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聚焦保险行业的热播剧《蛮好的人生》收官。
不少观众感慨,孙俪饰演的“金牌销冠”胡曼黎实在太像身边的保险代理人了,每个手势和语气都像“带了十年从业滤镜”。也有人说,这部剧改变了自己对保险行业的认知。
不管是深入人心的代理人角色,还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各类保险产品,其实这部剧中的不少专业细节和彩蛋,都来自上海保险业。
专业背后的彩蛋
剧里有个场景非常“出圈”,胡曼黎在露台餐厅一个下午接待了5位客户,把49.9元的团购下午茶吃出了499元的效果,几杯茶和几块点心,成了她维护客户关系的利器。

《蛮好的人生》剧照。图片来源:《蛮好的人生》官方微博。
一位保险从业者表示,剧中胡曼黎精打细算、精明世故的举动有所夸张,但展现出的形象确实很像真正的保险代理人,业务能力强,人心洞察也很强。
据说现实中,孙俪也是“半个保险专家”。她在接戏前就有配置保险的经验,也有多位朋友和家人从事保险行业。开拍之前,剧组还来到上海真实的保险职场,和代理人一同参与晨会、调研,观察他们的工作状态、如何与客户交流,甚至剧中的布景也参考了真实的工位布置。
有心人一开始就从剧中的蓝洋保险推敲——蓝色的海洋,不就是太平洋吗?确实,这部剧集在专业方面得到了中国太保的支持,这家位于上海的中国保险业巨头正是《蛮好的人生》官方独家保险合作伙伴。
“我们接触到剧组时,剧本已经很成熟。我们主要围绕一些保险专业方面的内容进行讨论,比如剧中的故事用哪类产品作为解决方案更合适?保险的一些专业术语怎么表达?角色的所见所感合不合理等等。”中国太保寿险一位相关人士表示,其实一些剧播后引起讨论的情节,剧组此前就进行了预判和专业“讨教”。
比如,剧中需要“赠险”剧情,那么什么情况下“赠险”是合规的?原保监发(2015)12号文件明确,保险公司仅可以赠送两种保险产品,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且保险产品的保险期限不能超过1年。有了专业背书,剧中关于赠险的细节就设计为赠送意外险,符合监管规定。剧集播出后,这点果然引起讨论。
类似的“推敲”还有很多,正是因为做了专业功课,才展现出一个真实、生动、正在发展中的保险业。
在剧中,还能看到许多来自上海保险业的隐藏彩蛋。除了上文所说蓝洋保险的参照外,剧中养老社区的取景地,其实就是位于上海普陀的“太保家园·上海普陀国际康养社区”。剧中颁奖大会大屏幕展示的保险人、台下一些群演也有真实的中国太保代理人的身影。
能解决问题的保险
除了直观的场景呈现外,剧中提到的许多保险产品类型,在现实生活中也应用广泛。
举个例子,在剧中,企业家艾总面对不务正业的马晓伟,想要给他一笔钱来生活,却担心对方会挥霍无度,因此希望设置一些领取条件。近两年讨论声较高的保险金对接信托服务,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中国太保寿险相关人员表示,投保人可提前跟信托公司约定好具体的分配条件,比如说在信托受益人的关键人生节点上,像读大学、创业、或是结婚生子时,按照额度或比例来进行资金分配。
这样一来,提前设定好信托条款,既能保障马晓伟的基本生活,又能激励他积极进取,同时防止家族资产被随意处置,艾总面临的难题迎刃而解。信托和保险结合,还能以较低的保费投入获得较高的保险金额,产生一定的杠杆效应。
此外,剧中提到的重疾险加医疗险的组合配置也是现实中的常见搭配。重疾险能够提供一次性赔付,用于应对严重疾病带来的收入损失,而医疗险则提供医疗费用的报销,包括住院、手术、门诊和药品费用等,二者互为补充,完善健康保障。
除了“获得理赔”这一基础服务外,“卷”增值服务也是当下保险业的真实情况。剧中购买了医疗险的钟宁快速预约上了专家号,过程中还有专业的医护陪诊;现实中快速预约三甲医院医生、住院垫付、重疾护工、术后康复等健康服务,也在大多数医疗险产品的增值服务类目里。
对剧组来说,他们需要从角色面临的问题出发,通过找到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产品,来推动情节发展。对观众来说,随着剧情发展,能够更加了解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有何特点和作用。一位观众表示,看了之后才知道,原来保险“真的能够解决问题”。
现实代理人转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险业都蒙着一层“不太靠谱”的面纱。“买了用不上”“被忽悠”的声音一直都有,甚至《蛮好的人生》导演汪俊也直言,在拍戏之前对保险业有些看法,但戏拍完后,他买了2份保险。
这种误解有现实原因,保险代理人确实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1992年,友邦保险将个人保险代理人制度引入中国大陆。代理人渠道在市场发展早期,通过拉人头、铺渠道的战术扩大保费规模,形成了“金字塔形”的收佣制度。不可否认这一制度确实快速打开了局面,但也带来了销售误导、投保套利等问题,损伤了代理人声誉。

《蛮好的人生》剧照。图片来源:《蛮好的人生》官方微博。
剧中并没有回避这一点,胡曼黎被监管惩罚就是过去积弊的显现。另一位主角薛晓舟,则代表了保险代理人的新生力量。乍一看,他高学历、懂法律,一开始不太懂“人情世故”,和习惯于依赖熟客资源和人情营销的胡曼黎非常不同,似乎也不符合刻板印象里的传统代理人形象。
不过,一位保险从业者坦言,专业、温暖、诚信,是优秀保险代理人的关键词。这些特质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一个整体。随着剧情发展,在“老带新”的搭配之下,观众能够看到两位成长于不同时期代理人的互相学习与配合。这也是现实生活中保险代理人转型的方向——要专业,也要人情味儿。
2025年4月,金融监管总局下发《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深化个人营销体制改革、强化管理和监督力度、夯实行业发展基础等三个方面,对寿险营销提出了多方面的改革举措。
比如,过去 “首年高佣、后续无责” 的佣金模式,会导致代理人更关注新单拓展,而忽视存量客户服务。《通知》要求5-10年缴费期保单佣金发放不少于3年,10年以上保单不少于5年,通过递延发放机制,引导保险销售人员长期留存,持续为客户提供良好服务。
不难发现,不管是剧中还是现实,“一锤子买卖”都不可持续,保险代理人也早已不是“销售员”,而是转为风险规划师、财富管家和家庭健康顾问的综合体。和剧中走向一样,现实中的保险行业也正在回归保险保障本源,而这正是行业最原始、也最根本的方向。
原标题:《孙俪竟然是半个“保险专家”,《蛮好的人生》这些彩蛋都来自上海保险业》
栏目主编:张杨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刘惠宇 段心玫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