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诗词歌赋到小说京剧,再到我们的民风民俗,老一辈的智慧,我们由衷的感叹啊。说到民风民俗,那在我们的农村,可是大有讲究,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丧不报孝不吊,不烧钱不谢孝”。
“丧不报孝不吊,不烧钱不谢孝”,它的前半句是说家里有老人去世的话,晚辈的子女必须要到每个亲戚家“报丧”,首先要去的就是舅舅姑姑家,其次在去远一点的亲戚,如果赶到了饭点,那亲戚也要管了这顿饭,如果不去“报丧”,就是不孝的儿女。葬礼当天,被通知的人要带着花圈和礼金前来吊唁,没被通知的人则不用过去。后半句则是说葬礼时,一行人敲锣打鼓,晚辈要穿着孝衣,披着麻布跪谢,还要为去世的亲人烧点钱,不然就对逝者不尊重。这样的习惯在农村中可谓是家家知晓,一代又一代,一直流传至今。
话说你见过土豪葬礼吗,他们有花车队、乐队、腰鼓队、高跷队,所谓锣鼓喧天啊,送葬的队伍短的几百米,长的就达数千米,这样算下来少说也得个二三十万,这么大的阵仗,为什么不在临走前尽孝呢,虽然这是一种礼仪,是对逝者的尊重,可是这样铺张浪费,不得不让人觉得是在作秀。在如今的社会,我们更提倡尽孝为先,一切从简,心意到就行,大可不必大费周章。
农村的报孝礼仪虽然过程显得较为复杂,但这淳朴的习惯,它也有一定的道理,给逝者一个交代,具有仪式感也显得庄重。村里人一起去参加葬礼,不仅可以拉进邻里关系和亲戚之间的联络,还可以互相帮助,安慰这去世的悲痛,舒缓失去亲人的心情。本来是悲伤的事情,但在村里人的帮助下,自己也就没那么悲伤了,心里或许会有一丝的温暖。除了这些,村里人还是很有人情味的,哪家出现丧事,街坊邻居家里如果那段时间办喜事,也会推迟那么几天,表示对死者的尊重和惋惜。
杨绛先生一生从简节约,他在家中珍藏的珍贵文物字画无
偿捐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还在的遗嘱中写道:“不设灵堂,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留骨灰。”他走后,亲人将他的遗体在京火化,英雄总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的胸襟,令人肃然起敬。“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他仍然活在我们心里,如果人没有了精神,那和枯木没有二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面对生死,我们不能害怕,过好每一天,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这时候葬礼就必不可少了,葬礼文化是我国的各个民族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但是每个地方也不太相同。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人类就产生了灵魂的概念,葬礼文化也就由此开始。土葬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埋葬方式,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我们的古人在家庭中就有固定的墓葬场。《周礼》曾说道“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原来厚葬也是一种孝道。
老一辈人总觉得自己去世,就要落叶归根,回到自己的家乡,心里才不会有太多的挂念,所以农村的习俗就有很多的规矩,不得马虎。这些风俗习惯虽然看起来有些杂碎,难以理解,不过仔细想想,这也是古人的智慧,毕竟流传这么多年了,它还是值得我们继承的,不过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纪念逝者,我们要向老一辈学习那种重视感,那种从心底里流露出来的朴实情感,而不是如今的形式主义,为葬礼而办葬礼。
“百善孝为先”,传统的习俗不能丢,“丧不报孝不吊,不烧钱不谢孝”,在今天也有它存在的意义,想要更好的传承它,就要做到简化礼俗,顺应时代,传承我们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青年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社会在进步,思想也要紧跟潮流,比如现今的火化,骨灰撒大海,纸花尽孝,这都是新时代的葬礼方式,将农村的淳朴孝心和新的葬礼形式结合,那便是最完美的,践行文明新风,倡导厚养薄葬,也是对逝者最高的礼仪和敬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