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来说说如何判断空中打击的战果和效果。这两天我们看到了不少印巴冲突阶段双方使用空袭武器打击对方的效果出来了。这些效果当中最引人瞩目和最有说服力的当然是卫星图片。现在我们看到比较多的卫星图片显示的是印度打击巴基斯坦的目标,特别是空军基地的一些卫星图片。然后很多人根据这些卫星图片对于战果和效果做出了自己的判断。我也说一说空中打击战果和效果如何判读。

专家:印巴空战让西方重识中国武器

首先讲空中打击的效果的判读要根据打击方的目的来进行。一般来说打击一个目标不会是无缘无故的,要么就是这个目标的战略价值很高,我要彻底的摧毁它,要么就是战役当中的关键性目标,我要让他瘫痪一段时间无法发挥作用。当然也不能排除一些较小规模的作战和冲突当中打击目标,我单纯的就是为了打击目标,更多的只是为了出口气,显示一下我的威力和战果。那么从效果的排序来说,摧毁当然是排第一位的,瘫痪排在第二,而普通的打击只能排在第三位。

专家:印巴空战让西方重识中国武器

那么实际的空中打击当中如何来判断是否达到了不同级别的打击效果,这要根据目标的性质和毁伤的程度来判断。比如说打击一个中远程地空导弹目标,这样的一个目标,整个阵地一般分布在数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具体的点目标包括对空搜索警戒雷达、火控雷达车、指挥方舱车、导弹发射车、其他的各种辅助车辆和辅助的方舱车辆。要想达到摧毁的程度,这个要求还是很高的,起码说核心的东西,比如说最核心的指挥方舱和火控雷达车,这个是必须要摧毁的。

如果把一个防空导弹系统比作一个人的话,导弹发射车是四肢,各种的辅助的车辆和方舱是躯干,对空警戒和搜索雷达是耳目,指挥方舱和火控雷达就是关键性的大脑了。所以说指挥方舱和火控雷达这是最关键的部位,有的时候这两者还有可能合二为一放在一起,把这个打掉了,基本上这个防空导弹系统就已经可以被称作摧毁了。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真正要达到摧毁的水平,恐怕还要再搭上个一两台的导弹发射车,最好把对空警戒搜索雷达也搭进去。

专家:印巴空战让西方重识中国武器

那么如果说我只打了1到2辆导弹发射车,或者只打了一个对空警戒搜索雷达,这算什么?这只能算瘫痪。因为对空搜索警戒雷达它是并网的,摧毁了这一台,其他的并网的雷达依然可以把相应的对空警戒信息传到你的指挥方舱去。同样导弹发射车也是多台,摧毁一两台会使它的战斗力受到较大的损失,但是不至于导致它根本没有战斗力了。所以这种的毁伤水平只能叫做瘫痪。至于说我只打了一台导弹发射车,或者说打了其他的某一个辅助的方舱或者车辆,这个我认为只能称作一般性的打击,因为对整个导弹系统的战斗力的影响是有限的。现在我们看印度和巴基斯坦双方打击对方中远程防空系统的空中打击,实现的效果基本上都是局限在打击这个层面上,甚至瘫痪一套完整的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都做不到。

专家:印巴空战让西方重识中国武器

再说打机场,其实打机场更难。要想摧毁一个机场说说容易,但做起来那就是难上加难了。当年在特朗普上一个任期的时候,有这样的一个战例,那就是特朗普下令对叙利亚的一个空军基地实施巡航导弹打击,而且据称这个空军基地还驻有俄罗斯的空军兵力。发生的时间我记得是2017年的4月6日,当时美军使用部署在地中海的驱逐舰发射了59枚“战斧”巡航导弹。按照袭击发生之后俄方的报告说,有23枚导弹落在了机场,其余36枚不知所踪。

专家:印巴空战让西方重识中国武器

命中机场这23枚“战斧”击毁了6架修理中的飞机和包括仓库、塔台在内的多处建筑,机场跑道、滑行道和处于停机位上的叙利亚空军飞机没有受损。单从使用的弹药量来说,59枚“战斧”不能说少了,命中23枚也不少。从打击效果上来说,毁了6架飞机,塔台、仓库等多处建筑被摧毁,按照我们现在网上的水平看,应该说战果赫赫。但是这样的打击打完了之后没两天,这个机场居然又恢复使用了,而且包括俄军的安-124重型运输机又在这个机场上开始起降了。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看到,实现摧毁一个机场是多么的难。

专家:印巴空战让西方重识中国武器

一般来说实战当中大家对打机场都会做一个专门的规划,给自己定一个指标,是要摧毁还是要瘫痪。一般来说很少会用摧毁这个级别,大部分都是瘫痪它,只要瘫痪它一定时间,那么可能就给我后续的作战创造了条件。而且机场一旦瘫了,部署在这个机场上的空中作战力量就没法升空了,那么后续我的空中作战力量就可以直接过来投弹补刀了,而这个补刀之后这个机场很可能就彻底摧毁了。

专家:印巴空战让西方重识中国武器

所以像使用导弹无人机的这种攻击方式,一般打机场的目标只要达成了瘫痪的目的,就已经不错了。那么再看看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巴基斯坦的机场遭到打击的卫星图片看,连瘫痪恐怕都谈不上。因为机场跑道上最多只有一个疑似的弹坑,一般来说一个机场跑道要想在较长时间瘫痪它,起码要命中2到3枚弹,形成多个弹坑,这样把机场切成多个小段,每一个小段都不能满足起降要求。而且打的弹坑多了,回填修复的时间就会长,瘫痪的时间就会长。像这样只有一个疑似的弹坑,即使说是瘫痪,瘫痪的时间可能也是极为有限的。至于说打中了机库,打中了维修厂房,只要不是成系统的命中,仅仅是个例和单独目标,那么恐怕连瘫痪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打击并命中。

专家:印巴空战让西方重识中国武器

要想瘫痪一个机场,如果从卫星图片上看,应该是满目疮痍。而实际上在双方交战过程当中,许多机场的建筑物命中了也很难摧毁实质性的目标。比如说指挥塔台,在人们的印象当中指挥塔台打掉了,机场的指挥中心就没有了,这个机场至少在一定时间内是要被瘫痪的。但实际在战时并不是这样,战时一般来说除了原有的机场塔台,还会有多辆备用的起降指挥车,甚至在战况激烈的时候,我会主动弃用机场原有的塔台,因为固定目标太明显了,生存能力太差,这个时候用机动的指挥车,安全性会更好。

专家:印巴空战让西方重识中国武器

举个例子吧,唐山地震的时候,唐山机场的塔台就无法使用了,后来临时启用的就是机场的指挥车。就是凭借着这个指挥车,唐山机场当时创造了我们民用机场起降频率的记录,而且这个记录维持了相当长时间,我记得当时的最高的起降频率大概是每半分钟起降一架飞机。所以说看这种的卫星图片,不要看命中了塔台了,或者是命中了一个仓库,一个维修车间,那就不得了。当然如果发起攻击的一方本身的作战目的仅仅局限于打击命中,那么达成这样的效果对他来说也足够了,因为不过是要拿这个东西说个事,或者给对方施加一点压力而已。

不管是防空系统阵地还是机场,需要说明的是关键的部分在战时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伪装欺骗和工程掩护措施。比如说导弹系统的各个车辆,特别是关键性的一些车辆,在进入阵地的时候都会修多个阵地,在不同的阵地当中随时机动、改变位置,以提高生存力。而且这些阵地当中所修的掩护工事对于近炸的空袭兵器是有一定的防御效果,要想真正摧毁这些车辆必须直接命中才有效果。而且战场上随时可能还会出现假目标,特别是这些重要的部位、重要的兵器,许多时候都会有隐真示假的动作。这样一来在卫星图片上看到命中的目标,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就不好说了。

专家:印巴空战让西方重识中国武器

所以说空袭作战当中效果和战果的判读是一个挺复杂的事情,不是说几张卫星图片大家一拍脑袋觉着命中了、摧毁了建筑了、摧毁了设施装备了、死了人了,那就是打得好了。以印巴冲突双方空袭的情况来看,要么就是双方在规划空袭的目标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把摧毁和瘫痪作为打击的标准,只要是打中了就算是打赢了,要么就说我当初规划要瘫痪的,但是大量的空袭兵器被拦截或者说没有命中,造成的效果就是这种零星毁伤的效果。而这种零星毁伤的效果最多只能说是打击了、打中了而已。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