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北京4月2日讯(记者姚亚宁)国新办2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江苏省有关负责同志围绕“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介绍了相关情况。

  “‘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亲自擘画的新江苏宏伟蓝图,不仅指引江苏全面小康建设,更引领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许昆林说。

  数据显示,10年来江苏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连跨6个万亿元级台阶,13个设区市全部跻身全国百强、5个城市经济总量过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72万元增加到5.27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30∶1降至2.07∶1,是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在经济总量接近翻了一番的同时,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26.4%、30.9%左右,连续3年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3个设区市全部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的“张家港经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马庄经验”影响广泛。

  作为经济大省,江苏勇挑大梁,努力为全国大局作出更大贡献。“今年我们确定了经济增长目标是5%以上,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努力争取更好的结果。”许昆林说,重中之重是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统筹消费、投资、外贸,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今年江苏全省设备更新需求达9000亿元,江苏出台了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对制造业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项目,省级财政给予贴息1个百分点,同时鼓励市县两级分别再给予1个百分点贴息。今年前3个月,江苏累计举办了2600多场消费促进活动,发放惠民消费券和数字人民币红包。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江苏文旅消费额占全国11.2%,位居全国第一。

  江苏有先进的制造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为实现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这一目标定位,许昆林介绍,江苏今年新设立了基础研究专项资金,规模达到24.8亿元,重点支持全省实验室体系建设,开展一些重大基础研究。目前,江苏获批牵头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已经达到35家,争取今年突破40家,还将设立“应用基础研究特区”。研究出台一批增量政策,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力争今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5.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万家。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一翼、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板块,同时也是“一带一路”的交汇点,江苏如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经济大省的辐射带动力?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欣说,江苏重点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构建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全面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同其他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对接,更好发挥对区域发展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

  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江苏省副省长胡广杰介绍,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制造业覆盖全部31个大类,有6个行业规模已超万亿元,拥有1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集成电路、船舶海工装备和生物医药等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智改数转网联”行动,今年将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启动实施全覆盖。此外,江苏还将积极开拓人工智能+制造业场景应用,建立“前沿技术—场景应用—先导区”的未来产业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金融、人才等要素配置,在抢占未来产业的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塑造新优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