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某些精密部件的孔径精度0.02毫米!”

这是此前央视公开的歼20生产线原内容。

【比头发丝还细】

在歼20战机当中,一共有上百万个零件,经由机械和人工不断打磨,才能组成一架架先进战机。

像这样的战机,我们最快8天能够生产一架!这既是我国现代化工业的底蕴,又是对国力的自信!

何为脉动生产线

先跟大家介绍一下,何为脉动生产线?才能更好的理解中国歼20为何这么高,现在我们服役了多少架?

脉动生产线是一种源自汽车工业的高效生产模式,已被引进现代战斗机的制造中,它首先由美国福特公司用于其车辆生产中,并逐步改变了整个制造业的生产逻辑。

这种革新的生产方式通过标准化流程和生产节奏的调整,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灵活性,在当今高科技与精准要求的军事产业中尤为重要。

脉动生产线可以完美匹配实际需求和生产线的生产能力,让战斗机的生产流程既系统化又柔性化。

毕竟军事需求总是多变的,谁也说不准国际紧张局势何时出现,又何时结束(这和汽车市场需求一样)。

而脉动生产线能够让制造商在减少库存和降低成本的同时,保持生产流程的顺畅和效率。

这意味着它能够在不牺牲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迅速响应现实需求的变化,这对于战机一类高技术、高投入的国防装备生产尤为重要。

以F-35战斗机生产线为例,该生产线就是脉动生产模式的应用典范。

F-35项目由多国共同参与,涉及的零部件和系统来自全球众多供应商,因此组织生产流程的复杂性可以想象。

脉动生产线使得F-35的生产能够在世界各地同步进行,各工序之间协同有序,仿佛脉搏般有节奏地推动生产进度。

【F35生产线】

完成一个阶段的部件可即时传递到下一个工序,减少了等待时间和潜在的错误发生率。

此外,脉动生产线之所以高效,是因为它摒弃了传统的“推式”生产模式,采用了“拉式”的生产理念。

在这种模式下,只有下游工序的需求才会触发上游工序的生产动作,这种方式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物料的堆积,减少了资金的占用,又提升了生产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为了顺应这种尖端的生产方式,战机的设计也趋向模块化与标准化,如一般的战机研发中会包含模块化座舱、标准化航电系统等。

这使得生产线可以更为简易地组装和测试,即使是不同型号的战机,同样可以共享某些组件和模块,这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缩短了从设计到出厂的周期。

生产一架歼20很难

在这种高效模式的驱动下,歼20最快8天可以生产一架,直接刷新了我国五代战机的生产记录,未来还有望打破。

不过,大家别看咱们说的这么轻松,可生产歼20的过程绝对不简单。

根据央视披露,生产歼20的一个最大难点就在于打孔,其中很多孔洞只能由人工进操作,只有符合标准,才能进行铆接。

【在给歼20打空洞的技术人员】

在过程当中,仅仅毫厘之差,成品都将存在安全隐患。

所以在打孔之前,技术人员需要经过千百次的磨炼,保证每一个孔洞都符合相关标准,然后再进行实操生产。

但实操生产也并不简单,由于歼20的机身相对其他大飞机来说并不算大,很多结构必须技术人员蜷缩身子进行操作,有的时候一蹲就是半天。

单架歼20战机在前期生产过程当中,机身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铆钉孔,其数量多达数万个,而每一个铆钉都需要一个个打孔。

对于技术人员来说,他们的每一步生产技术,都有可能影响到飞机的质量。

战士们手中的枪是有形的,但技术人员手中的武器是无形的,他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保证生产线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会出现问题。

当然,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了,脉动生产线不是强调智能化生产吗?为啥还要技术人员如此大费周章的打铆钉孔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再精细化的生产过程,也需要人工进行把关,尤其是核心技术领域,仍旧需要技术人员进行实操。

事实上,现在的工业技术水平也没有大家想象的如此高,像一些组装的机械臂等设备,歼20生产线并非没有。

但这些设备仅能从事一些粗糙的工作,就算是美国的战机生产线也是一样的,拥有技术的工人永远是核心。

歼20质量很好

在相关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歼20批量生产出的质量也很好。

自2017年,歼20战机正式服役以来,至今还未出现过事故。

【0事故率】

要知道,按照中国的生产速度,现在的歼20数量可能已经超过200架,接近300架的样子。

【歼20机群】

这么多的歼20竟然没有出现过一次事故,足以见得中国的战机质量有多么高。

与之相对的美国F35自服役以来,就经常出现事故,光是在2022年的时候,我们知道的F35事故就有4起。

有意思的是,这款美国引以为傲的战机事故多不说,整体投入也非常庞大,被吉尼斯纪录列入目前最昂贵的军用飞机计划。

【坠海后被打捞起来的F35战机】

整个F35的计划一共进行了50多年的时间,截至2012年,F35计划的整体成本已经达到了3360亿美元。

另外有外国媒体报道,F35战机计划成本(包括跨国计划生产)的整个周期中,其维护成本估计在8500亿到1.5万亿美元之间。

尽管它的单架成本在五代战机中并不算太高,但它对于美国来说仍旧是没有性价比的一款机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