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天宝年间,一场前所未有的叛乱浩浩荡荡地袭来,刀光剑影之间都是逃难的身影。昔日的繁华不在,宫中的乐曲也早已消散,混乱的战场留下的只有遍地的横尸,刺鼻的血腥味久久弥漫不散。

这场叛乱正是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烙印的“安史之乱”,同样也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盛唐气象从此再难以恢复到往常。

它到底有多混乱?最终又是如何被平定的?

“安史之乱”有多乱?自古以来最血腥的叛乱,是怎么被平定的呢?

一、安禄山坐大,政局混乱

开元中前期,唐玄宗李隆基几乎可以算得上是标准的为国为民的好皇帝,他在政事上推动改革,同时大力发展经济,促进百姓们的生活安定和谐。

边境的不安定一直都是唐朝初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唐玄宗一上位就要处理契丹等族时不时叛乱的问题,但由于对实际情况的掌握情况不充分,所以并未能成功讨伐契丹。

可唐玄宗没有就此放弃,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为了能够对契丹的情况更加了解,唐玄宗就开始寻找了解东北地区形势的人。

“安史之乱”有多乱?自古以来最血腥的叛乱,是怎么被平定的呢?

安禄山起初并不是战场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更没有家世显赫,他只是一个游走于诸藩街头巷尾的人,因此对于地形还有边境地区的风土人情极为熟悉,这一点就让他脱颖而出。

安禄山这个人就这样出现在了唐玄宗的选项当中,开元二十四年,安禄山从在各方游走的牙郎一跃成为了朝廷的官吏。

而后,受到唐玄宗重用的安禄山一路平步青云,到了开元后期,他手中掌管的军队力量更是庞大。一般来说,统治者是比较忌惮臣子手中的军事力量过于强大,难免会怀疑是否有拥兵自重的嫌疑。

“安史之乱”有多乱?自古以来最血腥的叛乱,是怎么被平定的呢?

但开元后期到天宝时,唐玄宗也逃不过岁月步入暮年,他逐渐无心于朝政,对乐曲的兴趣愈发浓厚。正当这时杨玉环出现了,唐玄宗对政事更加倦怠,开始整日纵情声色。

按照一般规定来说,节度使应该四年一调动,但安禄山却始终没有换过地方,从742年他担任平卢节度使以后长达10多年的时间只有兼任,从未换过地方。唐玄宗重用安禄山时他是安心的,并希望通过他的重用让安禄山忠心地维护边境安定。

不过,唐玄宗却没有考虑过手握重兵的安禄山会坐大,更没有料到他的野心勃勃。除了安禄山久任不换以外,杨国忠和李林甫通过摆弄权势成为了专职宰相,他们二人在朝中弄权更是加速了唐朝走向衰微。

“安史之乱”有多乱?自古以来最血腥的叛乱,是怎么被平定的呢?

种种因素叠加,安史之乱的爆发已是箭在弦上。

二、安史之乱

杨国忠能成为宰相的原因并不是依靠才智能力,而是他善于玩弄权术,靠着裙带关系在官场上“平步青云”。

他曾屡次公开挑明表示安禄山有造反的心思,为了让其成为事实甚至不断故意制造矛盾,企图激怒安禄山。

“安史之乱”有多乱?自古以来最血腥的叛乱,是怎么被平定的呢?

由于唐玄宗对安禄山极为信任,甚至有提拔他成为宰相的意思,而杨国忠则是极力反对,面对杨国忠声称安禄山造反的说辞,唐玄宗也只是认为这是权力竞争的个人恩怨,并没有太当回事,对即将要爆发的大危机浑然不知。

安禄山已经为起兵造反做好了准备,可唐玄宗仍然对危机毫无察觉,没有部署任何的军事防备。

755年,安禄山率领部队在范阳起兵,声称要诛杀杨国忠。安禄山这么多年本就养了不少的士兵,更让唐朝廷雪上加霜的是当时那个时间,西北节度使的几名主将都不在任上,防守的力量十分薄弱。

“安史之乱”有多乱?自古以来最血腥的叛乱,是怎么被平定的呢?

一直到安禄山起兵造反后的七天,宰相们才晃悠悠地召开了会议商量如何应对叛乱,可最终也没商讨出个所以然来。可安禄山人马上都要杀到眼前了,兵马根本来不及调遣,终究是敌不过安禄山的凶猛攻势,长安城被破,一时之间城内一片火海。

跟随安禄山的叛军不仅用兵器来作战,还对准了城内的百姓。他们只要看到街上逃命的无辜百姓就残忍地将其杀害,城中没了往日的灯火辉煌和热闹喧嚣,取而代之的是百姓们凄惨的求救声和血流成河的景象。

叛军们早就失去了理智,在城内释放心中的所有邪恶,皇宫更是重灾之地,所有的宫室都被焚烧,曾经繁华的长安城萧条无比。

“安史之乱”有多乱?自古以来最血腥的叛乱,是怎么被平定的呢?

与此同时,唐玄宗和众人逃往四川,途中还上演了一出缢死杨贵妃的悲剧。

二、郭子仪扶大厦之将倾

昔日的唐朝歌舞升平,盛世壮丽尽在眼前,但一场安史之乱过后,李隆基慌忙出逃,几十万的大军都难敌安禄山的军队,曾经的盛唐一夜之间仿佛成了镜花水月一场。

唐朝虽然濒临崩溃,但正所谓乱世出英雄,郭子仪和李光弼的登场让这场战乱有了新的转折。

“安史之乱”有多乱?自古以来最血腥的叛乱,是怎么被平定的呢?

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从始至终的,最早一批与安禄山叛军进行战斗的将领就有他。但那时潼关失守,京师也没能保住。

在京师沦陷以后,李隆基流亡四川,与此同时百姓们却民不聊生,期盼着统治者能够平定叛乱,恢复正常的生活,在百姓和大臣们的意愿中,太子李亨于756年身兼重任即位。

郭子仪和李光弼得到消息以后就立刻率领部队日夜赶程前往李亨的身边。

“安史之乱”有多乱?自古以来最血腥的叛乱,是怎么被平定的呢?

至德元年,郭子仪一路长驱打得叛军四散而逃,他在河曲打败了叛军同罗部,更重要的是这是李亨即位来取得的第一场胜利。这一消息传到军队内振奋人心,一时之间士气高涨,士兵们对郭子仪更加忠诚和服从。

在至德二年,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杀死,这对郭子仪来说简直如有神助。同年的二月,唐肃宗就趁机派人收复两京。在郭子仪一路东征西讨,军队在他的率领下英勇奋战,先后收复长安和洛阳,与此同时安庆绪一时之间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匆忙逃命。

这一战为彻底扫清叛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收复两京以后,郭子仪就将唐肃宗李亨接回了都城让他真正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安史之乱”有多乱?自古以来最血腥的叛乱,是怎么被平定的呢?

可安史之乱对唐朝来说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从场血腥的大战以后,无论如何也再也恢复不到从前那样的盛唐气象了。

参考信息:

唐都学刊:再论郭子仪的历史功绩

理论月刊:安史之乱的爆发与唐玄宗公共危机管理意识的局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