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 2025 年 7 月,房地产市场正经历着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对于广大有购房意向的人来说,当下的市场动态无疑至关重要。一则 “更猛的刺激政策要来了” 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
一、房地产市场现状剖析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面临诸多困境。房价呈现波动态势,部分地区房价下跌明显,销售方面也遭遇寒冬,成交量大幅下滑。房地产企业更是深陷资金压力的泥潭,资金回笼困难,这不仅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还对上下游产业链产生了连锁反应。建筑行业开工不足,装修市场需求萎缩,家电等相关行业也受到冲击,进而对整体经济增长形成制约。从数据来看,今年 1 - 5 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跌了 23.8%,在 70 个大中城市中,有 60 个城市的二手房价格仍在下降。这些数据直观地反映出房地产市场的低迷现状。
二、政策背景及导向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强调 “稳住楼市”,并将其纳入总体要求,明确提出 “更大力度促进楼市健康发展”,这一表述相较于以往更加具体且有力,凸显了稳楼市工作在当前经济布局中的关键地位。从政策导向层面来看,“稳住楼市股市” 的提出,意味着在 2025 年重点领域风险防范中,房地产风险防范被置于突出位置。房地产行业与地方财政稳定、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全社会消费和经济增长稳定性密切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促使政府坚定了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决心。
三、已出台的刺激政策盘点
(一)需求端政策
央行 “白名单” 专项借款扩容:央行 “白名单” 专项借款规模已扩容至 8.5 万亿元,这一举措极大地降低了房企融资成本,为缓解房企流动性压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烂尾楼风险,保障了购房者的权益。同时,存量房贷利率降至历史新低 3.09%,普通买房人的月供压力明显减轻,尤其是对中低收入群体而言,这无疑是一大利好。
“不动产 REITs” 试点加速推进:作为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动产 REITs 试点项目覆盖住房保障、商业地产等领域,年化收益率提升至 5%-7%,远超传统理财产品 2%-3% 的收益差。这一创新不仅丰富了投资渠道,也为市场注入了更多活力,为房企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
各地购房补贴政策频出:武汉在 7 月进一步落实购房补贴政策,购买新建商品住房认定为家庭首套住房的,按契税实缴额度给予全额补助优惠;认定为家庭第二套住房的,按契税实缴额度给予 50% 补助优惠。符合国家生育政策已生育二孩的武汉市户籍家庭,在武汉市新城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一次性给予 6 万元购房补贴,已生育三孩的给予 12 万元购房补贴。此外,杭州通过优化土地出让规则,降低了房企拿地成本,同时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入;盐城则推出多项措施,从补贴到购买激励,全力促进楼市健康发展。
(二)金融政策
央行降准释放流动性:中国人民银行今年第二次降准,瞬间释放出 1 万亿元的流动性,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5 年期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降至 3.5%,创下历史新低,这直接降低了购房者的贷款成本。
房贷利率 “双降”:商业贷款方面,5 年期 LPR 的下降使得 100 万贷款月供减少,30 年少还不少利息;公积金贷款方面,深圳已率先将利率降至 2.6%,组合贷群体受益明显。
(三)其他政策
首付比例降低:多地响应央行 “9・30 新政”,将首付比例 “一刀切” 到 15%,刚需首付门槛降至 2009 年以来最低。例如,西安、盐城等地直接取消首套与二套界限,商贷首付统一压至 15%,大大降低了购房者的前期资金压力。
税费减免:全国性契税新政将二套房税率从 3% 压至 1%-2%,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首次被纳入优惠范围。武汉将首套房契税全额补助政策延长至年底,二套房补 50%;郴州房交会期间,二孩家庭购新房可享 60% 契税补贴。
公积金政策优化:怒江州宣布缴存人可直接划转公积金支付新房首付款,多地还延长了贷款年龄上限,男性可贷至 68 岁,缓解了部分购房者的资金压力。
四、潜在的更猛刺激政策预测
(一)金融政策持续发力
房贷利率进一步下调:中原地产研究院预计,2025 年底新政房贷利率有望降至 2.5% 左右。持续降低的房贷利率将进一步减轻购房者的还款负担,刺激购房需求。
信贷额度与审批继续放宽:银行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信贷额度,放宽对购房者资质的审核标准,让更多人能够获得房贷资格,从而释放更多的购房需求。
(二)税收政策加大优惠力度
契税减免范围扩大:政府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契税减免的范围,不仅针对首套房和二套房,甚至可能对多套房的改善型购房者也给予一定的契税减免优惠,以促进住房消费升级。
个人所得税抵扣优化:将房贷利息、住房租金等纳入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并提高扣除标准,增加购房者的实际收入,间接降低购房成本。
(三)土地政策深度调整
降低土地出让门槛:地方政府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土地出让的竞买保证金比例,延长出让金的缴纳期限,吸引更多开发商拿地,增加市场的土地供应,从而带动后续的住房供应。
优化土地供应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在住房需求旺盛的区域精准增加住宅用地供应,合理安排不同类型住房用地的比例,如增加保障性住房用地、改善型住房用地等,以满足不同层次购房者的需求。
(四)保障性住房建设持续推进
加大建设力度与供应规模:政府将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应规模,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的住房选择,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基本盘,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抑房价。
完善保障性住房分配与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和管理机制,确保保障性住房能够公平、公正地分配到真正有需求的家庭手中,提高保障性住房的使用效率。
(五)推动房地产市场数字化转型
建立统一信息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全国统一的房地产信息平台,整合房源、房价、房屋质量、开发商信誉等多方面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购房者可以通过该平台便捷地获取全面的房屋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购房风险。
实现线上交易与服务:推动房地产交易的线上化,实现线上看房、选房、签约等一系列流程,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同时,提供线上的房产咨询、贷款办理等服务,为购房者提供一站式便捷体验。
五、对买房人的影响及建议
(一)影响
购房成本降低:利率下调、首付比例降低、契税等交易成本的减少以及购房补贴的发放,使得购房者的实际购房成本大幅下降。以一套 100 万的房子为例,在一些城市,实际首付可能仅需 15 万,税费还能再省数万元,这使得更多人有能力实现购房梦想,尤其是刚需购房者。
购房选择增多:市场库存房源的增加以及未来高品质住宅供应的提升,让购房者在挑选房屋时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喜好和经济实力挑选到更合适的房源。
市场信心恢复:政策的积极信号让购房者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逐渐恢复,担忧房价持续下跌而持币观望的心态有所改变,部分潜在购房者开始积极入市。
(二)建议
保持理性,结合自身实际:购房者要充分评估自身的经济实力和还款能力,避免因过度借贷而陷入财务困境。在选择房屋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如工作地点、子女教育、生活配套等因素来确定房屋的位置和户型。
关注市场动态与政策变化:持续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动态和政策变化,及时了解最新的购房政策和市场行情,以便在合适的时机做出购房决策。同时,要了解所购房屋的相关信息,包括开发商的信誉、房屋质量、周边配套等,避免购房风险。
注重房屋品质与保值增值潜力:随着 “好房子” 建设标准的推进,购房者应更加注重房屋的品质,选择符合节能、智能、无障碍等标准的房屋。此外,要考虑房屋所在区域的发展潜力,选择具有保值增值潜力的房产。
综上所述,2025 年 7 月以来,房地产市场刺激政策不断出台,且后续仍有更猛政策的预期。这些政策将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也为购房者带来诸多机遇。然而,市场依然存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购房者需谨慎决策,把握好政策机遇,实现自己的住房目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