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紫棋决定不再等了。

与前公司“版权之争”持续6年后,2025年6月,邓紫棋在社交平台发文,宣布重录旧作,并表示过去六年,她未能从自己的100多首旧作中,拿到“一分版税”:

“试想一下,如果你已经六年零八个月,没有收到应得的工资,你会怎么样?”

这年,是邓紫棋出道的第17年。某种程度上,邓紫棋是互联网时代与粉丝经济来临前夜,最后一批在短时间内飞速爆火、极速飞升,收获极大关注的明星——

这样的叙事在当下并不稀奇,但放在“流量”一词还尚未成型的2014年,却是小概率事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还需要明星本人有足够多的实力与人格魅力。

从个人配置来看,无论是才华、性格还是外貌,邓紫棋的爆红,完全经得起市场检验与大众推敲。

但和才华一样引人瞩目的,还有争议。

成名之后的几年里,关于邓紫棋的负面讨论,也从各个维度赶来:人品、外貌、恋爱脑、与前公司的利益冲突。

这一切曾将她反复拍打在地,她甚至一度冒出“留下遗信,自证清白”的想法,正因如此,后来再聊起这些过往,邓紫棋说:

“这是一个死而复活的故事。”

这是一场长达6年的重生。

6月12日,邓紫棋发布微博,宣布发行重录专辑,取名《I AM GLORIA》,并在每首歌名后加上了“重生版”三个字。

邓紫棋宣布重录专辑发行

此时,距离2019年,邓紫棋在社交媒体发布一纸长文,以一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向合作长达11年的经纪公司蜂鸟提出解约,已过去6年零3个月。

对邓紫棋而言,这次切割并不轻松。

毕竟,作为“原生公司”,15岁那年,蜂鸟就与邓紫棋签下第一份合同,之后的十多年里,邓紫棋也从不否认公司对她的挖掘、培养与助推。

她形容自己与蜂鸟两位创始人张丹与lupo之间的关系为“不可分割的黄金三角”,将他们视为生命中最信任的人,交付全部真心。

曾经的“蜂鸟铁三角”:张丹,邓紫棋,lupo

不可否认,在最初,他们之间确实曾真心相待,然而,面对巨大的名与利时,真心偶尔也会变形。

后来,在公开信中,邓紫棋将多年来与公司的摩擦一一举出:

比如经济公司多次严重违约,个人巡回个唱受到不公平对待,以及公司未获得邓紫棋同意,便替她签下合约,将她的名字拿去注册了商标。

更为恶劣的是,邓紫棋还发现,自己所创作的包括《泡沫》《光年之外》等103首歌曲,版权都归蜂鸟所有。这意味着,一旦解约,她便无法再公开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除非获得蜂鸟授权。

那段日子成为邓紫棋人生中全面坍塌的时刻:

“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人跟我撒谎,你以为他是家人的,他可以欺骗你,你以为跟他称兄道弟的,他也原来是在利用你,我现在就在提醒自己,不要这么容易相信别人。”

多次沟通无果后,邓紫棋铁了心要在合同结束前离开,然而好聚容易,好散难。

面对“摇钱树”的觉醒,蜂鸟公司自然也不甘示弱,反诉邓紫棋违约,要求她赔偿1.2亿港币。

除此之外,不仅不支付她解约前6个月的劳务费,且在之后的6年里,拒绝结算邓紫棋的合法版税,并将舆论战反复打响。

一夜之间,咖位如邓紫棋,也走上了漫漫讨薪路。

但相比金钱,更加损耗的,是一轮又一轮舆论战,在这六年里,邓紫棋多次因为与前公司的隔空对线,被推上热搜。

就连这次邓紫棋重录专辑,蜂鸟都立刻反击,要求她下架作品。对此,邓紫棋回应:“我不知道还要回应什么,我和我的律师团队都无奈的摊手笑了。”

邓紫棋回应版权之争

在歌坛,版权归属之争,创作歌手“失去自己的歌”早已不是新鲜事,早在几年前,吴青峰就曾因歌曲版权,与恩师对簿公堂,几近崩溃。

就连他的乐队也被迫失去姓名,从苏打绿改为鱼丁糸。好在吴青峰打赢了官司,赢回了“苏打绿”的名字,但曾经歌曲的版权,却无法夺回。

同为创作歌手,吴青峰最终取得了胜利,但邓紫棋与蜂鸟的这场版权大战,距离到达“大结局”还有不少章节。

与之相关的冲突,也将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横贯在她的人生中。

如同一场漫长的复仇,但对于这一切,邓紫棋已经能够坦然面对,毕竟放弃幻想后,才是她人生真正的开场。

邓紫棋在2023年演唱会唱《句号》

背景图为“蜂鸟铁三角”

复仇故事的起点,要回到2006年。

那年邓紫棋15岁,在中国香港真光女书院读中学,参加了一场校园歌手比赛,拿下冠军。

颁奖典礼上,将奖杯送入她手中的,是比赛评委、蜂鸟音乐老板张丹,也是日后,邓紫棋音乐事业中,曾与其绑定最深的人。

邓紫棋旧照

张丹曾反复在采访中讲起,遇见邓紫棋之初,自己的真诚:“我们在没与她签合同时,就为她发行了歌曲。”

如今看,相比日后邓紫棋为蜂鸟带来的收益,这份“真诚”,确实物有所值。

比赛半年后,峰鸟为邓紫棋递上了一份长达15年的合约,因为未成年,合约只能交由母亲代谈。

后来,邓紫棋写下当年签约的时刻:

“母亲不擅英文,合约却是全英文的,当年仅凭信任,母亲以为那些我创作的版权,真会如同口头阐述的一样,将是属于我的,便让我签下了合约。”

最初签约那几年,是邓紫棋与蜂鸟的蜜月期。

蜂鸟公司体量不大,旗下艺人不多,很长一段时间,邓紫棋是这家公司唯一的金字招牌。2008年,邓紫棋推出第一张专辑《G.E.M》,专辑中的5首歌,每首都由她参与,或作曲或作词。

邓紫棋第一张专辑封面

这张专辑很快走红,大批年轻人涌入唱片行购买。

网络上,她的专辑被炒到1500块一张,供不应求,有一些正规的唱片行,甚至将专辑的原价从58块哄抬为219块。

能唱、会跳、擅长创作,初出茅庐的邓紫棋,开始收获大量关注。

在短短几年内,她拿下多个新人奖,还在2011年,成为首位登上香港红馆开唱的90后女歌手。

和如今不同,彼时正是互联网最初的发展时期,歌手与观众的交流,多数还是通过博客的形式。

为了拓宽知名度,公司定期给邓紫棋一台摄影机,让她随便拍什么都可以,只要展现生活中的一面。

那时邓紫棋最爱展示的技能,就是对着镜头做金鱼脸,展现金鱼的各种表情,这也成为其早期最大的形象标签之一。

邓紫棋早期用摄像机拍摄的视频

虽然在香港发展好,但她的知名度,却始终未能从香港流入内地。

那几年,负责邓紫棋内地宣发的工作人员,曾不断打给各大电视台,推荐邓紫棋:“歌很好听,人也很可爱。”

但得到的回应多数相同:内地没人认识,不敢贸然邀请她参加节目。

直到2013年年末,《我是歌手第二季》开始筹备,总导演洪涛听说在港乐圈,有一位名叫邓紫棋的巨肺小天后,便特地前往一场音乐节,观看邓紫棋表演。

洪涛说:“她发出第一声声音时,我就对她产生了信心。”

邓紫棋旧照

一周后,他打电话给经纪人张丹,邀请邓紫棋成为《我是歌手第二季》的首发歌手。

邓紫棋的工作人员如此形容这段旅程的开端:“我们跑到那边,感到陌生,一脸天真,不知道发生什么。”

那时没有人料想到,之后短短几个月内,名气会排山倒海般涌来,而漩涡也在这一过程中,被悄悄埋入。

2014年1月,《我是歌手第二季》正式开播。

作为彼时湖南卫视的王牌节目,《我是歌手》不仅被放置在每周五晚10点的黄金时段播出,请来的歌手,也都极具资历与知名度。

身处其中,邓紫棋无疑是最透明的歌手。纵使出道6年,但在内娱,她的处境接近于“三无状态”:无关注,无名气,无代表作。

不止观众,参赛的歌手,大多数都不知道邓紫棋是谁,就连邓紫棋都认为,自己手握着的是“被淘汰的剧本”。

邓紫棋的音乐制作人lupo讲述首登《我是歌手》

然而当《我是歌手》播出后,一切都变了。

节目播出第一期,邓紫棋就凭借一首原创歌曲《泡沫》一战成名,24小时内,微博粉丝就暴涨17万,到达170万。

之后的13场比赛里,作为歌手,她的业务能力多次被“竞演第一”的成绩认证,性格上,邓紫棋自带一种不同娱乐体系的幽默,让她更加可爱与生动。

种种因素叠加下,邓紫棋成为了《我是歌手第二季》的最大赢家,总决赛结束第二天,她的微博粉丝就达到了1000万。

从内娱“查无此人”,变为那年最红的“金曲小天后”。

乘着红气,第二年,邓紫棋便登上央视春晚,自弹自唱了原创歌曲《多远都要在一起》,参加《中国好声音》,担任梦想导师,甚至在那年的中国福布斯名人榜上,位居第11位。

邓紫棋登上央视春晚演唱《多远都要在一起》

但名气向来是顺风时为推力,逆风时则能将人拍到谷底。

也是这一年,邓紫棋再次被湖南卫视邀请,参加《我是歌手第三季》最后一集的巅峰会表演。

结果在录制前两天,总导演洪涛突然发布了一条微博:“你不换歌,我们换人,晚安。”

虽然并未指名道姓,但种种迹象,将一切讨论指向了邓紫棋。

之后,故事的脉络开始被复原:邓紫棋团队想要演唱自己的原创歌曲,节目组却希望她能够唱改编歌曲,双方僵持不下,最终将一切推到如此境地。

一时之间,关于邓紫棋耍大牌、忘恩负义的评判扑面而来,她打电话给工作人员,一边哭一边说道:“你有没有看到啊,16多万评论,有一半都是在骂我的。”

事件很快上升到对邓紫棋个人的攻击。

大众开始攻击她身材不好、爱穿皮裤,性格差,喜欢炒作。

如同陷入了一个循环里:因为被网暴,压力太大,邓紫棋总想吃得更多,短短一年里,她的体重就增长了10公斤。

就连她最亲近的一个工作伙伴,都曾对她说:“设计师的衣服不适合你穿,在模特身上的一个小细纹,在你身上就是一个粗线条。”

胖了以后,她又挣扎着减肥,三餐都换成水煮西兰花,还曾一天内吃了16个番茄。一旦上称发现自己体重增长,接下来的3天,她就会只喝水。

出现在公开场合,她也在硬撑。

她没有特意脱下皮裤,却穿得并不开心:“那段时间我穿皮裤其实并不自信,但我还要装作很自信。”

身体与精神被推到临界值,邓紫棋的脑海中一度冒出想要写下一封遗书,以用来自证的念头。

另一方面,作为经纪公司,蜂鸟也未保护好邓紫棋,反而全盘收下这份黑红流量,不断给她接商演、签代言。

公司甚至曾直白地对她说:“你只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商品。”而商品的价值,就是在价高处,被售卖。

邓紫棋去看心理医生,被指出,她正在经受着“精神虐待”。

困局持续了许久,直到有一天,邓紫棋看了一部名为《超大号美人》的电影,突然意识到,人生的终极命题,或许从来不是向外求索,而是向内。

她不再努力减肥,写下一首名为《差不多姑娘》的歌,时刻提醒自己:差不多的人生,或许最好。

也开始在重建中,与过去的人生,做起清算。

十几岁时,邓紫棋被问到最大的梦想,她不谈钱,不提名,只说要成为“亚洲最好的歌手”。

出道以后,在采访中,她又曾反复提及,音乐就是自己的生命。

而在经历长达两年的网暴,与最亲密的合作伙伴切割,以及反反复复的事业起伏后,邓紫棋决定收回这句话。

从2015年起,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邓紫棋就会出现在热搜上,时间久了,甚至连她自己都会怀疑:

“如果我是大家,看到一个人天天出现在热搜上,我可能也会觉得是不是这个人有问题。”

另一方面,这种经历又和她过往人生是极为割裂的。

在成为歌手前,邓紫棋的人生走得简单,4岁前,她生活在上海的一个音乐世家:母亲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外婆是音乐老师,外公在乐团吹萨克斯。

后来跟随家人移居中国香港,面对的又是更多元的音乐内容,她开始学钢琴,13岁考出专业8级,很快通过比赛崭露头角。

那时的邓紫棋,总觉得自己身处一场巨大的童话里,也正因为此,进入娱乐圈后,她常常对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产生疑问:

“我自认为是一个正直的人,不明白为何会遭遇这一切。”

人生颠簸那几年,家庭成为她的力量来源。

她会和妈妈一起拍视频,每周走10分钟的路,回爸妈家吃饭,陆陆续续意识到,除了音乐,自己的人生还有许多事情,值得去体验。

生命与音乐之间不应该划上等号,生命应当大于音乐。

邓紫棋与母亲

她尝试不同的事情,做签约作家,花十几个月的时间,写下20万字的科幻小说《启示路》,也开始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生活中。

她说:“我学会忍耐,咬紧牙关,努力迈出新脚步,新团队、新身份、新专辑、新巡演、新小说……一切一切都需要学习,能做的我都做了。就连放下、原谅、甚至祝福。”

邓紫棋宣布写完小说

有些事情,邓紫棋早已不再坚持,但有些事情,她决不愿放弃。

回看邓紫棋的创作经历,“爱”几乎是逃离不了的母题,比如她在13岁写下的第一首歌曲《睡公主》,是因为喜欢别校男生,想要唱给他听。

红透两岸的《泡沫》是因为分手,《where did you go》是在纪念初恋,《我的秘密》来自一段没有结局的暗恋。

后来在《我是歌手》上,她又翻唱了周杰伦的《龙卷风》,用来和当时的爱情告别。

几乎每段感情,都成为了邓紫棋创作的原材料,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她都被诟病为“恋爱脑”。

对此,邓紫棋坦然接受:“我觉得大家不懂什么是爱,这是我的人生,你自己别这样就行了,你别理我,没有人可以改变我对于爱的价值观。”

邓紫棋与男友

别人怎么想,如何看,邓紫棋早已不再在乎。

二十几岁时,她会因为被网友追着骂,伤心到躲在房间里七天不出门。

如今,她33岁,变得更坚强。

多数时候,受到了伤害,都能很快调整,不让情绪在身上做太多与太久停留。在邓紫棋看来,情绪需要向前走,她也是。

当然,曾经受过的伤,并未成为无坚不摧的盔甲。

无论邓紫棋觉得自己多么强大,前行的道路上,依旧会出现一些东西,让她再次感到紧张与痛苦。也让她一次又一次摔倒、受伤与不断挣扎。

只不过,和过去相比,她爬起来的速度变快了,这意味着,同样时间单位里,她或许能够到达更远的地方。

更不用提,对于重新站起来这件事,邓紫棋很擅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