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副热带高压的掌控下,未来一周,我国北方大部暑热升级,黄淮、华北等地将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总体来说,东北、华北闷蒸桑拿的感受,西北则以干热暴晒为主。

最近,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医院接诊的热射病病例增多。热射病死亡率高,出现中暑症状后千万别大意。

如何科学防治热射病

什么是热射病?

只有在室外才会“中招”吗?

该如何科学防治?

热射病可致器官损伤

甚至死亡

热射病是因高温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效,体内热量过度蓄积引发的致命性疾病。

该病最可怕的是,从轻微中暑发展到致命性热射病,可能只需要短短几小时,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无汗、高热等症状,不及时救治,将导致不可逆的器官损伤甚至死亡。

如何科学防治热射病

热射病分为劳力型经典型

  • 劳力型常见于在高温环境下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的人群。
  • 经典型多发生于年老体弱、患有慢性疾病或体温调节功能失衡等的人群。

只要不出门晒太阳

就不会得热射病吗?

热射病不仅易发生于户外阳光暴晒环境下,长时间处在密闭、通风条件差的环境下,也容易得热射病。

  • 近日,江苏常州71岁的杨女士因高温天在家用艾叶泡澡陷入昏迷,被家人送医后诊断为热射病。

如何科学防治热射病
  • 前不久,浙江78岁的张大伯因空调故障,仅靠风扇散热,不久后在家中昏迷,体温高达40.5℃,入院后经30分钟的紧急处理,张大伯逐渐清醒。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贺明轶表示,部分老年人因节俭或行动不便,夏季不愿使用空调或风扇,长期处于闷热封闭的室内,极易发生热射病,家人需关注并重视。

如何科学防治热射病

此外,一些人习惯让产妇在坐月子时不见光、不通风、不吹空调。但是,在室内闷热、湿度大又不通风时要提高警惕,谨防热射病发生。

不慎“中招”怎么办?

可通过三步紧急处理方法来解决:

1

脱离

迅速让患者脱离高温、高湿环境,将其转移至通风阴凉处,有条件的可将患者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建议室温调至16℃至20℃

如何科学防治热射病

2

降温

持续进行降温,用冷水为患者擦拭皮肤、冰敷等。

3

防止误吸

当患者陷入昏迷,应将其头偏向一侧,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防止误吸。

如何预防热射病?

1

减少高温暴露

避免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进行体力劳动,或在高热的环境下进行剧烈体育运动,做好防晒与降温,并及时补水。

2

识别预警信号

若出现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全身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中暑先兆症状,或体温升高(≥38℃)、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情况,需立即停止活动,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降温、补水,如症状无缓解应及时就医。

如何科学防治热射病

3

重视高危人群

老人、儿童、孕妇、肥胖者以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人群,是热射病高危人群,需格外注意防暑,家人应做好照护,避免其单独在高温环境中活动。

温馨提示

对于热射病来说

早期预防是关键

应尽量避开高温时段

进行户外活动

外出需做好防暑防晒措施

如出现中暑症状

应及时转移至阴凉通风地带

情况严重需立即就医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魏韫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