只是类似事故一再发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