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5月15日,北京郝俊波律师所在微信公众号"国际律师"发文称,理想汽车(LI.US,02015)因证券欺诈案已经于近日被投资者集体诉讼至法院,投资者指控理想汽车及部分高管虚假陈述,违反证券法令投资者受损,投资者向法院申请判令被告赔偿因其违法行为导致股价下跌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该案诉讼期间从2024年2月26日至3月20日。

在目前的集体诉讼中,投资者指控理想汽车在整个诉讼期间做出虚假和/或误导性陈述和/或未能披露:理想在推出首款电池电动汽车车型Li MEGA时,夸大了市场对车辆的需求和运营策略的有效性;因此,该公司不太可能达到2024年第一季度的车辆交付量预期;前述事项一经披露,很可能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因此,该公司在本案诉讼期间的公开声明存在重大虚假和误导性。

回顾事件始末,在理想MEGA上市之前,因其家庭科技旗舰MPV的定位以及独特的外型设计,有关MEGA的讨论在各大社交平台火爆出圈,关于MEGA的软广也层出不穷,理想内部对MEGA寄予了打开高端MPV市场的厚望,同时拔高了大众对MEGA以的期待。

2月26日,理想汽车发布了极为亮眼的财报。2023年,理想汽车实现营收1238.5亿元,同比增长173.5%,成为中国首家年营收突破千亿元的新势力,同时首次实现年度盈利,达118.1亿元。在2023年业绩会上,董事长李想表示,2024年将是理想史无前例的产品大年,豪言挑战2024年交付8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同时也给重磅新车理想MEGA预热。

2月27日,受利好消息以及乐观的预期刺激,理想汽车港股股价持续飙升,收盘涨超25%,报175.5港元。

3月1日,理想MEGA正式上市,新车统一零售价最终定为55.98万元。但上市之后,MEGA的销量并未与其热度看齐,上市72小时的大定数据为3218辆,而退订量却高达10297辆,开门黑的战绩直接让理想汽车吃了一闷棍。

而在去年的11月17日,理想汽车曾发文称,理想旗下全新纯电MPV车型MEGA正式开定短短一小时后,该车预定量已经超1万台,这与上市后的大定数据形成鲜明的对比。

3月2日,也是理想MEGA发布的第二天,理想汽车港股大跌超10%。这跟MEGA不及预期的市场表现有直接关系。

3月21日,理想汽车下场"认错",理想汽车CEO李想曾发布内部信进行反思,理想汽车错误地把理想MEGA的从0到1阶段(商业验证期)当成了从1到10阶段(高速发展期)进行经营。因此,接下来会把理想 MEGA 按照从0 到1的节奏去经营,聚焦核心的用户群体以及高端纯电消费能力强的城市,然后再向更多的城市和更大的用户群体进行推广。

与此同时,理想汽车下调了全年交付目标,将80万辆全年交付目标调整为56万至64万辆。4月1日,理想汽车公布3月及一季度新车交付量数据,三月交付28984辆、一季度总共交付了80400辆,与原定的10万辆交付规划相比仍有不小的距离。

股价表现方面,自2月29日理想汽车港股股价短期见顶,至3月21日期间,公司股价跌去三成。而此后,公司股价依旧一路下跌,最低见91.55港元,相比此前高点的182.9港元接近腰斩,这也是理想汽车陷入诉讼泥潭的主要原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