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专家提醒:年轻不是“硬扛”资本
13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胸口偶尔发闷,爬楼梯时隐隐作痛,37岁的李女士(化名)总以为“年轻扛一扛就过去了”,直到在家拖地时疼得直不起腰、冷汗淋漓,才被家人强行送医。经检查,她心脏上一根主要血管已堵塞95%,命悬一线,急需植入支架打通“生命通道”。
面对医生的紧急手术建议,“我还年轻,能不能先吃药?”她的第一反应是强烈的抗拒。在医生耐心沟通与形象比喻下,她才接受了手术。专家提醒,心血管疾病已非中老年人“专利”,正日益年轻化。年轻并不是忽视健康信号、“硬熬”的资本。
女子血管濒临闭塞
植入支架打通“生命通道”
像很多中年人一样,李女士总觉得身体上的小毛病“忍一忍就过去了”。最初,她只是在爬两层楼梯或赶公交车时感到胸口发闷、疼痛,但只要停下来休息几分钟,症状就会消失。这种间歇性的症状让她误以为是近期过度疲劳所致,并未给予足够重视。
病情在三天前急转直下,她在做家务时突然出现剧烈胸痛,甚至无法直起腰来,同时伴有大汗淋漓。家人强行将她送往医院就诊。
到苏北人民医院后,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肌缺血”,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心脏右冠状动脉近段狭窄程度高达95%,前降支也有60%的狭窄。
面对医生立即植入支架的建议,李女士表现出了极大的抗拒:“我才37岁!放了支架不就成‘病人’了?我还年轻,能不能先吃药?”
“你的血管就像家里的老水管,内壁生锈、水垢堆积,只剩下细缝能通水,光靠擦管道(吃药)没用,得先把堵的地方撑开(放支架),不然水(血流)过不去,家里(心脏)就要淹了。”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廖清池博士耐心解释,最终李女士同意接受手术。
微创手术后第二天,李女士就能下床缓慢行走,胸痛症状完全消失。
警惕这些心梗前兆
年轻不是“硬扛”资本
廖清池表示,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医院接诊的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逐年增多:“年轻人总以为自己身体好,有点小毛病扛一扛就过去了,这种观念非常危险。”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与生活方式、工作压力、饮食习惯等多个因素密切相关,现在很多中青年人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高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再加上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廖清池解释说,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不容忽视,如果出现活动后胸痛、胸闷,休息后缓解的情况,一定要高度警惕可能是心绞痛,这是冠状动脉已经出现严重狭窄的表现,一旦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
中青年人群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廖清池建议,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检查,3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心电图检查,40岁以上增加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基础疾病或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更需要定期进行冠脉CT等深入检查。还要重视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扬州日报-扬州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