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建初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世界农用林业中心首席科学家
一直以来,云南总是能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方面给人以启迪。多样性是云南最重要的一个标签,从南部的山脉、云雾林、干热河谷,到北部的横断山脉,这种复杂的山地地理环境催生了云南在民族语言、文化信仰、土地利用和生计实践方面最丰富的文化多样性。
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云南人,已经与当地生态环境结成了密切关系。云雾缭绕的山坡上,红河哈尼梯田和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一千年前,来自云南南部的马帮商队沿着茶马古道前往西藏,在低纬度的热带河谷和高海拔的高寒山区之间形成了一个社会文化网络。今天,云南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花卉市场,利用现代园艺工艺和现代贸易方式,将一束束鲜花运往亚洲的每个角落。人们仍在沿着山路进行贸易和迁徙,高地和低地之间的障碍已经大大减少。
对不同的人来说,云南的意义也各不相同,而且它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1986年,我在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开始第一份工作,当时我花了7天时间才从江苏老家来到云南。而现在,坐高铁从昆明到老挝琅勃拉邦只需要7个小时,给游客提供了巨大便利。不仅如此,丰富的文化和生物多样性也让云南成为一个活生生的“实验室”,将当地山区人民的创新融入到中国和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途径中。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2016年,我们与国际同行一起发起了“山地未来倡议”,以增强山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同时支持山地居民的可持续生活方式。该倡议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在联合国环境署与粮农组织等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搭建了一个保护自然与文化的平台。该项目基于对文化信仰的支持与文化多样性的维护,重点关注传统的生态生活观,特别是感悟生命、敬畏自然的“天-地-人-神合一”的文化信仰,以及山水林田路整体思维的宏观认识模式;人类几千年对动植物的驯化和可持续利用;基于养分、水、能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化农耕方式,利用传统自然生态知识进行的可持续生产,“大健康”生态观下的民族民间传统康养、保健、药用与医用传统知识体系,结合传统与现代科学实践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智慧,修身养性的精神世界与农耕文化的传承,以及山地农耕文化交流,以及农作物新品种的创新传播,以造福人类和自然。
在2021年10月昆明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 (COP15) 上,山地未来倡议代表主持了一个项目,并在2022年12月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COP15第二阶段的边会上,发布了提高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山地未来行动计划》。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总体目标与COP15会议上达成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密切相关,包括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为生态健康而进行生态恢复、原住民和地方社区的充分参与,以及通过公共教育和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转变。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该行动计划已经在云南红河州红河县的山地未来创新中心实施。该中心成立于2019年,覆盖672公顷陡峭的干热河谷,它不仅是一个跨学科的产学研平台,也尝试支持当地生计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到目前为止,它已经吸引了来自地方、省和中央政府,以及企业与沪滇合作的1000万美元投资。当前正在进行的试验项目包括:生产优质水果和饲料的多用途农林复合系统、水资源高效管理和水肥一体的管理系统、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与基于城乡市场链的金木棉天然纺织纤维产品、用于土壤恢复的小分子有机肥料等。我们希望红河干热河谷的创新模式可以输出到中国和世界其他山区。
跨文化交流和跨学科研究也是山地未来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际科学家和外国博士生与当地农民和企业家合作,他们来自法国(遮荫农林业咖啡)、美国(养蜂和授粉)、肯尼亚(植物纺织纤维新材料)、埃塞俄比亚(动物营养和畜牧业)、斯里兰卡(野生食用菌种植)和尼泊尔(林产品开发)。今天的年轻一代通过构建创新生态链和社会价值链,在改变山区和城市居民生产生计生活方式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这是我们未来的梦想,也是云南现阶段的行动计划——从农村到城市,从山区到海洋,立足历史根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Exploring sustainable ways"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