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军队在哈尔科夫州开辟新战场的军事行动,终于开始发挥牵制和稀释乌军防御的作用。当地时间5月16日凌晨,就在乌军东方集群将第54机步旅2个营从比洛戈里夫卡(Білогорівка)战线撤走,长途奔袭数百公里去增员哈尔科夫战场,俄军突击部队随即就发动快速攻势,进入该镇东部居民区。国际舆论认为,这是乌军在塞弗尔斯克方向防御作战的重要转折点,乌军在当地“坚若磐石”的防御体系开始出现松动。

(乌军兵力正在走向枯竭)

在此之前,俄罗斯军队在长达一年的军事对峙中,始终无法在比洛戈里夫卡和采石场的高地群打开“战术缺口”,由于该镇和南侧的采石场位于高地之上,俄军在东侧的河谷低地向高地进攻处于绝对劣势,自4月以来,俄军先后使用大批无人机、航空弹药轰炸和炮火长时间覆盖,却始终无法撼动该地区的乌军防区。

乌军第81独立空突旅和第54机步旅的部队,以采石场和附近山体为地理屏障,在山体内修建永备工事,使得俄军轰炸起不到关键杀伤作用,俄军随后选择比洛戈里夫卡南部和东部的平原进行快速装甲突击,也被乌军无人机部队打得七零八落。经过数个月的进攻尝试,俄军始终没有“撬开”这个连接卢甘斯克州和顿涅茨克州的战略要地,反而让乌军在塞弗尔斯克方向保持着一个深入俄军控制区腹地的突出部。

(俄军进入比洛戈里夫卡)

一方面,这个突出部保护了其北侧红利曼和克里米亚森林中的乌军阵地,让俄军没有办法通过北顿涅茨河南岸来“背刺”哈尔科夫方向的乌军。

另一方面,由于乌军盘踞在塞弗尔斯克,俄军无法通过巴赫穆特向西北方向推进,来威胁乌军控制的斯拉夫扬斯克和克拉玛托尔斯克,俄军在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的战线也被这个突出部一分为二,让俄军两个战役集群无法形成互动和联动。

(乌军炮兵)

然而现在,乌克兰军队防守最严密、最坚固的地区正在逐渐松动,究其根本原因,实际上是乌克兰军队的兵力已经开始“拆东墙、补西墙”,在哈尔科夫方向,7000乌军被杀得尸山血海,损失惨重,乌军增援部队害怕在毫无防御工事的边境前线白白浪费人力物力,继而选择彻底放弃北线战场。在这种高强度消耗战下,基辅当局如果不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动员办法,那么乌军兵力枯竭就是早晚的事情。

(俄军在哈尔科夫方向的进攻,正在加速乌军的溃败)

当地时间5月17日凌晨,国外“战争之泪”网站声称乌克兰军队目前总阵亡人数为50万7910人,其外被俘人数高达17212人。据悉,“战争之泪”网站通过统计乌克兰国内讣告、搜集死亡士兵名单、接受乌方家属查询、手动检查和抽样统计等统计形式,建立了一个乌军战损的统计模型。

根据该模型并结合各方的统计数据,截止5月初,保守估计,乌克兰武装部队总伤亡人数或已突破了120万人,这其中包括确认阵亡、不可挽回失踪、被俘及严重受伤无法返回战场的人数。换句话说,从特别军事行动至今,乌克兰武装部队至少经历了3次“大换血”,大面积更换部队人员,实际上意味着步兵分队和装甲兵分队作战能力的直线下滑。

(俄军用10天时间占领14个定居点)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16日泽连斯基紧急赶赴哈尔科夫视察部队作战的同时,五角大楼发出了极为重要信息。当地时间5月16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查尔斯·布朗对外界表示,“鉴于当前乌克兰军队的人手短缺,已经开始影响乌军的作战根基和防御核心,北约向乌克兰境内派遣‘训练人员’似乎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

舆论普遍认为,这是美方明确表示向乌克兰派遣军事人员的首个“里程碑式”表态,北约盟国很可能借着向乌克兰派遣军事训练人员或者军事顾问的形式,向乌克兰境内派遣正规作战部队。不过,这一举动将很可能进一步模糊之前,有关雇佣军、军事顾问和正规军事人员之间的界线,也让美国和欧洲国家卷入更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直线飙升。

(乌军炮兵单位遭到俄军无人机部队的追杀,数量也在下降)

分析指出,最近几周,随着俄罗斯军队在顿涅茨克和哈尔科夫方向的反攻,乌军的战场形势开始急剧恶化,俄军利用西方武器装备延期的空档加速实施推进,乌军几乎在所有战线上都濒临崩溃。

因此,泽连斯基政府希望北约国家可以在乌克兰境内建立大型训练营,并以进驻现役作战人员的方式,加速培养15至20万新兵,其主要目的是更靠近前线,以便于更快地部署到接触线上与俄军作战。但在此之前,北约国家只接收乌克兰军人赴国外进行培训,并拒绝向乌克兰境内派遣现役军事训练人员,以免引起俄方激烈反应。现在,俄乌冲突局势对美西方越来越不利,西方舆论认为美国必须亲自下场,否则其削弱俄罗斯的战略努力都将付之一炬。

但是面对俄罗斯,美国有这个胆量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