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喊着“让美国再次伟大”,脚上却把人才往外踢,这操作,只能说不愧是特朗普啊。
在日内瓦中美会谈后,美方终于拨通中国的电话。
5月22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和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兰道尔通了电话。
就目前的中美关系和中美双方共同关心的话题互相交换了意见,并且双方都同意以后继续保持交流。
却没想到中美刚通完话,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将取消哈佛大学招收留学生的资质。
这意味着哈佛大学从现在起不能再招收国际学生,现有的外国学生也必须转学或者立刻离开美国。
而且这可不是普通的签证政策收紧,而是直接取消了哈佛大学使用SEVP(学生与交流访问学者项目)系统的资格。
没有这个系统,外国学生在美国就失去了合法身份。
此前,美国国土安全部就写信给哈佛,要求提供近五年来所有外国学生“涉嫌非法活动”的记录,结果被哈佛大学给拒绝了。
5月22日,国土安全部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哈佛在72小时内提交记录,否则就取消资格,但哈佛大学依然拒绝配合。
所以,事情的起因大概就是哈佛大学不愿交出“外国学生是否参与反以色列抗议”的信息清单。
所以特朗普政府立马把这件事情升级为了政治斗争。
表面上来看这是在“打击反犹主义”,实际背后却是哈佛和美国党派的明争暗斗。
因为特朗普一直把哈佛大学当成民主党的“文化大本营”和自由派的象征,多次公开批评哈佛的招生政策“歧视白人”。
甚至还指责常春藤高校过分追求所谓的 “政治正确”,在种族、性别等议题上过度敏感。
在特朗普眼里,这些高校不仅不听话,还经常和他唱反调,所以必须要治的服服帖帖。
而哈佛一向以独立自居,不屈服于政治力量,这正好触碰到了特朗普的底线。
这次特朗普没走司法程序,直接靠行政命令出手,不光断了哈佛招外国学生的路子。
也是在警告全美国的教育机构:谁不服从,谁就别想好过。
另外,特朗普还宣称国际学生要想享受美国教育,必须要先拿美国绿卡。
说白了就是美国的教育资源只为美国人服务。
这其实是特朗普教育本土化的想法,他把教育系统和移民制度绑在一起。
但这样做改变了美国大学开放的特点,原本“自由入学”的教育,现在却变成了“身份审查”。
劳伦斯·萨默斯
对此,5月23日,前财政部长、曾任哈佛校长的劳伦斯·萨默斯在彭博社的专访中公开怒斥特朗普。
表示特朗普这是与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为敌,简直疯狂的不能在疯狂了。
萨默斯还警告道,封杀哈佛的国际招生渠道,不仅会损害美国的教育声誉,还会动摇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
因为这些来自全球的青年才俊正是推动美国科研、技术、医药等前沿产业的主力军,而且很多留学生毕业后会选择留在美国本土发展。
现在特朗普要用政治手段斩断这条人才供应线,这不是在管控,而是“自残”。
特朗普的这个政策会让大量原本流向美国的教育资源转向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家。
不是这些国家比美国强,而是美国自己在关门,把数百万渴望留学的全球精英挡在门外。
更关键的是,这场风暴的影响的不止是哈佛大学。
要是这套针对哈佛的做法成功了,那耶鲁、哥大、普林斯顿这些高校可能一个接一个会被特朗普政府收拾。
美国政府会断经费、给学校董事会施压、取消办学资质等来管制这些高校。
对高校来说,这不仅是政治打压,也是要把现有的教育体系推倒重来。
要知道,美国大学向来靠开放出名,全球70%以上的国际学生都奔着这儿来。
可现在“教育公平”变成了“先查下你的身份够不够格”,那这样的教育系统还能撑多久呢?
另外,国际留学生对美国高校的学术研究、资金收入、国际排名贡献非常大。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统计,2024年在美国际学生人数超过90万人,经济贡献超过400亿美元。
近年来,哈佛国际学生比例更是不断攀升,2024—2025学年已占学生总数的27.2%,其中约有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所以,特朗普的这个政策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留学生。
现在留学生们忽然就变成了“非法移民”,要么转学,要么休学工作,等政策利好后再继续学业。
但是一旦离境,可能将无法再返回美国了,所以现在留学生们都感觉自己的天塌了。
对此,中国也做出了回应。
5月2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美教育合作是互利的,坚决反对将教育合作政治化。
中方将坚定维护在美中国学生的合法权益,美方这个做法只会损害了自身形象和国际信誉。
可以说中国外交部的表态不仅是立场,也是忠告。
你用政治打压教育,我就用规则守住底线,你断交流,那我就保权益。
你走极端,那我走稳妥。
中方不抢话筒,但也不会吃哑巴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