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及其所在的执政党在近期的选举失利,会引发什么后果?在输掉中期选举后,马科斯政府内部做出调整,会对其外交政策造成什么影响呢?
马科斯政府上台后,为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不惜打出一套“政治乱拳”。在外,他挑起南海主权争端,制造地区紧张局势,在内,则对杜特尔特家族往死里整,结果怎么样了?用“偷鸡不成蚀把米”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近日,菲律宾中期选举非正式计票结果公布,据97.2%的选票统计显示,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支持的“新菲律宾联盟”仅有5名候选人进入参议院改选席位前12名,远低于预期的8至9名。相比之下,马科斯竞争对手杜特尔特家族及其盟友在参议院也拿下5席,包括马科斯的姐姐伊梅,她近期转投杜特尔特阵营。与此同时,菲前总统杜特尔特在海牙“远程”当选菲律宾达沃市市长。因此,马科斯在选举结果揭晓之后,公开承认执政党在选举中“部分失利”。
对此,有外媒指出:菲律宾这次中期选举因两大政治家族的激烈争斗而充满变数,结果可能动摇马科斯政府对参议院的控制。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执政党选举失利的呢?首先是马科斯执政以来,菲律宾的经济和民生问题加剧恶化,进而对其投资环境造成影响。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2024年菲律宾外资总额大幅下降,较2023年减少38.87%,反映出投资者对菲律宾经济前景的担忧。另外,菲律宾失业率截至今年3月份仍呈上升趋势。这些问题叠加,导致菲民众对马科斯政府产生越来越多的不满情绪。
其次,马科斯政府出于政治内斗的需要,自上台后持续在南海问题上对华发起挑衅,进一步加剧地缘政治纷争,引发地区局势的动荡,结果既不利于菲律宾的国家利益,也有损地区和平稳定。当然,菲律宾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他们也不会让马科斯政府的日子好过。而这一切在这次菲律宾选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也就是说:根据菲律宾近年来的民生情况及目前的投票结果来看,马科斯显然失去了大部分选民的信任。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菲52名部长请辞。
中期选举失利后,马科斯日前呼吁所有内阁部长递交礼节性辞呈,以便评估各部门表现,推进政府优先事项调整。他这样做,无非就是希望通过重新调整团队,重振日渐低迷的支持率。这表明马科斯意识到民众对政府失望,希望通过炒掉一批不作为的高级官员,以更好地满足民众的期望。受此影响,截至23号,菲政府已有52名部长级官员集体递交了辞呈。
当然,马科斯再怎么折腾,如果无法改变当前菲律宾这种糟糕的外交内政,带领国家走出目前的困境,估计也改变不了老百姓对他的不信任,甚至有可能输掉2028年总统选举。因此,马科斯想要重新获得民众的信任,就必须在其外交政策上做出一些改变。为此,马科斯换上女外长,这是否意味着菲律宾外交政策将发生改变?
马科斯忠心手下之一、外长马纳罗第一批响应,交了辞呈。不过,他却被正式免去了外交部部长职务,副外长特蕾莎将被提拔为新的部长。至于马纳罗新职务,就是担任菲律宾常驻联合国代表。马科斯此举,有点像美国总统特朗普处理其前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的手法,那就是都弄到联合国“当差”。值得一提的是,无论马纳罗还是华尔兹,两者扮演的角色都是“对华鹰派”。因此,马科斯对马纳罗的新任命,属于“明升暗降”,这种“复职”任命可不是要重用的信号。
那么,马科斯这次换掉“对华鹰派”外长,是否说明他的对华政策将迎来转机呢?现在看来情况还不那么明朗。近日消息称,菲政府正在制定长期战略维护南海主权声索,并将强硬的南海政策延续至马科斯任期之后。此举被认为是“为防止菲下届政府重蹈杜特尔特时期的覆辙”。也就是说,马科斯政府不但自己对华强硬,还企图阻止其继任者改善对华关系。在这一背景下,美菲加速增兵南海,这是怎么回事呢?
按照之前的规划,美国和菲律宾计划在5月26日至6月6日举行名为“海上战士合作”的年度军演。就在不久前,美菲刚在南海举行了2025年度“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美菲接连举行军演,是否意味着马科斯的南海政策会一直强硬下去?有分析人士认为,美菲联合军演虽然阵仗大且频率高,但美菲双方各有盘算,实为面和心不和的互相利用。原因就是马科斯政府试图通过演习这种方式,确认美国能否明确为其提供安全保护的承诺,但美国一直拒绝就此给出明确答案。
在选举失利的背景下,马科斯政府近期制定强硬的对华政策,应该就是做给美国看的,目的就是希望对方能够给予菲方某些明确承诺,但结果让他失望了。美国不会为了菲律宾而与中国发生军事对抗,这一点马科斯应该心知肚明。而菲民众对当局的不满情绪剧增,当中的一部分因素就是中菲关系恶化所致。因此,特朗普换掉华尔兹,然后与中国谈判,那么,马科斯换掉马纳罗之后,是否也会与中国接触呢?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