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火九运的年份,有利于女性搞事业。
所以你看,苏敏、房主任这样的平凡女性迎来春暖花开,而倪萍、伊能静这样的著名女性也一再翻红。
伊能静这几年的演艺作品并不多,但她在互联网上的口碑越来越好——靠的可不是和秦昊那些事儿。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身上柔韧、细腻、真诚、通透和共情的特质,特别适合这个下沉的时代。
尤其是她关于小孩养育的理念和方法,我看了后都非常受益。
比如有次她分享和两个小孩的相处,说米粒小时候,有一次想要哥哥恩利的玩具,哥哥没有给米粒,米粒就号啕大哭。
伊能静很平静地选择不介入,让兄妹两个人自己处理。
事后,她给恩利说:
这是你的玩具,你有权选择给不给妹妹玩,不给妹妹玩也不必心怀内疚。
她同时给米粒说:
想要别人的东西,就要和别人好好说,如果别人不给你,也要接受事实,靠哭闹绑架他人是没用的。当然,如果别人想要你的东西,就算他嗷嗷大哭,你也可以选择不给他。
她的教育理念是:
在这个家里,每个人都是权利平等的主人公,都要捍卫自己的感受和边界,不会因为你是哥哥就要牺牲,也不会因为你是妹妹就要跋扈。
这非常符合心理学上说的:
养孩子,本质上是看见一个人,看见一个独立平等的人。
这里面还藏着两个思辨——
第一,明星也好,素人也好,家里小孩都很难搞。
第二,养育小孩,真的需要为人父母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尤其是妈妈的心性、见识、情绪、为人处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智慧,对小孩影响更大。
我自己曾是个焦虑的妈妈,在养孩子的路上摔过不少跟头。
好在我善于反思和学习,小孩今天成长得还不错。
我愿意把自己亲悟的教养经历,分享给那些有意愿成长的“不完美妈妈”。
生活中,我也特别愿意关注那些不断试错、不断成长的妈妈们,听听她们和家里孩子的故事。
今天的亲子故事,就来自“不完美妈妈”小雅和她家的孩子——
我叫小雅,是一位普通妈妈,说说我和儿子的故事。
就从那次月考后的冲突说吧。
那次月考后的第一周,我无意间在儿子的床底发现了一个纸团。
展开一看,是一张被揉得皱巴巴的数学试卷,右上角用红笔写着醒目的“67分”。
我愣住了,儿子明明告诉我这次数学考了92分。
看着试卷上那些鲜红的叉号,又想起这段时间他熬夜玩游戏还各种说谎......

一股怒火直冲头顶,我气到失控,对着他大吼大叫:
“我真是对你太失望了,以后你说什么我都不会相信!你就是一个说谎成性的孩子。”
儿子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哭声充斥了整个房间;我也瘫坐在地上,心里堵成了一团,烦躁又不知所措......
01
谎言背后是求救的信号
都说要“静待花开”,可只有当妈的才懂得,这等待是多少次无声的崩溃和自我怀疑。
越来越叛逆的儿子,几乎耗尽了我所有的从容与期待,随之而来的是反复的胃痛和莫名的心慌。
就连儿子老师也看不下去,给我推荐了一些育儿成长的视频,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我开始每天抽出时间听课做笔记,坚持每天给儿子写肯定贴,让他重获自信心。

(每天都给孩子写肯定贴)
通过学习,我才意识到自己在育儿上错得有多离谱——对待孩子犯错时,我只会采用冲突的解决方式,对他进行指责和否定......
长此以往,压抑了他的天性,让他不得不用一次又一次的谎言,来获得暂时的安全感。
其实鲁迅早就告诉过我们育儿方法了,他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说到:“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02
用信任打破谎言的循环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儿子的自信心变强了,数学成绩也终于有了起色!
我们经常会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乐趣:比如超市购物时练习心算,烤蛋糕时学习克数换算,甚至用他喜欢的游戏做规律推理题......
就在我觉得一切都在变好时,发生一件事,我们俩的关系又差点回到了冰点。
那天晚上,我发现儿子偷偷在用我的手机。一看到我走近,他立刻退出界面,神色慌张。
我问他是不是在玩游戏,他支支吾吾地说:“就回个同学消息……”
我打开使用记录——明明是一个游戏页面。
他又开始说谎!!
焦虑和失望顷刻间狂涌上脑门,责备的话即将脱口而出,“情绪暂停法”法则突然浮现心头,看着儿子满眼慌张,嘴唇抿得发白......
我察觉到自己此刻情绪不对,压低声音说:
“妈妈现在需要冷静一下,等一下我们再好好说,妈妈爱你。”
他愣了一下,没回应,却悄悄松了一口气。

等我情绪平稳后,我用“341肯定法”对他说:
“你没有说实话,妈妈有点难过。但我猜,你可能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他沉默了一会儿,小声说:
“班里下周数学竞赛……我想多练几道题,到时考个第一名给你个惊喜……就偷偷用了你的手机搜解析。”
他哽咽着继续说:
“妈妈,我也想变得很优秀,像你一样每天学习做笔记,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我每次听课都会做笔记+反思)
听到儿子的话,泪水不受控制刷刷地落下来:
原来我的学习不仅重建了孩子的自信心,也在无形中成为了孩子的榜样,潜移默化影响了孩子也爱上学习。
我感动地抱住他,无比庆幸在面对孩子“谎言”时,我选择了暂停而不是爆发。也很感谢自己的学习,让自己和家庭变得更好。
03
分数之外,看见孩子本身
一周后,儿子的数学竞赛果然获得了第一名,当他拿着奖状回来时,他眼中的光芒,比任何满分都珍贵。
今早整理书桌时,我看见他在一张草稿纸上写着:
“原来诚实比满分更重要,原来妈妈的爱没有条件,原来我可以害怕,可以失败,因为无论如何,都有人陪我重新开始。”

李玫瑾曾说过:“教育孩子,不必‘大动干戈’,换一种温和的方式,更好解决问题。”
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作为家长,也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应对各种育儿挑战。
感谢儿子班主任老师推荐的视频课,让我知道教育的真谛,收获了一个自信心满满的儿子,让家庭重新走上正轨。
我太知道那种对生活焦虑,对孩子束手无策的滋味了,所以迫不及待想给大家推荐我学的这门课——《焦虑妈妈变形计》:
《焦虑妈妈变形计》 教会我 有勇气放下指责的利刃,用真实但克制的情绪,邀请孩子成为解决问题的“同盟”——让他们有勇气直面失误,在合作中长出解决问题的翅膀。
现在就把我所学的专业家庭教育课程——《焦虑妈妈变形计》推荐给你:

▼ 通过课程,你可以学到:
先理解孩子,有效沟通,培养亲密的关系。
再使用具体方法,纠正坏习惯,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自信。
当然,最重要的,是帮助妈妈们不再焦虑、不再大吼大叫,重回冷静优雅,成为孩子的榜样。
此前已经多次推荐了,次次反响都非常不错!
所以,再一次为大家争取到《焦虑妈妈变形计》专属优惠活动:
含金量超过399的课程
可享受超值价9.9元
(因名额有限,只有前200个)
和全国50万+妈妈们一起,
掌握学完就能用的科学教育方法。
即可享受粉丝专属优惠
每位成功毕业的学员还将会获得20本精选中外经典教育书籍高清电子版~
(部分书目展示)
课程靠谱吗?
《焦虑妈妈变形计》由幸福双翼研发,这是一家秉持“教育,让更多人更加幸福”理念的教育机构。
创始人黄志猛先生是我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他是深圳市幸福双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交大EMBA学位班课程教授。
(2021年央视节目《企业家精神》栏目)
黄教授作为CCTV《心理访谈》特约专家,亲自研究了倪萍、俞敏洪、杨丽萍、黄磊等成功人士,分析其性格与人生成就之间的内在关系,获好评如潮。

(心理访谈节目剪影)
十年线下中学教学,又十年的企业管理实践,让黄教授懂得了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他还曾在上海教育电视台《家长,开学啦!》担任主讲人,为家长和老师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在上海滩掀起一场家庭教育的风暴。

2015年,黄教授所著的《心理年龄与成长智慧》,由复旦大学出版发行,同时入选高校通识教材。

为了给更多家庭带去系统、落地的家庭教育知识,黄志猛教授和团队先后发起“为幸福中国而教”、“心教师工程”公益行动,从中受益的家庭累计达200多万户。
(幸福双翼线 下活动留影)
所获奖项
2020年12月12日,幸福双翼被授予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黄志猛教授担任“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2021年3月,幸福双翼成为深圳市家庭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

同年4月,幸福双翼成功入围“中国品牌创新发展工程”。

2022年1月,由黄教授发起的“心教师工程”,荣获第十一届2021年度公益项目奖。

学员反馈
《焦虑妈妈变形计》已有超过50万+妈妈们完满毕业。
学员@年年妈妈,学习了课程后,尝试和儿子好好说话,写了一封长长的道歉信。

她曾因一点点小事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动手,还撕过孩子的书和卷子。年年妈妈在信里,真诚地给儿子道歉:
“对不起,妈妈伤害了宝贝的心。”
就像年年妈妈在信的结尾写的:“妈妈也是第一次当妈妈。”
我们都会用错办法,而这正是改正和学习的机会。
而妈妈的改变,孩子最清楚:
学员儿子@小浩画出了妈妈改变前后的对比,以前觉得妈妈不爱自己,现在则觉得:
“在我游泳的时候,妈妈会表扬我进步很大。”

还有更多学员的学习感悟





课程适合谁学?
希望家庭事业两平衡的忙碌职场父母
控制不住脾气,想和孩子和平相处的焦虑家长
孤军奋战,希望全力培养孩子的全职妈妈
手忙脚乱,想要学习经验的新手爸妈
有原生家庭创伤的成年人
课程怎么学?
10天线上课程,永久音频+线上讲座,一节课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只要有微信,每天15分钟音频课,随时随地都能学;
理论+实践,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全程一对一答疑。
课程内容
课程干货满满,10天,每节课学会一个解决问题的妙招,即学即用,改掉孩子不自觉、不听话、不自信等缺点!

有机会获得副业收入
在训练营期间表现优异的妈妈,还能成为训练营的班班,多一份自己的副业收入哦。
实用课程干货
10天社群抱团成长
班主任一对一答疑
超值价9.9元
(只有200个名额,报满即止!)
即可享受粉丝专属优惠
学习须知
1.请添加班主任二维码(不一定当天通过,不要着急哈)
2.开营时间:10月17日
3.开营3天内无理由退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