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匈牙利宣布了
9月18日,匈牙利能源部女官劳伊斯·奥妮科在布鲁塞尔当着27国部长宣布,谁想现在就把俄气俄油关掉,先给匈牙利一条能喘气的新管道!
劳伊斯的话听起来挺冲,但实际上说出了一个再实在不过的道理,咱们普通人过日子都知道,要做饭得先有米,要取暖得先有气。
对一个国家来说,能源就是这米这气,没了它什么都玩不转。
匈牙利这事儿其实挺能理解的,他们国家地理位置有点特殊,是个内陆国,不像那些沿海国家能随便接液化天然气船。
这么多年以来,他们的石油和天然气大部分都是从俄罗斯来的。这不是什么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而是现实条件摆在那儿,就像咱们买菜会选最近最便宜的菜市场一样,国家选能源也是这个理。
现在欧盟整体氛围是要跟俄罗斯能源脱钩,但匈牙利算了一笔账:要是全换成从中东或者美国来的油和气,每家每年至少得多掏400欧元的取暖费。
这数字对普通家庭来说可不是小数目,更何况他们现有的炼油厂和设备都是按俄罗斯能源的标准建的,真要换别的能源,得像重新装修厨房一样,得花大价钱改造设备,这可不是几天时间里就能完成的事。
匈牙利人也尝试过找别的路子,今年他们已经多买了好几船高价液化天然气,把国家的能源储备增加到了90天的量。还跟阿塞拜疆、土耳其这些国家签了买气合同,跟卡塔尔也搞好了关系。
但这些临时办法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就像你平时靠吃米饭饱肚,突然让你改吃面包,先不说习不习惯,光是买面包的钱和找面包店的路程就够你头疼的。
最实在的做法还是修条新管道,匈牙利现在正和塞尔维亚一起建一条新输油管道,总长128公里,预计2027年底能建成。这条管道就像是他们的能源生命线,能保证至少未来几年能源供应不会断档。
这事儿说起来还有个讽刺的地方。欧盟一边喊着要制裁俄罗斯能源,另一边有些国家却偷偷通过土耳其、印度这些中间商买俄油,只不过把海关编码一改,俄罗斯油就变成了“哈萨克斯坦油”。
匈牙利人索性不玩这套虚的,直接明着来修管道,反倒更实在。数据显示,光是走管道每吨油就能省下40美元的运费,这笔钱省下来可是实打实地惠及老百姓。
从更大的层面看,匈牙利这么做其实挺聪明的,在国际关系里,小国家最怕的就是选边站队,最后成了大国博弈的牺牲品。匈牙利明确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保证老百姓家里不停电、不停气,这比什么政治口号都来得实际。
现在欧盟内部也挺矛盾的,嘴上说着要给匈牙利补贴用来改造能源设施,承诺的7.5亿欧元到现在还没到账。
原本说好2026年要给的22亿电网改造款也被冻结了,这就像答应借钱给你装修厨房的人突然变卦了,而你灶台上的火还开着,锅里的米还没熟,能不着急吗?
其实有不少欧洲国家都在能源安全和经济实惠之间找平衡,德国可以靠北海的风电,法国有核能撑腰,沿海国家能接液化天然气船,但像匈牙利这样的内陆国家真的没什么选择余地。
他们的做法提醒了我们一个常被忽视的道理:能源转型不能一刀切,得考虑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
说到底,能源问题最后都会落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冬天取暖费涨不涨,开车加油贵不贵,工厂电费能不能负担得起,这些才是衡量能源政策成功与否的真正标准。匈牙利这次把事情挑明了说,虽然听起来难以让人接受,但对于本国来说,却是现实!
如今,随着地区的矛盾升级,每个国家最先考虑的肯定是自己的实际利益。匈牙利这次把事情摆到台面上来说,反而显得更真诚。他们没玩虚的,就是要保证老百姓能过上暖冬,工厂能继续开工,国家能正常运转。
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做决定都得从实际出发,面子再好看也不如里子实在。有时候那些看起来不太“合群”的选择,恰恰是最负责任的做法。
参考资料:
匈牙利重申反对提前停止进口俄罗斯能源.--2025-09-19 12:16·央视新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