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AI圈直接炸了个大新闻,当年搞出AlphaGo和Gemini的俩“技术大牛”,联手开了家叫ReflectionAI的公司,一出手就拿了20亿美元融资,英伟达还主动凑了份子,目标特明确:搞个“十万亿token级”的大模型,说啥也不能让AI技术被少数巨头攥在手里。

中美AI主权争夺白热化

你可能没概念,现在AI圈的钱有多疯狂,去年全球搞基础模型的公司,融资加起来才349亿美元,今年直接翻了一倍,冲到719亿美元。

ReflectionAI这公司才成立一年多,今年3月刚融了1.3亿,结果才过七个月,又揣着20亿回来了,估值一下飙到80亿。

说实话,我刚开始还以为看错了数,毕竟不是谁都能七个月让估值翻十几倍,这背后肯定是有人赌它能打破现在的AI格局。

俩“AI大神”带队:从AlphaGo到Gemini,这次要搞“开源革命”

中美AI主权争夺白热化

带队的俩老板,说出来都是AI圈的“老熟人”。

35岁的MishaLaskin,以前在DeepMind专门搞Gemini的奖励建模,算是Gemini能落地的关键人物;另一个是37岁的IoannisAntonoglou,更早之前就参与过AlphaGo的开发,就是2016年赢了围棋世界冠军的那个AI,当年可是让全世界都知道AI能有多厉害。

本来想,这俩在谷歌这样的大公司待着,资源、待遇都不愁,怎么会突然出来创业?后来看他们聊才明白,他们就是不想被巨头的规则绑着。

中美AI主权争夺白热化

他们想搞“OpenIntelligence”,简单说就是模型、论文、数据全开放,高校、小公司甚至个人,都能免费拿去微调、部署,还能审计技术细节。

这意思很明显,就是不想让前沿AI技术只围着谷歌、OpenAI这些大公司转。

现在他们团队大概60人,基本都是搞基础设施、数据训练和算法的研究员和工程师,没什么“闲人”。

而且他们已经搭好了大规模的算力集群,不是光说不练的那种。

中美AI主权争夺白热化

按Misha的说法,明年就要发布“十万亿token级”的语言模型,这个规模在现在的开源模型里,算是顶流水平了。

不过他们也没回避压力,尤其是跟中国的AI公司比,Misha直接说,美国现在特别缺一个像DeepSeek那样的本土对标者,就是能跟顶级闭源模型掰手腕的开源平台。

老实讲,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现在中国有些开源模型确实做得扎实,西方这边像Meta的Llama、法国的MistralAI,虽然也搞开源,但整体竞争力还差口气。

中美AI主权争夺白热化

要是再跟不上,真可能有更多用户转用中国的产品,到时候技术话语权就更难拿回来了。

20亿融资背后:资本不只盯OpenAI,开源也成了香饽饽

这次20亿融资,参与的玩家也很能说明问题,谷歌前CEO施密特、英伟达、红杉资本,还有花旗,都是行业里的“老江湖”。

以前资本都盯着OpenAI、谷歌这些搞闭源模型的,觉得闭源更能垄断技术、赚快钱,现在连他们都往开源里砸钱,说明大家开始觉得,开源路线可能才是未来的大方向。

中美AI主权争夺白热化

红杉的StephanieZhan甚至说,现在就是AI行业的“决战时刻”,这话听着有点夸张,但确实能看出行业有多看重这件事。

毕竟现在AI已经开始往各个产业渗透,谁能掌握更开放、更可控的技术,谁就能在后面的竞争里占优势。

不过搞AI烧钱是真的,Misha自己也没藏着掖着,说未来还需要更多资金。

中美AI主权争夺白热化

毕竟对手也没闲着,就说OpenAI,上个月还拿了英伟达最多10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这量级根本不是小公司能比的。

如此看来,想在AI圈站稳,光有技术和想法不行,还得有源源不断的钱撑着算力、养团队。

当然,也有人担心开源AI的风险,比如技术会不会被滥用,或者数据安全有没有保障。

但支持者觉得这路必须走,就像以前的互联网、Linux系统,还有现代计算的协议标准,都是因为开放才发展得这么快。

中美AI主权争夺白热化

要是AI技术都被少数人垄断,后面的人连创新的机会都少了,更别说让AI真正服务到更多行业了。

他们现在的计划是先从“自动编程”入手,甚至说长远目标是“彻底取代程序员”。

这野心确实不小,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逻辑,他们觉得“自主编程”是通向通用超级智能(AGI)的“根节点问题”,要是能解决这个,后面把技术扩展到其他领域就顺理成章了。

说实话,不管最后能不能成,至少他们在尝试打破现在的垄断局面。

中美AI主权争夺白热化

现在AI正在变成所有产业的底层技术,驱动科研、优化能源、加速医疗诊断,要是这么重要的技术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不是好事。

ReflectionAI现在做的事,相当于给更多人打开了一扇门,让大家都有机会参与到AI的发展里来。

毫无疑问,未来几年AI行业的竞争会更激烈,开源和闭源的较量、中美技术的比拼都会持续。

但不管最后谁赢,只要能让AI技术更开放、更可控,能真正帮到更多人,就是件值得期待的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