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正式发布公告!
2025年11月21日,越南工贸部正式发布公告,应其国内生产商申请,决定对原产于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山梨糖醇启动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
别看“山梨糖醇”这词儿陌生,它可是潜伏在你我日常生活中的老熟人。从无糖口香糖、牙膏到维生素C片,这个甜味剂的身影无处不在。越南此番举动,表面是延续五年的贸易壁垒,实则牵动着整个东南亚食品医药产业链的神经。
追溯2019年那场初裁,越南本土企业抱怨中国产品低价挤压生存空间。可真实情况如何?广西一家糖醇企业负责人曾透露,中国山梨糖醇凭借规模化生产和先进结晶技术,成本天然比东南亚同行低15%-20%。价格优势来自硬实力,而非所谓的“倾销”。
翻看越南海关数据会发现蹊跷:去年越南进口山梨糖醇超八成来自中印印尼,其本土产能连三成内需都难以满足。一边依赖进口,一边又筑高墙,这种矛盾做法背后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子。河内大学经济学者阮文雄指出,某些本土企业试图通过反倾销维持垄断利润。
中国山梨糖醇产业早已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全球产量占比突破65%的江山,不是靠保护打下来的。山东金城医药的生产线能实现全自动化黑灯工厂,河南鲁维制药的产品纯度达到99.9%国际顶尖标准。这些硬核实力,让“低价倾销”的指控显得格外苍白。
日落复审本该是贸易措施退出前的最后评估,越南却将其变成延续保护的跳板。欧盟去年已承认中国山梨糖醇合规竞争,转向零关税待遇。对比之下,越南的做法是否真正惠及本国下游产业?当地饮料生产商透露,受限进口原料导致成本上涨20%,最终转嫁给消费者。
这场贸易博弈里藏着更深层的信号。RCEP全面实施后,越南若持续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可能错失区域供应链深度融合的红利。中国企业的应对之策早已升级:泰国产业园的新生产线即将投产,通过第三国转口贸易巧妙化解关税壁垒。
当贸易保护遇上全球供应链,旧剧本注定失灵。山梨糖醇的拉锯战揭示了一个真相:在市场化浪潮中,唯有技术革新与成本控制才是永恒通行证。中国企业用二十年时间从追随者变为规则制定者,这份底气不会因任何调查而动摇。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越南加收关税# #晒图笔记大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