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晚明时期有俩人,特别有趣,他们就像一面镜子,一个代表着
       现实
       ,一个代表着
       虚幻
       。
       他们就是
       晚明时期的海瑞和张居正。海瑞是程序正义的代表,而张居正则是结果正义的代表。
       海瑞一生都追求虚无缥缈的程序正义。他一贯生活在贫困之中,坚守廉洁的原则,对邪恶行为毫不妥协。在他眼中,小人就是小人,绝不能与其交往,更不会妥协讨好他们。然而,尽管他的不懈坚持,他未能挽救明王朝的危机,也未能延续其存在。


       相比之下,张居正奉行着结果正义的信念。对他来说,无论是小人、官场陋习,只要最终能够实现大事,他愿意不拘小节,甚至采取打击异己、利用小人等手段。他唯一在乎的是最终的结果是否能够带来好处。正如韩信的“问路斩樵”所示,这种价值取向是张居正信仰的最好诠释。
       本文将通过分析张居正的一生,来探讨张居正信仰的形成之路。并借鉴经验,在现实中应该如何对待小人。
       1、黑化之前的张居正其实是个奋发图强的小子
       张居正,作为明朝备受瞩目的内阁首辅之一,其传奇履历令人叹为观止。
       他开始参加科举考试的年龄仅为十二岁,在十六岁时便荣获举人资格,而在二十三岁时成功考取进士。
       换言之,将这一履历放到当今社会,相当于一个十二岁的学生进入高中,在十六岁时考上清华大学,而在23岁时已经攻读博士学位。
       在那个被称为“五十少进士”的年代,即使在五十岁时考中进士也被视为年轻出众的成就。在这个背景下,张居正的履历自然令人瞩目。
       初始阶段,他怀揣着崇高的理想,渴望做一名高风亮节、廉洁无瑕、忠诚国家的中兴重臣。他一直秉持着这些理念,自发远离小人,坚持清廉,忠诚于国家,志在千古留名。在担任翰林院成员期间,他持续保持廉洁自律的品行,关注人民的疾苦,不遗余力地思考解决之道。


       对于朝廷的政治纷争,张居正似乎选择了置若罔闻的态度,自信心满满地认为他能够改变现状。然而,事实最终揭示,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
       他曾向当时的首辅夏言提出建议,也向夏言的继任者徐阶陈述地方官员的贪污行为、边疆告急的情况,以及百姓的生活艰辛。然而,他们却对此置之不理,甚至指责他不顾大局。所谓的“大局”,在他们看来,无非就是争夺政治权力和个人私利。
       张居正感到愤怒和不甘,于是他又向嘉靖皇帝呈上奏疏,毫不保留地列举了大明面临的五大问题,其中隐晦地批评了专权的严嵩,希望“圣明”的君主不会受到奸臣的蒙蔽。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嘉靖皇帝甚至没有正面回应张居正的奏疏,仿佛他的谏言如同石沉大海,无人理会。
       张居正感到深深的迷茫,他在京师度过了这么多年,但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初衷是什么。
       是为了在内阁中目睹夏言、徐阶、严嵩等人争权夺利,不择手段,互相排挤,以至于政治风云如同一出闹剧吗?


       还是为了见证皇帝坐在钓鱼台上,用着百姓的辛勤劳动和贡献修建宫殿,追求长生不老的梦想?
       绝不是,绝对不是!
       张居正是一位有远大理想的人,他和那些古代先贤一样,渴望着看到国家在他的治理下繁荣昌盛,百姓因他的努力而安居乐业。然后,他希望能够在功成名就之后,悄然离去,不为功劳和名誉而留连。
       然而,现实与他的理想相去甚远
       。嘉靖三十三年,当他已经年过而立之年时,张居正依然未能在京师立下自己的足迹。
       2、探究古今,张居正找到了学习的对象
       他感到疲惫不堪,于是做出了逃避的决定,向皇帝称病,请求休假。
       嘉靖皇帝出奇地迅速同意了张居正的请求。这让张居正一方面松了口气,但另一方面也感到一丝不快。皇帝的轻松应允是否意味着他在朝廷中已经被边缘化?自己是否真的这么不受欢迎?


       回到江陵老家后,张居正与亲朋好友相聚,游山玩水,过得十分惬意。故乡的山川和旧友的陪伴为他的内心带来了慰藉。然而,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仍然会被京师的往事所困扰,这些回忆不时地刺痛着他的内心。
       然而,张居正绝不是那种中二式的人,他从不抱怨“错的不是我,而是全世界”。这一点倒与曹操有点相像。
       对于这位文官来说,治愈痛苦的最好良方不是放纵,也不是寻求世俗的安慰,而是经典的圣贤之书。于是,他下定决心,在史书中寻找一位古人,一个能够解答他疑惑的智者。
       然而,这位古人并非文学巨匠,也与张居正的职业背景毫不相关,甚至连一个光彩夺目的结局都没有。但正是这位古人的“问路斩樵”的故事,最终唤醒了张居正的内心。没错,这位古人就是韩信。
       3、张居正和韩信跨越古今的对话
       张居正和韩信,一个是文臣,无甚武艺,一个则是武将,不善文学技艺。然而,正是韩信那个著名的“问路斩樵”的故事,让这两位不同时代的人产生了一种跨越时空的联系。


       张居正之所以如此被韩信所吸引,关键在于韩信的“不拘程序正义”的品质。韩信是一个极不拘泥于道德规范的人。在他看来,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值得去做”的,没有什么是“不可触碰”的,更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信义、道德操守。只要能够实现他的目标,没有什么是他不能做、不敢做的。
       起初,当韩信身世失落、深陷困境之时,一帮小混混们看他没什么背景,竟然侮辱性地要他“钻裤裆”。
       如果是年轻时的张居正,他恐怕会义气凛然,不惜与小混混们一决高下,要么与他们刀光剑影交锋,要么坚决拒绝,不屈服于屈辱,甚至可能付出惨痛的代价,遭受毒打或者生命之险。但韩信却展现出了不同的态度。为了生存,他做什么都愿意,就算是钻裤裆又有何妨呢?
       后来,当韩信加入了项羽的部下,担任一个微不足道的职位,却鲜受看重,他提出的建议也屡屡被项羽忽视。在其他人看来,或许只是“来都来了”,或者是“忠臣不事二主”,已经无所谓了。但对韩信而言,他毫不在乎这些。他心知肚明:“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于是,毫不犹豫地,他离开了项羽的军队,径直投奔了汉王刘邦。


       项羽的帐前侍卫纷纷离去,项羽必定会派人去追韩信。韩信开始还能够勇猛地击杀五名杂兵,然后从容地撤退。然而,随着追兵越来越多,韩信也逐渐发现胜算不大。幸运的是,他即将进入秦岭山区,这里地形复杂,山高树密,提供了广阔而多变的藏匿空间。在这场生死竞赛中,韩信明显处于下风,但他不甘示弱。随着追兵的步步逼近,韩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穿越僻静的小径,希望能将追兵迷失在山间。
       然而,情况并未如韩信所愿。他很快意识到,自己似乎陷入了更深的困境中,身处荒郊野外,他找不到出路,内心焦急不安。
       就在韩信担忧之际,他突然发现一个樵夫正在这片地方砍柴。韩信视樵夫为生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急忙向樵夫行礼,并询问这个地方的地形情况。樵夫表现得非常诚实和热情,没有索要一分钱财,坦诚地告诉了韩信他所知道的一切。
       本来,这个场景应该成为千古佳话,但是接下来,韩信的举动却让整个故事蒙上了一层阴影。


       韩信在跟随樵夫走了一段路后,突然想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既然樵夫对他如此友善,那么也有可能会对追兵友善,将他的行踪告诉给了他们。
       这一念之下,韩信毫不犹豫地纵马追上了樵夫,并在路上将他残忍地杀害,然后匆匆离去
       。这一举动令人不解,同时也为这个故事蒙上了一层不可抹去的污点。
       张居正对于这种行为简直无法理解,如果他处在同样的情况下,绝对不会如此行事。相反,他会感激樵夫的帮助,并尽力报答他,即使知道可能会带来后患,也不会忘记恩情。
       张居正也清楚问路斩樵的故事可能是虚构的,但韩信接下来的行为,却一次又一次地印证了他的“不道德”。
       在韩信攻入关中后,他与刘邦分兵行动,在黄河以北连连获胜,连破魏国和赵国,势不可挡,迅速崭露头角,军队的锋芒直指齐国。
       与此同时,刘邦也派遣郦食其前往齐国进行外交使命,令人惊讶的是,郦食其竟然成功地说服了齐王归降。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肯定会暂时停止进攻,让郦食其接管齐国,但是韩信的行为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选择不顾郦食其已经成功劝降齐王的事实,继续进攻齐国,毫不留情地争取胜利,绝不让郦食其分享功劳。这个决定在当时被认为是极不道义和不合逻辑的,但也正是这种不拘一格的行动,使韩信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杰出军事统帅。
       这个决定对郦食其而言堪称残忍至极。郦食其正与齐王一起欢宴,大口享用美酒和美食,突然接到了韩信进军的消息,齐王立刻暴怒。
       他误以为这一切都是韩信和郦食其事先密谋好的,毫不分辨真相,
       竟将郦食其当场处死
       。可怜的郦食其,刚刚还在尽情享受美食,转瞬之间却成了献祭,为韩信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这个故事深深震撼了张居正,他一直怀揣着强烈的功名之志,但现在才明白,自己之所以还未能取得像韩信那样的辉煌成就,远不仅仅是缺少机遇和时机,更在于缺乏胆识和决断。


       因为过于执着于追求名声和程序正义,因为不愿在自己的人生履历上容许哪怕一点点污点。
       4、重返京师,张居正开始忍辱负重
       嘉靖三十六年,重新陷入世俗的张居正重返京师。他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深恶痛绝小人,嫉恶如仇,始终保持清白的白莲花,而更像是另一个韩信,一个文官身份下的“小人”版本。
       认清了现实,张居正仿佛变了一个人。他开始理解徐阶的谨慎态度,奉行着“内抱不群,外欲浑迹”的处事原则。在内心深处,他依然是那个讨厌小人,怀有“不群”抱负的张居正。
       然而,当与外界互动时,他不得不变得像韩信一样,与各方人士交往,无论是三教九流,忠臣佞臣,宦官还是外戚,只要能助他向上攀升,张居正都会结交,共饮美酒,仿佛与他们同一类人。
       担任裕王的师傅。


       这种不遗余力的提拔原本会让以前的张居正感激涕零,甚至可能毫不犹豫地为了徐阶去赴汤蹈火,不计个人安危。然而,如今的张居正选择了保持沉默,决心以此机会作为自己向更高职位攀升的台阶。
       在徐阶成为首辅的这几年里,大明国内外面临重重困境。西南爆发了少数民族叛乱,北方遭到鞑靼入侵,东南遭受倭寇的侵扰,国内则饱受连年干旱之苦,导致农田产出不佳。大明四面受敌,甚至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5、成就权力之巅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量资金,但徐阶等高官却擅长耗费国库,修建了万间宫殿,积累了巨额财富。然而,朝廷却陷入贫困,连二百万都无法拨出,导致湖广和华东的流民自生自灭,北方和西南的百姓遭受疾苦。
       一方面,大明国内充斥着饥民和灾民,另一方面,恩师徐阶却拥有巨大的土地财富,占有整整二十万亩良田。对于张居正来说,他不能袖手旁观,视而不见这一切。他的目标是向更高的职位攀升,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拯救苍生。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张居正表面上对徐阶极为尊敬,但实际上他暗中与徐阶的政敌高拱建立了联系,二者都是裕王的老师。张居正竭尽所能,使用各种手段,最终在隆庆六年成功成为了内阁首辅。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张居正只是徐阶的次席时,他突然提出了一项重要政策:考成法
       。根据这项法令,所有官员都将接受与其职位相关的“科道”监督。官员如果敢于不执行朝廷的命令或者谋取个人私利,将会面临严厉的处罚,轻者被罢官,重者将会被监禁。
       这项政策宛如一把火燃烧了整个官场。就在百官们还在观望之际,张居正再次引爆了一颗政治炸弹:清丈田亩。这一政策让官员们彻底陷入恐慌。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并不是说整个天下已经没有良田了,而是因为土地几乎全部掌握在了官员和富绅的手中。许多官员私自收购大量土地,但却虚报实际面积,逃避纳税。清丈田亩政策看似严苛,但实际上是在打击这些不法行为。


       起初,官员们试图依仗天高皇帝远,采取消极抵抗的态度,试图敷衍过去。然而,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已经中了张居正的圈套。张居正颁布考成法,正是为了堵死他们的退路。
       随着那些消极抵抗的官员相继被革职,那些平日里嚣张跋扈的官员们终于明白了大势所趋。他们也逐渐认识到,张居正虽然位居当年的徐阶之下,但他是因为为民众谋福祉而攀升至这个职位的。
       结语:
       再度回到政坛的张居正,展现出了完全不同的一面,他纵横捭阖,将众人操控得团团转。
       然而,张居正的特殊之处在于,他运用权谋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享乐,更多地是像韩信一样,为了实现国家的中兴和自己的抱负。


       始终如一,他仍然是那位渴望拯救百姓的优雅文人。岁月改变了他实现理想的方式,但并没有改变他心中的那个伟大理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