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可不平静,刚被巴基斯坦打的那么惨,却非要把丧事当成喜事办,从5月12号到21号搞了10天的全国大欢庆,庆祝印度再次“打败”巴基斯坦。但印度的老百姓是清醒的,就在印度这些掩耳盗铃的时候,印度国内突然掀起了一场针对政府高官的网络风暴,外长苏杰生和外交秘书唐勇胜成为了众矢之的,社交媒体上有指责他们的,有谩骂他们的,还有人要求把这两个人抓起来审判送进监狱。相反,一向高调的莫迪总理在这个时候也当起了缩头乌龟,对这件事保持沉默,引发了外界诸多猜测。
本来印巴边境冲突,印度吃了个哑巴亏就算了,但苏杰生非要嘴巴那么长,在记者会上说印度军方在发起“朱砂”行动前曾通知巴基斯坦方面,说这场军事行动仅针对恐怖分子而非巴基斯坦军方。苏杰生说这个话的意思,就是本来与巴基斯坦军队无关的事,但巴基斯坦军队就是不配合,硬要向印度军队发起反击。苏杰生嘴巴还没来得及闭住,愤怒的印度网民立即指责苏杰生泄露军事机密,使得巴军有所准备,导致印军的行动失去了突然性,最后让印度吃了败仗。还有的网民大骂苏杰生是叛徒,要苏杰生为印军的失败负责,要求审判苏杰生,把苏杰生送进监狱。
借着印度民众的这一股怒火,印度国大党领导人、尼赫鲁的曾孙拉胡尔也趁机站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质问在这次空战中,印度空军到底损失了多少架战机?为什么对自己的人民隐瞒,说他代表印度人民要真相。
这次受网民指责的人还有外交秘书唐勇胜。既然印巴达成了停火协议,总要有个人来宣布吧,但刚好就是唐勇胜当了这个冤大头,他因为宣布印巴达成停火协议而遭到猛烈抨击。因为在一些激进网民眼中,停火就相当于向巴基斯坦"示弱",相当于“投降”。愤怒的印度人还挖出唐勇胜女儿在英国为罗兴亚难民提供过法律援助,大骂他们父女二人"亲巴反印",是巴基斯坦的奸细,同样要求把唐勇胜绳之以法,抓起来审判才能出这口恶气。
无论是苏杰生说印度军方在行动前曾通知巴基斯坦,还是唐勇胜因为宣布印巴达成停火协议,这些外交决策都经过了莫迪的首肯,但面对印度人民对苏杰生和唐勇胜此起彼伏的人身攻击,莫迪却装聋作哑,不闻不问,置身事外。莫迪这个人最擅长的就是先激起民愤,看到势头不对就"甩锅",不想承担责任。2016年印度的"废钞令"风波,莫迪也是突然宣布废除大额纸币,引发了印度的社会动荡,莫迪就让当时的财政部长杰特利出门背锅,最终由杰特利承担骂名。
印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风波,我想根本原因就是莫迪政府长期煽动民族主义情绪的结果。莫迪从2014年上台以来,动不动就利用民粹主义巩固权力。莫迪惯用的伎俩有:夸大军事成就,渲染外部威胁,欺压周边弱小国家,然后塑造强人形象。2019年巴拉科特空袭,政府宣称炸死了"大量恐怖分子",但根本就没有什么打击效果;还有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后,印军当时死了20多个人,但莫迪政府刻意隐瞒印军伤亡,反而把酒言欢,高调庆祝"胜利"。
这种"丧事当喜事办"的执政风格扭曲了印度社会的认知,在印度人民心目中,印度军队应该战无不胜,印度政府必须对周边国家必须保持强硬姿态。当残酷的现实与这种期待出现落差时,印度民众的愤怒情绪就会被点燃。这次苏杰生和唐勇胜的遭遇,就是印度民粹情绪失控的结果。
莫迪煽动起来的极端民族主义正在印度社会形成恶性循环。2024年发生的"抵制中国货"运动,起初是民间自发行为,后来演变成打砸中国品牌手机的暴力事件。莫迪政府既想利用这种情绪,又担心失控,最后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印度当前面临的发展困境更加剧了这种社会情绪。经济持续下滑,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的不满需要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外交事务很容易成为泄愤的出口,所以苏杰生和唐勇胜就成了替死鬼。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