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明英宗朱祁镇再次登上皇位。
在朝堂议事之时,英宗见不到裴纶,便询问其它大臣,这才知道裴纶已经去世。
英宗十分哀痛,当即追赠裴纶为礼部尚书,谥文僖,赐建裴纶祠。
裴纶是谁,为什么能得到明英宗如此隆重追授?
个中缘由,待我一一道来。
1
湖北监利,是一颗江汉平原上的耀眼明珠,南与岳阳隔江相望,长江就象一条带子系在它的身上。
监利夜景
这里水产丰富,农业经济发达,不仅如此,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公元1396年7月13日,裴纶出生在监利容城镇,他的父亲裴琏,是当时的朝廷官员,官至工部侍郎。
生在这样的官宦之家,裴纶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聪颖过人、勤奋刻苦,处处展露出与同龄孩子不一样的心智。
1420年,裴纶远赴京师,进京赶考。当时裴纶刚刚25岁,正是青春年华、风华正茂的年龄。
那一年,他一副春风送我马蹄疾的神态,心中充满了报国舍我其谁的满腔壮志。
大雄宝殿上殿试,裴纶慷慨陈词,明成祖朱棣听得是点头称妙,朱笔一挥,钦点裴纶为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监利历史上第一位“探花”,便花落裴纶。
2
立志报国的裴纶,初入官场,便与众不同。
从小接受的传统教育,造就了裴纶刚正不阿、不事权贵的性格,不管是同僚还是亲戚朋友,他都公私分明,从不将二者混为一谈。
1439年,裴纶被朝廷委任为会试主考官。
朝中有同僚想贿赂裴纶为子女金榜题名,裴纶的至亲之中也有人认为理所当然。
裴纶的女婿祝全禄兴奋不已,在赴京赶考前写了一封信,恳请岳父帮自己打通关节,求取功名。
接到女婿的书信,裴纶不觉大怒,痛斥女婿不走正道,想以关系进入官场。
裴纶气极之下,将书信一把火烧了,说:“我为国选才,绝不可给自己的女婿留后路。”
经过此事,朝延官员,亲朋好友,无不敬佩裴纶公私分明,为国为民。
从此,再没人胆敢向裴纶求情,为子女开后门求功名。
3
官场是个大染缸,何况是明朝。
多年为官,裴纶清廉正直,从不与朝中奸佞之徒来往,因而也得罪了不少的小人权贵。
看不惯官场的虚伪,也为远离奸佞之徒,裴纶以回老家“侍亲”为由,辞官归家。
归家之后,裴纶潜心学习,闲时游山踏水。
监利枕依长江,江水东流,清波奇妙。
监利长江河道
裴纶常乘舟长江,在一㲹码头、塔市驿古镇、新洲渡口等地多处游玩,沉浸在家乡美景之中。
心情愉快之时,裴纶文思泉涌,挥毫泼墨。
“江湖浩渺怀明主,忠孝承先望子孙。”
不过,裴纶虽表面无事,远离官场,但他时刻关注着家乡的文化发展。
在“侍亲”的三年中,他主持编篡出监利有史以来的首部《监利县志》,同时,对监利地方官主持修建储备粮仓赞赏有加,在粮仓修建落成,亲自撰文纪念。
4
三年“侍亲”期满,裴纶再次回到京城为官,几年未在朝上,世事已多有变化。这时,司礼太监王振掌控大权,排除异己,迫害忠良。
不仅如此,他还命人将立在宫门旁的“内监不得干预朝政”的八字铁牌搬走。
谁都知道这是太祖皇帝为警戒内监而立,搬走无异于无视太祖警示。
面对王振的目无朝纲,祸乱朝政,裴纶义愤填膺,同翰林院侍讲刘球一起上书英宗,痛斥内监干预朝政,要皇上勤政爱民,振肃朝纲。
不曾想王振怀恨在心,先是伪造圣旨,将刘球抓捕入狱,在牢中将其打死。
后又派锦衣卫监视裴纶住处,密切关注裴纶行踪,寻找机会害死裴纶。
如果不是英宗器重裴纶,每次朝堂议事,英宗总点名裴纶,王振不敢轻易下手。否则,裴纶也会早已被王振所害。
监利水乡
5
几经官宦沉浮,裴纶依然刚正不阿。
1450年,裴纶被贬为山东布政使。初来山东,裴纶便眼见镇守太监覃广和御史沆瀣一气,鱼肉乡里。
覃广开始时拉陇裴纶,可裴纶不屑与之为伍,总是严辞申斥。
见拉陇不成,覃广便心生怨恨,搜括莫须有的证据,三番五次向景帝进谗,说裴纶贪赃枉法,对抗朝廷,想把裴纶赶走。
裴纶却不为所动,派人周密调查取证,直至掌握覃广所有贪赃铁证,遂一举向朝廷举报。
在铁的证据面前,覃广的后台想保也保不了他,最后朝廷将覃广撤职查办。
自此之后,裴纶在山东任上競競业业,勤奋爱民,政声传遍朝野。
但裴纶是个直脾气,遇事从不顾及个人得失,后来在上疏朝堂大事时,染怒景帝,裴纶被罢官还民。
直到1457年,英宗复位,裴纶才被重新提起,只可惜这时裴纶因悲愤交加,抱病而逝。
江水绵绵,唯楚有才,裴纶克已奉公、精忠报国,成为荆楚文化典范。
如今只要来到监利市书香四季城广场,就能一睹裴纶风姿,那座高8米的裴纶铜像矗立着,深遂的双眼注视着荆楚大地。
而《裴纶传奇》已成为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裴纶精神正成为监利人拼博向上,砥砺前行的励志典型。
裴纶铜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