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就是“永动机”?自转46亿年都没有停下,其动力来自哪里

地球自转了数十亿年,似乎永不停歇,这是否意味着它是一个"永动"的星球?2024年6月21日,磨辊先锋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即地球可能具备了某种"永动机"的特性。惠更斯的这一理论并非空穴来风,地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之间存在着一种奇特的"一比一"关系。地球每天自转

2024年6月23日,木星回归!

2024年6月23日:木星回归到晨空。请在晨曦时刻的东北方向上寻找它。火星和木星也处于同一区域。芝加哥,(这个单词好像打错了):日出,上午五点十六分。CDT。查看当地太阳的光照越过地平线的时刻。时间被计算于美国海军MICA实验室的电脑项目。下面是今天的行星预测:早上的天

原来地球很少会有陨石撞击的原因,离不开月球和木星

当用望远镜观测其他星球的时候,会发现其他星球上面总是遍布着密密麻麻的陨石坑,尤其是月球,它离地球最近所以观看的非常清晰。有时仅用手机就能拍到月球上的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其他星球也并不例外,那么为什么地球与其他星球都存在在太阳系内,地球却很少见到陨石坑呢?

行星来袭,何以拯救地球?太空中的行星防御术能够成功吗?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地球,银河系中的众矢之的,我们能够打赢这场行星防御战吗?我们该如何应对来袭的太空岩石这一双重麻烦——它们不仅对地球有害,而且由于其构成特殊,人们很难对付这些岩石。(图片来源:NASA/戈达德/亚利桑那大学)过去几年中,发生了一系列与各种小行星近

在59亿公里外的冥王星上,太阳已经变成了星星,那里还有白天吗?

冥王星的公转轨道位于海王星之外,它曾经被认为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但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这颗星球不太符合行星的标准,因此在2006年8月24日,天文学家通过投票的方式,将其“降级”为矮行星(编号为134340),从此之后,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就变成了

一辈子也到不了!24颗“新地球”被发现,比地球更适合人类居住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一直在寻找第二个家园。近年来,地球环境的恶化和自然灾害的频发,促使科学家们加快了寻找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的步伐。幸运的是,经过不懈的努力,科学家们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24颗行星,这些行星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地球更适合生命体的居住。美国和德国的研究

地球不再完美?科学家:这星球环境或“比地球更好”,就在太阳系

这些年来,科学家们致力于寻找外星生命、宜居行星,不过,寻找宜居行星、外星生命的过程是很艰难的。因为生命对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不适合生命的生存。在太阳系内虽然有八大行星,但是这些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不同,导致这些行星的环境不同,有一些行星表面

科学家发现超地球形成过程中的第一块基石:氧化镁

在宇宙的无尽广袤中,行星的形成与演化是一个复杂而又神秘的过程。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深入研究行星的组成和形成机制,不断揭示出其中的奥秘。最近,一项新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氧化镁在行星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行星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氧化镁,

宇航员曾在太空亲眼目睹UFO爆炸?外星文明离我们到底有多近?

当我们仰望星空,是否也有其他生物在遥远的地方观察我们呢?自古以来,人类就有许多关于外星的传说,比如嫦娥奔月、伏羲女娲的故事。我们对外太空的好奇从未停止过。关于外星生命的形象,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想象。在电影《E.T.》中,我们看到了外形可爱、眼神善良的外星人;而

太阳系不再完美?科学家:银河系中最常见的恒星或比想象中更宜居

按照科学家目前的研究结果,以地球为中心的可观测的宇宙直径大约为930亿光年,但是不可观测的宇宙到底有多大,谁也不清楚,有科学家猜测,不可观测的宇宙直径可能至少有23万亿光年。如果科学家的这一个猜测与实际情况相差不大,意味着我们可观测的宇宙在整个宇宙中只是九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