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年开店10万家到1年倒闭近4万家,又一个行业批量关门了,它就是药店。

曾经的药店有多辉煌呢?从2019年到2022年,中国实体药店数量从52.4万家增加到62.33万家,3年时间里新增10万家药店。一条一百米的步行街,可能盘踞着四五家药店。

你可能对62万家药店没啥概念,我们再来对比一个数据,同样是在2022年,中国奶茶店的数量是46万家,药店比奶茶店还多。而药店疯狂扩张的真相呢,只有一个:挣钱!

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曾经说过,2015年以前,特别是2010年以前,我们整个行业中,没有哪一家药店是不挣钱的。

但是,今天再一看,药店的天“塌”了。

根据“中康数据”的预测,2024年全国零售药店关店数量约3.9万家,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倒闭107家药店。这还没完,有机构预测,2025年还将倒闭10万家药店,平均每天要关店274家。各大品牌哀鸿遍野。

2024年,益丰大药房关店1078家,大参林关了733家,一心堂关了358家,国大药房近两个月已经先后注销五家公司,涉及上百家药店,老百姓大药房仅仅今年第一季度就关了236家店。

大批药店批量倒闭,又一个行业批量跑路?

那问题来了,之前药店是怎么疯狂扩张的?倒闭潮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医药行业发生着什么变化?

最近十年,中国实体药店有两次扩张爆发期,第一次是在2017年,当年发生了啥呢?“医药分家”改革,啥意思呢?之前在中国的医疗体系里面,患者在医院诊断和治疗之后如果需要用药,就必须到医院的药房去拿药。那在2017后改革之后,医治和用药是分开的,药不随医,降低医疗费用,医院按照药品通用名称去开具药方之后,患者可以凭借处方到零售药店进行购药,还可以直接在药店刷药保。哎,记住这个细节,后面要考的。

这个政策让实体药店原地起飞。在2017年之前,药店的数量大概是每年新增1万家,而2017年之后,每年至少新增了3万家药店。这期间很多地方还取消了“药店500米和350米的限制”,也就是说,350米或者500米内可以开多家药店。这下子药店彻底放飞自我,扎推开店。

药店的第二次扩张发生在2019年之后,原因呢,大家也都知道:疫情。那时候的药店有多挣钱呢?进价12元一只的KN95口罩,卖到128元;售价二三十元一瓶的美林布洛芬炒到了2500元一瓶。这利润,毒贩看了都要眼红吧!

那时候开药店跟捡钱没啥区别。只要你有药,就不用担心销量。只有抢不到,没有卖不出的。这期间药店扩张还得到了政策支持。

2021年,商务部发文将培育5到10家超五百亿元的专业化、多元化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到2025年实现药品零售连锁率接近70%。种种利好加持之下,实体药店迎来了井喷期,造就了一条街5家店的奇景。

《药品监管统计年报》显示,2019年全国实体零售药店门店数为52.4万家,2022年飙到了62.33万家,三年时间里新增10万家药店。

大批药店批量倒闭,又一个行业批量跑路?

经历了十年的黄金增长期,如今的实体药店呢,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去年倒闭3.9万家,今年预计还将倒闭10万家。那为什么过去“躺赚”的药店如今却混不下去了呢?原因有3个。

1、受到“骗保”风波的影响。还记得我们前面提到的“药店可以刷医保”吗?这个就给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大概呢有这么几种套路:

第一种,就是外方造假。药店有自己的“内部处方库”,只需要录入身份证或者是医保号,后台就会自动生成一份“由签约医生开具”的慢病处方,然后呢,再用医保卡买完单,再把药品转售到其他渠道。

河南就有一家药房,光靠8名中老年“签约用户”在半年的时间刷出医保药品30多万元,有超过八成都被装箱转卖了。

第二种套路是重复交易。武汉某家大型连锁药店部分药品在医保系统中完成结算之后,仅仅10分钟内就出现退货记录,而这个实物药品已经由合作中介给带走了。有一款用于慢性病管理的高价处方药,在两个月内被虚假刷卡、退款、再刷卡的方式循环交易了14次,造成医保基金支付超过7万元。门店有人员透露说,这是默认玩法,没出事就不是违规。

最狠的还有第三种:空刷医保。在兰州一家药店单日医保刷卡交易笔数高达196笔,但是平均进店为数不足30人。后来查出,药店和“药品回收团伙”存在隐性合作,回收团伙去收集参保人医保卡,统一安排“挂账式刷卡”。实际上,这些药品根本就没有给到顾客,药店卖给回收团伙,然后再转卖到非正规市场。

光是2025年上半年,全国就排查出医保刷卡异常药店2831家,涉及资金违规使用金额起4.9亿元。其中由甘肃、湖北、内蒙古三地通报的重大典型案件占比超过40%。

而一旦药店被查实骗保,不仅会被追回资金、罚款,还会被取消医保定点资格,失去最重要的客源和收入来源,让很多药店因此直接关门。

现在还有省市开始推出“自主取药”的征求稿,在机器上就可以领取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这对实体药店更是降给打击。因为药店卖处方药需要配备执业药师,单店月均人力成本接近2万元,还有门店租金等高额支出。而自主取药机一年运营成本也就几千元。

可以预见,如果这种取药机的药品价格和药店一致,甚至是更低的话,那药店的生意就会更难做了。

大批药店批量倒闭,又一个行业批量跑路?

2、实体药店关门的第二原在是:宰客反噬。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感冒发烧想去药店拿点药吃一下,这店员非常热心,给你分析病症、推荐药品,结果一买单发现至少大几十上百块钱,比去一趟医院还要贵。这个呢,并不是错觉,因为有些药店真的是在故意卖你“贵价”药。

澎湃新闻的记者就实测了十家药店,发现光是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这个产品就有四五个品牌厂商,这价格相差非常大,“某和”的线上卖8.68元,线下价格32元,差价23元;“某健”的线上卖22元,线下卖59.9元,差价37.9元。同一款药,线上和线下的价格居然能相差四五倍。

药店的解释是啥呢?因为平台对药品有补贴,所以更便宜。

那除了价格差异,不少药店在卖药的时还会”夹带私货“,给你推荐更贵的保健类药品。比如说,肠胃发炎,让你带一盒益生菌,说能促进肠道活力;感冒发烧,两三百元一盒的维生素就说可以好得更快。那真相是啥呢?这些益生菌、胶原饮、维生素的利润通常在40%-50%,甚至会更高,所以他们才会全力向你推荐这些产品。

但其实你需要的还是那些带有有效成分的药片和胶囊,而它们很可能并不贵。

当”贵价药“和”推销“成为药店的常态,每一次顾客都花钱踩坑,那他们的客流自然就会越来越少了。

大批药店批量倒闭,又一个行业批量跑路?

3、正所谓”哪里有吐槽哪里就有生意“,这就要说到药店倒闭的第三大原因:线上买药崛起。

2024年,中国网上药店终端药品销售额高达714.95亿元,创下近六年新高,增长率超过17%。多个平台提供”30分钟送达“的服务。从效率上来说,这和线下买药没啥区别,甚至还会抢走一部分医院的客流。比如说,很多平台开通了”线上问诊“,看病、拿药、配送一条龙服务。

更致命的一击还在于线上医保支付的全面打通。截至2025年初,全国已经有超过40个城市接近1万家药店都支持线上购药医保支付了。

越来越多人开始在线上下单买药,《2022线上用药趋势白皮书》显示,Z世代(95后和新老人(60岁以下))以近七成增长率领跑其他人群,成为线上购药的新生力力量。他们已经习惯手机下单、医保支付、送货上门的便捷体验了。

大批药店批量倒闭,又一个行业批量跑路?

那当线上不仅便宜,还能刷医保,实体药店的最后一道堡垒也被攻破了。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觉得:药店行业要完了!但其实呢,也不是。

2024年中国零售终端药品销售规模是5740亿元,同经增长了3.7%。市场需求还在,只是行业在经历痛苦的洗牌和转型。

未来药店不会消失,但是会变得不一样。那些靠难保生存、价格虚高、服务落后的药店必然要被淘汰。而服务更专业、价格更合理的药店才能活下来。这个或许才是药店行业真正的春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