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叔(金融从业者)
火热的七月,储蓄存款搬家了吗?对银行有啥影响吗?
今天,野叔关注存款。在本文中将2025年7月末贷款存量和增量等置于长期背景下,从整体增长、结构增长、机构增长、区域增长和存款利率变化等维度进行数据分析(无注明则为RMB存款口径)。
(附图1)
1 整体增长
第一,增量视角。从前七个月增量看,今年RMB存款净增18.42万亿元,同比多增7.76万亿元;不过比2022年和2023年的前七个月略少。从7月份单月看,今年7月存款净增4963亿元,而近五年来有三个年度的7月单月为净减;其中2021年7月单月净减11321亿元,绝对值最大。所以,整体上没有“存款搬家”一说。
首先,从个人储蓄存款看,今年7月单月净减11137亿元。而2021-2024年四个年度的7月,储蓄存款都是单月净减,这就是银行常见的“季末大月、季初小月”现象;其中2021年7月储蓄净减13559亿元,绝对值更大,当然当时股市行情也算不错,当月上证指数基本在3500点以上。
其次,从非银存款看,今年7月单月净增21451亿元,增量确实可观,比上年同期多增14059亿元;比2021年7月同样多增,毕竟那时投资渠道更多一些。
第二,增速视角。从1994-2024年的长期视角看,本外币存款增速呈现波动下行趋势,毕竟基数越来越大。其中,近20年的增速最大值是2009年的27.9%;近10年的增速最大值是2015年的19.1%。
考虑RMB存款增量的季度脉冲现象,从中期的季度同比增长看,2017年以来季度增速最大值是2023年一季度的12.7%,当季RMB存款净增15.41万亿元,创造了季度增量历史最大值。
此后五个季度,RMB存款增速持续下行,至2024年一季度降至近年较小值6.1%。然后连续三个季度在7%上下波动,包括2025年一季度开门红增速也只有6.7%。
不过今年二季度(6月末)明显走高至8.3%。7月末,RMB存款余额320.67万亿元,同比增长8.7%(各季度详情见附图2),增速比上月高0.3个百分点。野叔认为,尽管7月单月存款净减,但是增速仍然保持上行趋势,即使有少量的结构性“存款搬家”现象,对商业银行整体经营影响不大。
(附图2)
2 结构增长
第一,个人存款增长。从增量看,前七个月个人存款净增9.66万亿元;7月单月净减11137亿元,其中定期储蓄单月净减851亿元,活期储蓄净减10286亿元,如果说7月储蓄存款有点“搬家”现象,基本上属于活期部分。
值得一提是,由于活期净减的更多,储蓄存款定期化程度反而略有加深。7月末,定期储蓄余额119.05万亿元,占比73.98%,数值比6月末提高了0.45个百分点。
从增速看,7月末个人存款余额160.91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历年详情见附图3),从近10年长期看这一数值不算低。考虑后期消费与其他市场的行情变化,短期内储蓄存款增速可能不会明显走低。
(附图3)
第二,企业存款增长。从增量看,今年前七个月RMB企业存款净增1948亿元;7月单月净减14594亿元,其中活期净减13738亿元,定期净减856亿元。
从增速看,企业存款余额78.56万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企业活期存款20.79万亿元,同比增长4.4%(历年详情见附图4);定期存款余额57.77万亿元,同比增长4.1%。
7月末,企业存款定期占比73.04%,比上月末提高0.74个百分点,不过比上年同期下降0.55个百分点,所以目前还无法完全确定企业存款是否明显出现“活化”趋势。
(附图4)
第三,非银存款增长。从2015年单列公布非银存款数据以来,与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相比,其增速波动性更大;而且其波动曲线与同期上证指数的波动表现较明显的相关性,从逻辑上讲可能是股市行情涨跌影响非银存款的增速高低。
2022年至今年上半年,市场行情整体不温不火,非银存款增速也相对稳定在6.6%至11.4%之间。2025年7月末,非银存款余额32.88万亿元,同比增长上升到15.2%(历年详情见附图5)。
从增量看,今年前七个月非银存款净增46988亿元;其中7月单月净增21451亿元,数值恰好接近同期活期储蓄和企业活期单月净减的合计值。
与非银存款增长上行相对应的是,7月A股总市值单月净增4.46万亿元,理财产品规模单月净增约2万亿元,公募基金规模单月交净增量可能同样较好。
(附图5)
3 机构增长
2016-2021年期间,七大行的RMB存款增速相对低于中小银行的,不过前者呈现上行趋势,后者增速呈现下行趋势。2022-2023年,七大行存款增速反超中小银行的;2024年则降至中小银行存款增速以下。
2025年7月末,中小银行RMB存款余额147.10万亿元,同比增长9.28%(增速比较详情见附图6).七大行存款余额152.25万亿元,同比增长8.60%;其中,工、农、建、中等四大行存款余额125.47万亿元,同比增长6.48%。
具体机构或者系统则以6月末来比较。例如,6月末浙江省本外币存款余额24.34万亿元,同比增长7.7%;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存款余额分别为20764亿元和1338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2.70%和16.20%(可能由于贷款增长较好而派生存款能力较强)。浙江农商系统存款余额49296.2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略低于全省平均值(相关法人机构详情可参见本号文章《浙江:38家农商银行,半年经营简析》)。
再如,6月末江苏省各项存款余额27.86万亿元,同比增长8.21%。同期江苏农商系统存款余额4.1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910.2亿元(同期浙江农商系统新增1519.4亿元),比年初增长7.6%;同比增长约8.3%,增速略高全省平均值。
其中,常熟农商银行存款余额3107.77亿元,同比增长9.91%;江阴农商银行存款余额1621.76亿元,同比增长9.61%;淮安农商银行存款余额670.98亿元,同比增长11.40%。
(附图6)
4 区域增长
从目前披露了7月末本外币存款数据的近20个省域看,存款余额较多的分别是广东37.91万亿元,浙江24.19万亿元。存款比年初增长相对较高的如甘肃8.1%,四川7.4%(各省详情见附图7)。
7月末,浙江省本外币存款余额24.1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2404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9624亿元;比年初增长5.4%;比同期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对应增速低0.9个百分点。7月单月存款净减1531亿元,其中个人储蓄存款净减1300亿元。
值得一提是,全省前七个月贷款净增15257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36亿元。7月单月贷款净减324亿元;其中个人贷款净减714亿元,个贷同比增速降至1.7%。
7月单月,广东储蓄存款净减1989亿元,湖南储蓄存款净减421亿元,河北储蓄存款净减351亿元。
(附图7)
5 利率变化
2023年以来,在商业银行加强成本控制的推进下,存款利率下行较为明显,尤其是三年期以上长期定期存款。在2023-2024年二季度,存款利率下行与存款增速下行方向一致;但是2024年三季度开始,存款利率仍然持续明显下行,而存款增速反而波动上行。
按照普通居民的话来说就是,现在“利率再低、也得要存”,因为不愿购房、不敢投资、不敢消费,相信“现金为王”。
近日,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发布2025年7月银行存款利率报告显示,除了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环比略有上行之外(数值1.702%),其他期限的均表现为环比下行;例如三个月利率的降至0.943%,一年期的降至1.278%(环比降幅最大),五年期的定存利率降至1.531%(近年变化详情见附图8)。
回首五年前,三年期的个人大额存单利率普遍最高上浮到4.2625%,感觉似乎是很久很久以前另一个时代的事情了。
(附图8)
野叔的结语
野叔认为,在单月存款净减的同时,商业银行经营者们仍然敢于“大胆、小步、快跑”下调存款利率定价,就是相信存款顶多“小搬家”,难以“大搬家”,而且从整体看可能就是从储蓄搬到了非银。
对于那些有非银企业账户和交易账户、有代销财富管理业务的大中型机构来说,更是可能利大于弊。一方面“搬家”可以减少存款利息支出,特别是提前支取的那些;另一方面也许可以赚更多的“搬家费”(中间收入)。
对于综合金融服务内容较少、产品较少,且储蓄存款占比较高、贷存比相对较高的部分小型机构来说,还是需要加大存款流量监测,以免影响流动性风险指标。(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