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近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引起的肝硬化、肝癌死亡人数逐年增加,尤其在亚洲人群中上升速度更快。

脂肪肝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多次苦劝:日常牢记“4不做2不吃”

肝病专家统计,过去脂肪肝只是体检中的“红字”,现在已成慢性病高死亡率背后的常见源头。

有些人查出时无症状,几年后直接进入失代偿期,黄疸、腹水、出血样样全,来不及做任何逆转。

真正让医生感到无力的,是大众对脂肪肝的长期误解。很多人觉得只要不喝酒就没事,或者“我胖,但肝功能正常”,就当成没事人一样继续吃喝不管。

问题在于,脂肪肝并不靠肝功能高低判断严重性。转氨酶正常不代表肝没在变坏,大部分脂肪肝恶化是悄无声息进行的。

肝细胞被脂肪包裹,氧气传递受阻,线粒体功能紊乱,炎症信号激活,免疫细胞渗透,最终走向纤维化。这整条路径在影像和抽血中很难早期识别。

脂肪肝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多次苦劝:日常牢记“4不做2不吃”

目前临床上面临的主要困境是,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仍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治疗方案就是控制危险因素,管住嘴,迈开腿。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没几个人真做到了。

有些人嘴上答应医生改,但转身还在夜宵摊喝啤酒撸串。有些人开始锻炼了,却根本不改变饮食结构,只是以为“多跑两圈就能消耗”。

久而久之,身体代谢系统撑不住,肝脏成了第一个倒下的器官。

医生多次强调,不是脂肪肝本身有多可怕,而是它背后代表的代谢失控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脂肪肝发展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像滑梯,一旦滑下去,再想爬回来难度极大。要让脂肪肝不成为死亡起点,得从行为上立规矩。尤其4种行为不能碰,2种食物得坚决避开。

脂肪肝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多次苦劝:日常牢记“4不做2不吃”

第一个不能做的,是长期熬夜,很多人觉得晚睡无非就是困点,跟肝有什么关系。

然而,最新研究表明,昼夜节律失调会直接干扰肝脏的脂质代谢稳态,导致脂质合成与分解失衡。

睡眠不足时,身体皮质醇升高,促脂肪合成基因表达增加,甘油三酯堆积速率加快。更重要的是,夜间是肝脏排毒、修复的关键时段。

长期错过,修复功能减弱,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对肝细胞形成持续刺激。

2021年《Hepatology》杂志发布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平均每日睡眠不足6小时者,脂肪肝风险升高36%。

脂肪肝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多次苦劝:日常牢记“4不做2不吃”

肝纤维化评分升高18%,这个影响远高于短期饮酒。换句话说,肝更怕熬夜不睡觉,而不是偶尔一杯酒。

第二个行为是反复节食式减肥,一些人查出脂肪肝后开始断碳水、只喝代餐,体重迅速下降,但不久又反弹回来。

这种反复减重对肝脏伤害极大。肝细胞内脂肪一时减少,但肝脏代谢机制没有重建,断食还会加重肝内胰岛素抵抗,引起脂肪重新聚集,加速病情。

减重不是目标,关键是脂肪代谢路径得重建。韩国一项临床研究对比了“快速节食减重”和“长期低碳饮食配合锻炼”两组脂肪肝患者。

脂肪肝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多次苦劝:日常牢记“4不做2不吃”

结果显示后者肝脂含量下降更平稳,肝功能恢复也更快,肝脏弹性评分稳定。而节食组虽然体重下降快,但ALT、AST水平反而有上升趋势,提示肝损伤反而加重。

第三个不能做的事是久坐不动。很多人一天工作8小时以上都坐着,吃完饭躺着刷视频,一整天下来没动几步。

久坐让身体基础代谢率下降,脂肪氧化能力变差,胰岛素敏感性减弱,而这些全是肝脏脂肪堆积的推动力。

更糟糕的是,久坐还会降低肌肉量,减少肌肉中葡萄糖储存能力,血糖波动更大,肝脏负担更重。

脂肪肝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多次苦劝:日常牢记“4不做2不吃”

一项中国医科大学的追踪研究发现,每天久坐超过6小时者,脂肪肝发生率比活跃人群高出42%,而其中有运动习惯者风险下降明显。这说明不是“动了就行”,而是不能“长时间不动”。

第四个行为是过度依赖保健品。有些人查出脂肪肝后不想着改生活方式,而是疯狂购买所谓的“护肝片”“排脂丸”。

很多保健品打着天然植物、草本萃取的名义,实则未经长期临床验证,有些成分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甚至引发药物性肝损伤。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对43例保健品相关肝损伤患者分析发现,80%以上有服用“护肝养肝”类产品,平均服用时间不足三个月。

这类产品中的多种化合物经过肝脏代谢时会生成中间毒性产物,对原本就有脂肪沉积的肝细胞造成额外损伤。肝功能并不靠补,而是靠减负。

脂肪肝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多次苦劝:日常牢记“4不做2不吃”

除了这4种行为外,还有2种食物是脂肪肝进展的加速器。

第一种是加工糖类,尤其是高果糖玉米糖浆,它常出现在瓶装饮料、甜点、速溶咖啡、酱料中,是造成肝内脂肪堆积的元凶之一。

果糖在肝内代谢时会绕过调节机制,直接转化为甘油三酯,形成脂滴沉积。大量研究业已证实,果糖摄入量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Journal of Hepatology》发表的多国横断面分析指出,日均果糖摄入超过50克者,脂肪肝中重度分布比低摄入组高出63%,而果糖摄入前五位食物中,碳酸饮料排第一。

脂肪肝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多次苦劝:日常牢记“4不做2不吃”

第二种是动物性高脂肪内脏,比如猪肝、鸭胗、肥肠等,有些人以为“补肝吃肝”,但对已有脂肪肝者来说,这类高胆固醇、高脂食物反而增加肝细胞脂质压力。

这些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饱和脂肪酸,进入肝脏储存过程非常快,且排出速度慢,会加速炎症反应。

《中华肝病杂志》发表的一项对照研究发现,脂肪肝患者中,常食动物内脏者肝硬化发生率是非食用者的2.4倍。

不是说永远不能吃,而是对有脂肪肝的人群来说,应当严格限制频率和量。

大多数人不是因为不知道,而是总觉得“我不严重,改不改都无所谓”。但代谢病就是这样,它不像癌症那样一夜之间爆发,它是一天一天地,把你从中间掏空,直到器官承受不住。

脂肪肝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多次苦劝:日常牢记“4不做2不吃”

有些脂肪肝患者,查出来5年内无症状,第6年肝硬化,第7年腹水,第8年肝癌,最后都没反应过来哪一步可以拦住。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陈燕红,黄永辉.脂肪肝患者行血脂检验与血常规检验的临床诊断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25,29(07):28-31.

脂肪肝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多次苦劝:日常牢记“4不做2不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