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斯大林主导了苏联的“大清洗”,处决几十万人,抓捕人数千万。

如此大规模的处决与屠杀,让斯大林在历史中被记录了一个暴君的名号,这样大规模的混乱与镇压,在历史上极为少见,也让人不寒而栗。

奇怪的是,斯大林为何会在这个时期,对苏联群众下如此狠手,让整个苏联上下噤若寒蝉?斯大林的这次作为,到底是对是错呢?

可怕的大清洗

上世纪30年代末期,苏联迎来了建国以来最灰暗,最可怕的一段时间,整个苏联上下陷入了极为危险的境地,人民朝不保夕,随时会担心丢掉生命。

而造成这一切的,正是坐在苏联主席宝座之上的斯大林。

这场由斯大林主导的大清洗行动,造成的影响极大,几乎波及了全苏联上下所有的人口。

根据后来的统计,当时镇压的人数可能达到上千万,虽然镇压并不代表被判死刑,大部分人是被关押劳改,或者被判流放,但上千万人被镇压这个数字,可谓是惊世骇俗。

这人这一场大清洗行动,从1934年就陆续开始了,但最初几年,这样的行为并不激烈,也没有波及到全国。

但到了1937年,斯大林在联共中央全会上的报告中,非常明确的表明了对清洗的进度不满意后,整个清洗就陷入了极为疯狂的阶段。

在1937年这一年当中,被判死刑的人数是前几年每年的10倍还要多,甚至直接连坐,一逮捕就是妻子儿女全部一起,因此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和影响。

这样的政策一直到1938年才被废止,随后大清洗运动逐渐平息,到了1939年时,这场运动终于告一段落。

数据显示,1936年到1939年这3年的时间里,苏联逮捕共产党员120万余人,占当时苏联共产党员的一半。

而仅1938年一年,苏联被处决的人数,就达到了惊人的30万人以上,1937年和1938年两年加起来,大约有60-80万人被判了死刑。

对于这一次大清洗的具体死亡数据,其实苏联官方后来进行统计后,也没有给出非常明确的结论,因为很多人虽然未被判死刑,但在劳改的过程中,或者流放的途中出现了死亡的情况,这些是未被记录在案的。

有学者认为,这一次的大清洗镇压的人数在1600-2000万人左右,但都没有切实的数据依靠,如果只看苏联官方在后来给出的相关数据来看,真正被镇压的人数远没有这么多。

以及在官方记录里,在集中营中死亡的人数,也达不到大家所猜测的1200万,1934年-1947年,苏联集中营死亡人数的记录大约是96万人左右,当然虽然不少人是后来去世的,但都是大清洗时期被捕,因此也能算作大清洗的受害者。

但因为有不少富农,或者相关人事被波及,这些人没有明确的记录数据,只有30-50年代的总体迁移数据,并不准确,因此难以确定其中有多少人是被波及因此迁居的。

所以这次大清洗到杀害了多少人,致使多少人死亡,直接影响多少人的生活,并没有办法给出明确的结果。

虽然没有非常明确和具体的数据,并且政治原因被捕的人也并非有大家想的那么多,但大清洗行动波及上千万人,造成的影响极为巨大,是个不争的事实。

即使很多人没有被波及,但风声鹤唳的社会环境,造成人民的紧张和生活问题,这也是影响的一部分。

让人疑惑的是,上百万的死亡,数千万的人被波及,如此可怕的大清洗活动,到底是如何产生的?斯大林当时为啥要搞这样一出呢?

大清洗的缘由

上世纪30年代,斯大林主导了苏联的“大清洗”,百万人在其中丧生。

大清洗持续的数年间,苏联共产党员被抓了一半,不少人在后续的劳改中丧生,死亡人数达到百万。

如此可怕的大清洗行动,到底是为何而发生的?这样的行动最终对苏联都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呢?

其实苏联的大清洗行动,本质上是斯大林排除异己的行动。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苏联的党内斗争就变得越发激烈与严重,尤其是列宁去世后,这样的斗争行动开始变得剧烈且充满火药味。

斯大林在成功上位之后,他的主席之位并不稳固,有相当多与他政治意见不合的对手,在党内和斯大林进行竞争。

为了排除异己,把党内的权利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里,斯大林开始了自己排除异己的政治斗争。

因此在1924年列宁去世,到1929年的这段时间里,斯大林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党内斗争。

第一次是托洛茨基的反对派,第二次是反对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新反对派和“ 托—季联盟”反对派,而第三次,则是斯大林与布哈林的斗争。

这些被斯大林盯上的人,在党内都有着很大的势力,也是很多人支持的对象,但他们对斯大林掌握全党的目标有着极大的威胁与影响,因此成为了斯大林必须除掉的对象。

可想而知,这样剧烈的政治斗争,会给苏联的党派内造成多大的影响,当时党派内不少人因此受到牵连入狱,一场清洗行动已经初见端倪。

这几次的斗争,最终让斯大林彻底掌握了党内的权利,但也让斯大林的神经一直相当紧张。

为了防止再出现类似的团体,斯大林开始重用年轻人,提拔自己的人,以前的老干部们自然就失去了被重用、被提拔的机会,没有了上升的空间与渠道,甚至被冷处理。

这让一些老干部们抱团取暖,逐渐形成了小团体。虽然这个时候的老干部团体还没有什么影响力,但斯大林还是感受到威胁,决定要将这批新的“反对派”扼杀在摇篮当中。

当然,这场大清洗行动,也不仅只是因为斯大林想要处理威胁到自己统治的对手,还另外一个原因在于,苏联当时的发展非常不平衡。

因为战争原因,苏联基本是把所有的经历全部投放到了工业上,这样的发展目标致使苏联的发展出现问题,例如财政大幅度缩水,农业生产被影响导致民众难以填饱肚子等等。

这样的情况实际上就是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结果,想要解决,自然要从这方面下手,对苏联的发展模式进行调整。

但苏联高层却把这件事从经济问题变成了政治问题,变成要打倒“人民的敌人”。

这两个原因结合起来,导致了斯大林展开了“大清洗”,把自己的政治敌人和所谓“人民的敌人”,给统统从肉体上消灭掉。

因此最终酿成了一场对苏联影响深远的惨剧。

那么,除了苏联内部的原因之外,是否有外部原因也造成了苏联这一次大清洗的发生?这一次大清洗对后来的苏联发展,到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大清洗的后果

上世纪30年代,斯大林主导了苏联的“大清洗”,上千万人被波及。

如此可怕的大清洗运动,主要原因则来自于斯大林对与党内的排除异己,以及苏联经济发展出现问题。

不过除去苏联内部的原因外,还有一些外部的原因加速了这一次大清洗的脚步。

那么,当时苏联的大清洗行动,到底有哪些外部原因?这一次的大清洗,对苏联后续的发展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上世纪30年代,国际环境的情况,不比苏联内部乱七八糟的状态好多少。

第一次世界大战落幕后不久,以德意日三国为首的轴心国又有了掀起战争的矛头,整个世界局势颇为紧张。

苏联的地理位置很特殊,横跨欧亚两个大陆,也就说,一旦战争开始,苏联很有可能面对欧洲与亚洲的同时夹击。

斯大林在这个时期多次强调“苏联已经被资本主义包围”,因此苏联上下对于外国间谍都非常敏感,几乎是草木皆兵的程度。

因此,这样紧张的外部环境,也催化了苏联大清洗的进程。

那么,这一次的大清洗到底给苏联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其实从当时大清洗的力度上来看,我们就能大概预估到问题的结果了。

在1935年时,苏联颁布了关于对12岁以上儿童进行刑事犯罪判刑的指令,随后又规定,任何知情不报者都会被处以监禁。

这样高强度的,甚至丧失人性的条例,让苏联在短时间内爆发多次罢工等冲突,多地的工厂、矿山等影响苏联发展的重要产业,都出现了消极怠工的情况。

随后苏联针对这些情况,进行了更大规模,更强力度的镇压,让整个生产发展陷入了负循环,自然在大清洗这几年的时间里,整个苏联的发展都受到了巨大影响。

其次大量富农的被迫迁移,让苏联的农业生产近乎停滞,迁移的农户需要重新开垦荒地,重新适应环境,这让本来就已经非常紧缺的粮食,进一步减产了。

因为苏联大清洗的连坐制度,让许多家庭失去了青壮劳动力,也让苏联的青年人一下子少了一大批,因此在后续的战斗补给上出现了巨大问题。

这样的结果直接影响了1939年苏联与芬兰的战斗,苏联与芬兰如此巨大的体量差距下,90万苏军4个月时间,才压倒了人口一共300万的芬兰,苏军损失50万人。

随后德国看到了苏联的弱势,并冒险对苏联开战,一年半的战争就让苏联损失1100万人,可想而知这又会对后来的苏联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除了这些直观的经济损失,以及对后续战争的影响外,苏联的人文环境也遭遇了巨大打击,所有人的生活谨小慎微,极为教条,在之后形成了大量的保守主义与极端主义。

这不仅摧毁了苏联的人的精神世界,摧毁了列宁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也让后来苏联人对苏联的看法有了改变。

在学者们的认知中,苏联后来逐渐弱势,发展逐渐被美国抛开,乃至为了和美国进行冷战交锋,进一步陷入持续不停的内耗,都与这一次的大清洗脱不开关系。

这场让世界为之战栗的清洗活动,让苏联人民对斯大林失去了信任,后世将斯大林称呼为暴君,这样看似乎并无问题。

或许斯大林本意仅仅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维护国家的安定,但随后到来的,无法预测的可怕后果,给苏联了一个巨大的教训,也让全世界看到了草菅人命的官僚体系的可怕。


本文由“观史通鉴”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参考资料:

《试析苏联30年代的“大清洗”运动》

《苏联“三十年代大清洗”人数考》

《苏联大清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