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儒”辜鸿铭犯众怒被赶出北大,疑胡适暗箱操作蔡元培无能为力
“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的啦。”——辜鸿铭辛亥革命后的晚清,街道上早就因“剪发易服”运动而失去了男士长辫的踪影,人人都要破除陈规陋习,但却因过分西化而走上了另一个极端,这何尝不是另一种陋习呢。正如辜鸿铭先生隐晦
警惕!一个家里,如果子女没出息,母亲一定大多有这些“穷习惯”
孩子是一张白纸,他会在父母的引导下慢慢成长。父母的耳濡目染,决定了孩子以后会长成怎样的状态。尤其是母亲,对于孩子的未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家庭里子女没出息,母亲多半有这些穷习惯,希望我们一定要改正。01:母亲习惯了小偷小摸,孩子以后可能会锒铛入狱在某新闻
“神童”田晓菲:13岁进北大,28岁嫁53岁老外,后来如何了?
5岁出版诗集,13岁考入北京大学,18岁就读美国,27岁成哈佛最年轻博士毕业生。这是中国神童田晓菲的奇迹,也是无数中国家长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田晓菲在27岁之前的人生是所有人都十分认可并羡慕的,但是,她28岁以后的选择却遭受了诸多非议。一个中国神童的宿命是移民美
15年过去,那个地震时抛下学生逃跑的老师,现在怎么样了
15年过去了,曾经那个地震时抛下学生,独自逃跑的老师“范跑跑”,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生活幸福,家庭美满。但人们对他的评价,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考上北大,水土不服“范跑跑”原名范美忠,四川省内江人,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高考那年范美忠考上北京大学历
北大教授丁延庆接受女儿的平庸:一年级成绩倒一,直言不报班!
虎父无犬子,将门出好兵。在人们固有的思想里,似乎父辈辉煌就注定了“自己不可以平庸”。可天才的孩子,就必须是天才吗?自己是北大教授,妻子也是顶尖人才,然而偏偏二人的“小棉袄却漏了风”。面对女儿倒数第一的成绩,丁延庆努力过也试图“抗争过”。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