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60创始人周鸿祎在某个活动上分享了《企业如何拥抱AI》的分享,本文为作者参与后记录的个人总结和思考,与各位读者分享。
今天去听了周鸿祎老板的企业AI公开课,听完之后对企业AI应用收获颇丰,来汇总一下我的收获和思考:
这个会议中周老板分享了很多干货,我总结对我触动比较大的四点:
- 对AI的相信,信念有的时候比什么都重要
- Think Different,世界不需要那么多超级大模型
- 对场景的洞察,企业大模型成败的核心
- 用户思维做营销,产品好也要让大家明白好在哪
以下内容基于周鸿祎老板的分享和我自己的思考汇总在一起。
一、对AI的相信
OpenAI开启了人类AGI时代的原点,但为什么Transformer的创造者谷歌却没有开创这一奇迹?
论资源、论技术,谷歌都不会落后于OpenAI,从最近谷歌最新的产品Gemini 1.5也可以看出来,谷歌追赶速度是飞快的,它能够拿出来的技术也是非常厉害的,Gemini能够在25分钟的视频中理解视频内容,告诉你肉夹馍出现在那一秒画面,这个技术是目前市面上最强的多模态理解能力。
那为什么是OpenAI?
信念,他们坚信基于Transformer模型做Scalling Law,一定可以通往AGI。
现在AGI的大门已经悄然打开了,现在人们又会面临很多相信的问题,是否相信AI会重塑所有业务?是不是一次新的工业革命?
现在的ChatGPT看起来就是能写点文案,真的是强人工智能吗?所谓AGI会不会和web3、区块链一样又是昙花一现?
自媒体天天说不拥抱AI的公司、员工会被淘汰,一年多过去了?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世界一点没改变。
你相信AI能够改变世界吗?能够让未来会不一样?
我想这个问题大概可能是很难回答的。因为你回答相信,现阶段你能够看到有限的趋势且充满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LLM的C端AI产品,罕见盈利;卖课的倒是赚的盆满钵满。
二、Think Different
这是一个ARM和Intel企业竞争的故事,Intel的cpu越做算力越大,有着市场先发优势,ARM很难抢占它的市场份额。
ARM是怎么做的?
它没有跟Intel去死卷算力很大的产品,它去切了算力小的功耗很低的产品,比如智能硬件产品和手机的产品。
反其道而行之。
就目前而言,Think Different 让ARM活的很好,它也逐渐拥有了和Intel抗衡的资本。
放到大模型上来看,大家都在卷大模型,一个个通用大模型层出不穷。
在hugging face上已经开源的大模型就接近60万个了。
超级通用大模型的路已经基本上很难了,万亿是超级通用大模型的基本主线,10万张卡是准入门槛。
Think Different,想做大模型的企业该怎么办?
基于自己的数据、场景优势去做垂类的企业大模型,解决一个细分场景的问题。
比如360的安全大模型,基于360自身在数据和场景上的应用,可以帮助各家企业在安全场景解决一定的问题。
像实在智能的RPA+AI,他们用训练好的大模型解析用户的操作画面,通过和RPA结合生成对应的RPA代码,大大降低了企业用户使用RPA的成本。
幂律的合同助手,训练一个只用于合同场景的LLM,从而提升在合同场景企业的效率。
Think Different,不要去跟竞品的优势卷,去它做的不好且有庞大市场的地方,发挥自己的光与热。
三、对场景的洞察
场景!场景!场景!业务成败的核心。
企业做业务就是要盈利,盈利就需要用户付费,用户付费要让它觉得你有价值。
我理解的用户付费场景,尝鲜价值、实用价值你最少得占一个。
要么是OpenAI那样一骑绝尘,Rabit R1那种来展示新的未来,让用户为体验付费,让他觉得用上世界上最前沿的科技是一个很厉害的事情,让他心甘情愿的付费。
要么是Chatdoc、Monica那种我实实在在的解决了你在读文章、浏览器场景下的问题,你为此进行使用价值的付费。
让用户付费的场景是什么?
写小红书文案是值得付费的场景吗?或许写论文更加刚需一点。
通过LLM的客服系统是个很好的场景吗?但它没有传统客服的精准度可控度,那辅助人工客服进行回答或许是个好场景。
LLM代替HR筛选简历是好场景吗?在互联网产品招聘中它不一定能够做高质量的判断,但辅助HR筛选或许是个好场景;但在人力要求不高的行业中或许又是一个很有效的场景。
对什么样的用户解决什么样的场景问题,一切业务的核心。
四、用户思维做营销
这个内容是周老板在直播开始分享的内容,我觉得这一点对我的启发还是很大的,也把它记录下来。
小米su7的发售堪称一场教科书的营销案例,在这背后的一些营销逻辑是什么?
小米在3点上做的是非常好的:
- 雷总本身就是自带网红的流量,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渠道,小米获得了大量的流量关注
- 用户可以感知它的厉害,小白用户在它的发布会都能够听懂它在讲什么
- 它不是传统B端车厂——经销商——4S店——用户的思维,而是互联网思维车厂——用户
我觉得其实放在大模型上也是可以通用的逻辑。
很多人总觉得我们国家自己的大模型是套壳,一部分原因是大家都是在ChatGPT出来之后开始井喷发布的,还都不咋好用,还有一部分可能是它们在营销上做的确实不好。
到现在也没听几家大模型讲过自己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这个产品,不过OpenAI也没讲;但是人家是OpenAI,行业的引领者,Transformer顶级玩家,它的业绩足够证明它的厉害了。
不知道谁会成为第一个站出来让用户可感知的讲自己家的产品,让大家觉得我们作为追赶者也能做出来很棒的产品。
对于企业来说在用户思维做营销上,我总结了周老板提到的2点内容:
- 创业者要学会做网红,重塑和用户的沟通方式
- 让用户可以感知到你的厉害之处
让用户可以感知到你的厉害之处,把复杂的事情让小白能够轻松的听懂。
五、结语
这次公开课收获还是很大的,很多复杂的事情当你把他们抽丝剥茧的抽开看后,发现底层原来是简单又清晰明了的一根线,抓住“神”精心做好一件事情,比尝试做100件事都重要。
把一件事情,花十倍的时间做好打磨好,放弃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注意力就是一切;Scalling law 等待开花结果。
作者:云舒,一个爱折腾的产品经理
本文由 @云舒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