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做到,普京上任首访来了中国,出发前,普京接受中国媒体采访,对中国大为赞扬:“中俄友谊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根据新华网15日的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在16-17日,对中国展开两天的国事访问。而中国也是他自5月7日之后首次出访的国家。

这里有两个信息需要关注,一个是“国事访问”,它是区别于其他访问形式的,比如工作访问、礼节性访问等等,相对来说是最高级别的访问方式,所以中方在接待上肯定也会非常正式。

另一个是“首次”,一般来说,一国总统上任后选择哪个国家做为首访,也说明这个国家是该总统上任后最关注,也是最期待加强合作的国家。就像此前印尼新总统普拉博沃未上任先出访中国一个道理,说明普京对未来的中俄合作,情感上是非常急迫的。

15日新华社就发布了一个普京的专访稿件,在采访中,普京盛赞中国领导人是“睿智和有远见的政治家”,同时也感谢二战期间,中苏两国并肩作战,中国人民的付出和牺牲。接着,他强调中俄两国是久经考验的可靠朋友,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中俄一定会在更多方面进行合作,推动两国更大的发展。

另外,克林姆林方面证实,此次普京两天的行程里,除了将在北京和咱的领导人进行会晤之外,还会选择访问哈尔滨,出席第八届俄中博览会开幕式,会见哈尔滨工业大学师生。

普京访华期间选择访问哈尔滨,也证实了俄罗斯“向东看”的战略转变。就在前两天,普京明升暗降了“绍伊古”,任命了洛乌索夫当了新防长,这位新防长专长就是搞经济,同时也是彻底的反西派。

其实不难看出,在俄乌战场上,俄罗斯已经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既要在战场上掌握主动权,又要让经济上一个新台阶。这个经济怎么搞?普京彻底放弃了对西方的幻想,转向东方。

此前,一直有报道称俄乌战争背景下,俄罗斯经济不降反升,实际上,随着俄乌时间线无限期拉长,俄罗斯的军费已经出现了失控的苗头。

根据参考消息,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处证实,俄罗斯的军费预算大概占国家GDP的6.7%。俄乌冲突发生之前,俄罗斯将军费预算控制在2.7%之内,但一场旷日持久的冲突之后,俄罗斯已经不得不将此前搞基建、搞经济需要的钱,都优先投入到军工和军队建设中。

这就导致俄罗斯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如何化解这样的困境,有两个方向:一是加大国内建设和流通,发展高精尖,发展新能源,像中国一样,把新能源汽车做到全世界第一,全球都在买中国汽车,但这个方向不现实,一是受战争拖累,没有那么多人力物力投入,且还处处受到欧美经济制裁的掣肘,根本没办法展开拳脚。

另一个方向,就是拿资源换钱,比如天然气、石油、矿石等等,跟谁做生意?中国。

所以此前俄罗斯急于建设中俄天然气管道,即使绕道哈萨克斯坦,也要抓紧时间把工程搞上来,因为拖一天就损失一天的钱。

2023年,中俄提前完成了两国共同确立的2000亿美元的贸易目标,且两国完全脱离美元,直接以本国货币交易,这是普京始料未及的。截止目前,中国已经连续13年稳居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国位置,而在普京看来,除了和中国做更大的生意外,太空、核能、人工智能、可再生资源都是要重点合作的。为了推进这些领域的合作,普京承诺将继续用法律做保障,大力发展交通基建、金融基础设施,以方便中俄深入交流。

在普京看来,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目标,在俄乌问题上,取得中国的支持。此前,中国领导人出访欧洲,会见了法国、匈牙利最高领导人,这些北约国家都在争取中国的支持,所以,中国支持谁,谁获胜的可能性就大。除了欧洲,普京也完全懂得这个道理。

虽然中国一直坚持“中立”立场,但只要中国愿意在经贸上和俄罗斯站在一起,俄乌战场上,俄罗斯已经取得了八成的决胜权。

按照既定日程,此时,普京已经到达北京,未来中俄还会有哪些更积极的信号和合作成果,大家拭目以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