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
近年来,长沙以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为目标,创新要素资源加速集聚,头部科创企业争相落子。目前,长沙的人才总量已突破300万,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潇湘晨报•晨视频推出“新质之力”系列报道,以青年科研人员的视角,看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长沙经验与长沙作为。

和大部分的上班族一样,今年29岁的郭东妮基本每天都是早上7点半起床,收拾半个小时后,带上提前买好的面包、牛奶出门,开车20分钟左右,在8点半之前赶到公司。晚上5点半下班后,要么上一节舞蹈课,要么直接回家,家里会有只叫做“矮油”的三花猫热情的迎上来,在她的脚边蹭来蹭去,欢迎下班回家的她。

穿着宽松的条纹衬衫,内搭一件黑色涂鸦T恤,下身穿一条灰色工装裤和板鞋,化着精致妆容的郭东妮出现在了生产车间门口,她说:“公司对日常着装没有硬性要求,但是代表公司去项目现场的时候,我们就会穿上工作服。”穿上深蓝和亮绿相交的工作服,再戴上安全帽,女工程师的形象立即呈现。

今年29岁的郭东妮是中南智能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高端装备事业的一名部副总工程师,听到这个头衔、职务,很难跟眼前这个软萌的女孩联系起来。她笑着说,“其实机器人不是你们想的电影里那种会说话、会战斗的那种,机器人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

从遥远的吉林长春,到2400公里外的湖南长沙,郭东妮在学习和从事智能制造方面越来越有归属感和成就感。“我喜欢这一行,在学习和工作的同时,我也发现自己擅长干这一行,并且我也越来越喜欢长沙这座城市。”

跨越2400公里,她来到这座湘江沿畔的城市追求梦想

2017年,本科从西安科技大学毕业后,郭东妮考取了湖南大学控制工程专业的研究生,跟随导师专攻触觉、视觉感知算法。“选择长沙,首先是因为湖大的这个专业很厉害,另外我想选择一个有水的城市。”郭东妮从小生长在北方,她想来湘江沿畔的这个城市感受一下南方的灵山秀水。

一晃7年时间过去了,她现在已经是地道的新长沙人。不那么忙碌、天气又好的工作日午间,在公司草坪上摊开露营垫,用点好的外卖、靠着几棵开着小花的树下,短暂的圆了一个春日露营梦;周末了,偶尔去逛个菜市场,买西红柿、鸡蛋,菜店老板还会送她一把小葱。“我喜欢长沙的自由、活力,也时刻被这个城市的‘人情味’感染着。”

长沙这座工程机械之都、智能制造之城,也给予了她实现梦想的平台。她积极投身智能制造,研制出的智能验布设备系统误检率低于0.1%,市场占有率达到50%。同时她还被评选为2023-2024年度湖南省巾帼建功标兵。

2018年,她被导师推荐到中南智能长泰机器人公司实习。她清楚的记得参加的第一个项目,水泥装车这一传统行业项目智能化提质改造。“以前水泥装车需要工人将一袋一袋水泥搬上车。”郭东妮介绍,这不仅对工人的数量和体力有很大的要求,漫天飞舞的灰尘也导致了工人们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即使戴上口罩,面罩,工人们的头发上、脸上、鼻孔里全是灰。因此,水泥装车这一传统行业的提质改造迫在眉睫,而代替人工的,就是智能机器人系统。

“我们团队的工作就是给机器人系统装上‘眼睛’和‘大脑’。”郭东妮介绍,通过研发算法和软件,保障机器人系统能

算法研究出来后,被应用到机器人系统上,等机器人系统送到工厂正式使用,郭东妮的工作还没完成,她要及时调整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保障这一系统能够顺利应用于实践,“所以我们经常要出差到不同的工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帮助传统行业提质升级,让他们绽放新的生命力

包括她现在在做的智能布匹瑕疵检测系统,也是致力于传统行业的智能改造。在纺织行业,布匹的瑕疵检测是长期无法攻破的难题之一,由于检测工作大量依赖人工,存在工作量大、检测速度慢且准确度低等问题。为传统纺织行业研发出智能验布设备系统,让这套设备成为“火眼金睛”,替代人工检查布匹的瑕疵,正是他们想实现的目标。“此前,视觉算法研发只是机器人系统中的一部分,如今成为了一个专门的项目,我们几乎是从零开始。”郭东妮说。

根据原料和工艺的不同,布就有很多种:棉布、苎麻布、丝绸……而每一种布都有不同的特性,郭东妮和团队需要收集每种布的不同瑕疵,形成基础样本集,统计成大数据,这样才能开始下一步的算法和软件研究。为了完善这个大数据的收集,他们把环境极为艰苦的传统纺织生产车间作为“研发实验室”,驻扎在离家千里之外的纺织客户生产现场,一待就是好几个月,收集了万以计数的数据。在纺织车间待的时间长了,郭东妮也成为了布匹专家,“很多纺织工人都对我感到惊讶,因为我比他们还熟悉。”

在生产现场采集到足够样本后,郭东妮又马不停蹄地进行算法开发及运行测试等。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和团队的成果得到了客户的认可,被推荐给了更多的纺织企业。她和团队研制的智能装备,采用深度学习算法,研制出广泛适用于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智能验布设备系统,误检率低于0.1%,市场占有率达到50%。郭东妮还把这个研究方向作为自己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课题。

“当我们的所学、研究能够真正被运用到传统企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传统企业能够转型、发展,绽放新的生命力,我们也觉得很有成就感。”郭东妮说。

2023年,全市新增智能制造企业210家

像郭东妮一样的工程师们,湖南中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智能”)还有许多。作为国内智能制造行业的“头部”领军企业,中南智能是湖南省唯一拥有工业机器人自主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的企业,拥有湖南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长沙一号”,以及升级的“中南一号”。他们的产品和技术覆盖110余个工业场景,拥有行业首台套40余项,是国内机器人行业实施首台套项目最多的企业之一。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南智能也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员工平均年龄31岁,其中技术研发人员占比80%左右,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30%,研发费用投入率年均达到15%。

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道路上,长沙市也正大跨步向前。记者从长沙市工信厅了解到,2023年,长沙市大力推动智能化改造,累计推动1660家企业智能化改造。2023年全市新增智能制造企业210家,智能制造生产线(车间)310个,智能工位2026个,6家工厂、24个场景上榜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获评智能制造二十强城市。博世长沙工厂、三一集团18号工厂被认证为全球“灯塔工厂”。

一串串数字,串联起现代化长沙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一角,也描画出政策赋能智能制造“长沙模式”的美好愿景。

潇湘晨报记者黎棠 摄影记者肖天健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举报/反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