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关于智能手表的表盘形态就有着方圆之争,近期由于OPPO推出了旗下首款搭载圆形表盘的产品,也再次引发了诸多网友对此的关注。事实上,目前智能手表的这两种表盘形态依旧处于并存状态,并且未来极有可能会持续保持这种并行发展的态势。
不过近期在网络上的相关讨论,有观点提出智能手表还可以采用类似怀表的设计,再搭配诸如AI Pin的“主动AI”能力,以AI为核心来代替其部分基本功能,并认为这可能也将成为这类产品的后续发展方向。
其实智能手表表盘两种不同形态的的背后,是厂商权衡功能、交互、成本,以及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后,进行取舍的结果。例如从功能层面出发,表盘形状就直接关系到屏幕的可用面积和UI布局。此前谷歌方面就曾在Wear OS开发指引中表示,圆形屏幕的界面显示空间较方形屏幕小了约22%,同时还需要预留更大的边距来保障内容的可阅读性。因此从视觉效果这个角度来说,方形表盘在内容显示上更具优势。
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Wear OS开发指引是以圆形表盘为例,但谷歌方面依旧为方形表盘留有一定余地,例如其仍强调了设计时需要考虑可扩缩性,要将外边距定义为百分比、以便在屏幕上按比例缩放,并避免裁剪任何界面元素。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表盘形状与功能并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冲突。
尽管目前智能手表普遍采用了触控交互这一方式,但这种交互逻辑在小尺寸屏幕上的体验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各大厂商也在不断尝试为其加入更多的交互方式。例如谷歌方面就正在研发借助表壳来完成交互,此前还曾有支持触控功能的表带出现,目前部分机型还支持通过旋转表圈、按压表冠等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交互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无法完全解放双手。
此外,近年来开始大量在智能手表上出现的手势交互,也吸引了包括苹果、小米、华为、OPPO等厂商的关注,相关产品也能够能投通过诸如双指捏合、翻转手腕、握拳等手势来实现一系列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手势交互功能由于高度依赖算力、算法,以及传感器相关技术,因此现阶段安卓阵营智能手表对于小幅手势的精准监测距离Apple Watch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也不得不用复杂手势来正确识别。由此不难发现,智能手表的交互体验其实也与表盘形态几乎没有任何关联性。
当然,成本和市场因素同样也不容忽视。毕竟不同的表盘形态会涉及不同的生产工艺及材料选择,从而直接影响到智能手表的整体成本。市场需求和用户喜好同样也是影响表盘形态的一大因素,毕竟对于任何厂商来说,市场潮流显然都不可忽视。
如果仅仅只是从“表”这个功能来说,无论怀表、还是腕表,其实都与类似AI Pin的方向并无任何冲突,毕竟形态并不会影响一款智能手表产品是否加入AI相关功能。但不可否认的是,怀表这种形态不仅忽略了如今智能可穿戴设备最为重要的健康监测功能,还忽视了当下全智能手表正承载着更多功能的趋势。
如今在智能手表上,健康监测功能正在不断向着专业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为此,有厂商为旗下产品普遍搭载了诸如8通道心率传感器、16通道血氧传感器等更精确的传感器,配合算法进行深度分析和处理,可为用户提供更准确、可靠的健康监测结果。此外,还有部分智能手表产品还具备医疗器械资质,在功能性方面已经达到了专业设备的水准。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经有智能手表厂商在积极地与医疗机构展开深入合作,通过改进算法、引入第三方医疗资源等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健康相关服务。而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相关产品健康监测功能的技术水平,还能为用户带一站式的的更好使用体验。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下,想要实现精准的健康监测功能,由于需要确保传感器与皮肤的紧密贴合,因此佩戴方式依旧是关键因素。如果换用怀表这样的产品形态,监测精确度毫无疑问就会受到不小的影响,进而与现阶段智能手表最为重要的功能产生冲突。
AI Pin的使用方式就决定了其更像是一款随身设备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改变AI Pin这样的佩戴方式,智能手表的产品属性也会从可穿戴设备变为随身设备。简单来说,由于抛弃了屏幕,用户就需要使用不那么直观的方式来查看各类数据,这无疑在便利性上打了折扣。而AI Pin本质上是对于AI应用的探索,目前仍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但两者并无任何冲突,特别是在产品形态上,至少现阶段还存在保留各自特性进行融合的可能。
除了健康监测功能的不断强化之外,目前智能手表还呈现出功能愈发多样化的趋势,正陆续融入诸如远程控车、导航、支付等功能,并试图与智能手机形成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
因此不难发现,智能手表的表盘形态其实并非简单的审美问题,而是相关厂商在功能、交互、成本、市场等多方面,综合权衡的结果。在当前全智能手表正承载越来越多功能的趋势下,该类型产品既需要满足用户的审美需求,还要确保功能的完善与用户体验,因此相对激进的形态改变至少现阶段可能还有待商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