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境恶化,怪事儿也就多起来。

日产的命运,和日本正在流传的4天后的地震一样,陷入了口条漩涡。这家号称日本第一大国有汽车制造商的伤口,再次被换个姿势搓揉了一遍。

在2025年财年,它是日本仅有的两家亏损的车企之一,且以超过6700亿日元的额度,位列第一。其市值被铃木、斯巴鲁、五十铃超过后,位居行业第6位。市盈率仅为0.2倍,在9家车企中敬陪末座。这样的不堪,燃起了股东们的怒火。

一周前。在日产的股东大会上,主角伊万(即:伊万·埃斯皮诺萨,Ivan Espinosa)社长刚刚向股东们做完汇报,议程进入到议案说明环节。突然有股东不按规矩出牌,提出罢免他的动议。

以普通股东身份参加了日产10年股东大会的汽车行业写手看到,伊万脸上出现了难掩的焦虑神情,在应对满腹牢骚的股东时显得缺乏底气。虽然临时的提议最终没有获得通过,但会议的气氛却由此急转直下:

陷入混乱。

会议进入到股东代表提问环节后,经抽签选中的16位代表的发言,让整个会议变了味道。没有经过事先彩排,不受约束的代表们,以及台下超过1100位各类股东,把枪口对准了一众日产高管。

面对日产出现的营运危机,股东们要求尚留在台上的前任社长内田诚(Makoto Uchida)出来接受问询。他掌舵日产权杖多年,是酿成时下乱局的首要人选,应当从严从重追究他的责任。

这样的提议,股东们响应者众多,但他始终没有站出来。相关的问题由伊万及其他高层代为回答。

同时,股东们对高层的薪酬问题,抱怨更重。其中,内田诚及其三位已经去职的副社长共计获得了6.46亿日元的离职补偿金。在日产巨亏的情况下,被定性为罪魁祸首、需要为此担责的前经营团队,却能拿到高额的薪酬,这让数位超过70岁高龄的普通股东都难以接受:

他们至少应该退还部分报酬。

领导能力不行,报酬拿得可真不少。

眼前的场景,让熟知日产过往的人,想起了相似的上一次。

两年前,当内坦诚还是一把手时,日产首席运营官古普塔(Ashwani Gupta)在公司纷争中落败离职。为此,日产向其支付了高达5.82亿日元的退职慰劳金。

在彼时的股东大会上,众多股东要求他出来回答问题。结果,他完全噤声,所有问题由内田诚代劳。事后,有人将此称为封口费事件。

这一次,内田诚被以同样的方式自觉封了口。

即便薪酬委员会的最高层,一再就他们的薪酬问题做出解释,也难以平息股东的不满。甚至有人把这些解释性的回答,称作空洞无物的废话。

围绕着内田诚,股东甚至提出了罢免董事会成员的动议。

在时下日产的董事成员中,尚且有3人当年提名内田诚担任社长。他们应该立刻辞职,为自己的投票负责。在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会主动离场的情况,对他们进行罢免已是不得已的选择。争持一番后,该提议同样没有获得通过。

超时1个多小时,伊万终于熬过了年度董事会这一关。嗅觉灵敏的行业观察者们注意到,不接受改变的董事会,维持现状的运营风格,他的复兴措施能在多少程度上拯救日产,仍是难解的谜团。

再强的个人能力,都抵不过体制的惯性。更何况,伊万的本事还有待于接受检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