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把自己会的全部把握住,特别是在高考的时候。要知道多少莘莘学子寒窗苦读多年,为的就是在高考之中竭尽自己所能,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如果在高考的战役中不小心失误的话,一定会让你抱憾终身。在中国的历史上文化经历过很多次的变迁,那时候统治阶级为了保持思想高度的统一,用尽了办法。例如秦朝的焚书坑儒,当时在秦始皇的命令下,无数名著被烧掉了,这对于我们现如今的人类而言也是一大损失,因为文化的不完整,一度让知识陷入了停滞期。在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政府在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又有无数学习可以开始追求知识,我们也回到了那个尊重知识的年代之中。
刘学红初入大队,找不到价值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1977年的高考文科状元刘学红,当时她的语文差一分就达到了满分,如今43年过去了,这位高考状元生活如何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现在的高考都是在每年的6月7日和8日,但是在1977年的时候高考是在腊月进行的,也就是说那时候不光要克服知识的困境,还有寒冷的天气,这些对于当时的考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刘学红在自己中学毕业以后,就进入了密云县的高岭乡插队,在那段岁月里她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待工作,刘学红从来不拖沓,脏活累活也愿意去做。但是慢慢的大量的工作让她迷失了自我,她觉得每天周而复始的做这些,自己找不到人生的价值了。
在大队里面考验的不是你的学识和才情,考验的只是你的力气而已。在那个年代,劳动是第一生产力。你力气大,就能干更多的活,你干的速度如果比别人快,那你的工分就能够比别人高。刘学红虽然很勤快,但毕竟是一个女孩子,她的力气不大,自然干的也会比别人少,平时有时间自己就去参加文艺演出,那时候在大队,文艺演出是不加工分的。那时候的刘学红陷入了迷茫期,她不懂自己的坚持到底有什么意义。
她曾问过自己的工友是不是要在这里干一辈子,工友表示如果自己不在这里干活的话,那自己的弟弟就不能够回到城里面学习了。除此之外, 如果你不好好做工作,多干活的话,领导会觉得你不扎根于土地,那么你在评先进的时候就会被排出在外,如果没有办法评上先进,那就不能入党,入不了党的话,就没有机会上大学。
找到目标,倾尽全力
听到这里,刘学红才恍然大悟,但是在大队里除了自己努力,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当时生产队会计的女儿就没有通过考试,但是却被推荐进入了北京大学读书,这让刘学红异常羡慕,也感叹命运的不公平。刘学红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别人离开了这片土地,看着那年唯一的大学机会就这样离开了。刘学红也是幸运的,因为就在她进入大队的第二年,高考恢复了,如果高考没有恢复的话,那刘学红只能继续在土地里干活,徒增伤悲。
命运的转折给了刘学红一次逆风翻盘的机会,1977年中国宣布恢复了高考制度,刘学红重燃了希望,她和大队里面的其他知青一起交了5毛钱的报名费,之后她一边在部队工作,一边认真复习高考。那时候的工作虽然忙碌,但是刘学红一天也没有松懈。因为之前学过的只是忘记了,所以刘学红只能从头来过,因为脚踏实地,她每次学的都很扎实,学习进度也越来越快。那时候考试临近,刘学红索性就向大队请了半个月的假,腾出时间来复习。
高考恢复的第一年是在12月举行的,因为此前高考制度已经荒废了十多年,所以大家心里面都没有把握。幸运的是,因为是第一年,高考语文题目出的比较简单一点,基础知识题目只占百分之三十,剩下的是作文题。那时候作文题目是《我们这战斗的一年里》,从队伍里面出来的刘学红因为亲身经历了一年的打对生活,所以对此很熟悉,洋洋洒洒的一篇文章跃然纸上。她的这篇作文富有真情实感,文笔优美,还被《人民日报》刊登了出来。
文科状元刘学红,开启崭新人生
高考结束以后,刘学红在知道自己文章被登在了报纸上,心想自己上大学应该是稳了。后来成绩出来,刘学红成了北京市的文科状元,差一分满分。之后刘学红顺利的进入北大学习,因为当时的高考是不公布考生成绩的,所以刘学红并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
在大学里面,刘学红孜孜以求,成绩优秀的她在大学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中国青年报上班,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成为了中国青年报的总经理。她很感谢高考,是高考给了她不一样的人生。
感恩高考的不仅仅是刘学红,还有我们全中国的学子,高考现在是我们当代人的必由之路,是最公平的竞技舞台。没有人能够走后门投机取巧,所以为了能够在高考上胜利夺魁,我们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坚持不懈。
总结:生活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去对待。你是否对于现在的生活十分迷茫,你是不是感慨自己无法实现人生的价值。不要只是自己闷头懊悔,自己要去改变,就像刘学红,因为大队实现不了自己的价值,她选择了高考这条路,获得了成功。所以迈出去第一步是很紧要的,当然运气也很重要,但是运气眷顾的都是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有时间感慨还不如努力去实践,这比什么都管用,你说是吗?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讨论,时代的进步和历史的变革,我将与你同在!
参考文献
《人民日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