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黎雨辰 北京报道

从“大而全”转向“精挑细选”,公募基金公司对代销渠道的收缩趋势仍在持续。

3月以来,接连有多家基金公司终止了与基金代销机构的合作,2024年以来则有超过25家公募机构公告对代销平台进行了出清,其中多为中小型电商。

近年来,业务竞争态势升级叠加公募行业深化高质量发展趋势,让基金代销的优胜劣汰不断加剧。而在其中,有带量优势、合规风控方面把控较好的代销机构,往往更容易在公募基金公司的评估和取舍中得以立身。

公募“精挑”代销态势不减

3月15日,中信保诚基金发布了月内第二则终止第三方平台对公司旗下基金相关销售业务的公告。继3月8日宣布辉腾汇富基金终止代销公司旗下的所有基金后,中信保诚基金表示,经与北京增财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协商一致,自3月15日起,增财基金终止代销本公司旗下所有基金,并停止办理基金销售相关业务,敬请投资者妥善做好交易安排。

无独有偶,根据此前公告,西部利得基金和华融融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也将于3月15日同时终止。

再往前看,3月14日,广发基金则终止了北京中期时代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对旗下基金销售业务的办理,此外3月内还有格林基金终止了一路财富和钱景基金两平台的代销业务,万家基金终止了华融融达期货的代销业务等。

而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累计共有超过25家公募机构发布公告,宣告结束与一家或多家代销机构的合作。

记者注意到,在大部分公告中,代销合作的终止包括基金的认购、申购、定期定额投资及转换等业务,投资者的赎回操作则并不在其中。也有少数机构会在公告中同时宣布终止赎回操作,对此记者从有关机构处获悉,投资者未做赎回处理的,公司将直接为投资者将存量份额转至直销平台。

近年来,在监管趋严和强竞争趋势下,基金代销机构也在加速出清。事实上,正如公募行业不断加剧的马太效应一般,在基金销售端,无论从产品销售数量还是保有量来看,头部机构的优势也都始终更为显著。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我国共有477家公募基金代销机构,其中天天基金代销基金数量9947只,以覆盖率84.93%拔得头筹,187家的代销基金家数同样位居首位头筹。11家机构的代销数量在9000只以上,其中包括盈米、蚂蚁、京东、同花顺等互联网平台。82家机构的代销数量则在5000只以上。但与此同时,也有255家代销机构的代销产品不足千只,占比过半。

保有规模方面,代销机构同样呈现出“强者恒强”的局面。中基协公布的2023年4季度基金销售机构公募基金保有规模数据显示,蚂蚁、招商银行、天天位列非货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前三,分别为12723亿元、7735亿元和5496亿元。在非货基金销售保有规模前100名单中,保有超1000亿元的仅有21家,第100名的保有规模则为34亿元,与榜首的规模差异达到万亿元量级。

而进一步来看,即便是在上述的保有规模“百强榜单”中,经统计也依然有26家代销公司相比上一季度的代销基金公司家数环比有所下滑。

“以前可能大家找代销都求‘大而全’,一签就签很多渠道,但最后却发现效果也没有很好。”一家近期精减了代销渠道的公募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最近我们的电商部也在对互联网代销平台做‘精挑’,可能这也会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未来公募行业的大势所趋。”

两大取舍考量

记者从多家年内对代销平台进行了清退的公募机构处了解到,其所在机构近期会定期对旗下代销平台进行统一评估、对比和排名,从而确定是否有再合作的必要。

而在其中,“流量性价比”和“合规风险”是两大核心评估维度,这意味着被优化的平台普遍具有两大特征:

一是缺乏带量优势。充足的业务量是销售平台的立身之本,也是其在公募端最基本的考核指标。有受访对象坦言,随着公募行业自去年下半年全面进入降本增效阶段,考虑维护代销平台需要付出的人力物力,性价比不高的小平台难逃被解除合作的命运。

也有少数平台是在机构发起“分手”前就主动寻求终止代销业务,原因往往是经营不善注销关停,又或是转移主业。完成客户迁移之后,其中一些机构平台会向监管申请注销销售许可证。

当前,已有多家销售机构主动提出了销售业务的注销申请。其中证监会官网显示,2024年2月8日,经华融融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根据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决定注销华融融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许可证。

二是存在合规风险。销售机构的风险暴露存在多种类型,而明面上直接拥有监管处罚的“案底”,在公募机构的评估面前无疑会首当其冲成为扣分项。

记者查阅发现,年内多家被终止合作的代销机构,先前均接到过监管罚单。例如2023年12月25日,安徽证监局对华融融达期货合肥营业部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此前,钱景基金也曾被北京证监局责令改正,并暂停销售业务6个月。据悉,钱景基金在销售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私募基金、与全资股东混同经营、内部控制不健全且未对基金销售业务的合规性进行有效监督、与不符合监管部门资质要求的机构合作开展私募基金销售、未能妥善保存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资料等问题。

而另一类风险,则属于尚未爆发、但能够“在日常合作中感知到”的隐患。例如一家中小型公募基金市场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举例称,在行业的一些三方代销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一些投资者适当性的内容其实是需要代销方面配合完成的,比如说要求投资者在购买之前必须完成风险测评。但在我们对不同代销平台销售链路的调查中,会发现某些平台存在绕过测评依旧可以实现基金购买的情况。”该人士表示,“一旦出了问题,虽说问题本源在代销平台,但会为基金公司带来风险。因此我们会定期做一些排查,时刻关注代销平台在整个销售过程中是否存在类似的瑕疵。”

不过,种种精挑细选的考量,也并不意味着公募机构不再寻求销售渠道的拓展。

例如去年7月,曾有爆料称抖音或将入场基金代销,尽管后来抖音相关人士回应否认了公司申请基金销售牌照和开展测试的事实,但据记者了解,由于其体量和资源转化力对基金公司极具吸引力,且销售模式被认为或将与现有的头部互联网平台类似,当下多家头部公募机构仍在持续关注抖音的基金销售牌照或销售资格动向,并对未来可能到来的入驻做准备。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