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浩执导、刘德华领衔主演的电影《红毯先生》在春节档撤档之后,终于发布“如约再会”版定档海报,定于3月15日重新上映。

《红毯先生》是宁浩和刘德华时隔17年再次合作,电影以娱乐圈奇观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交流”这一主题。刘德华饰演的过气影星刘伟驰,想要通过农村题材在国际上拿奖,电影拍摄过程中,他和导演、投资人、貌合神离的妻子、视频博主等因为不同关系、不同层面的沟通难题,导致情况愈发混乱,最终以一头失控的猪跳上桌子画上句点。

除了沟通这一主题,《红毯先生》也呈现了不少影视圈的“八卦”,并且精准投射现实。比如有在采访中刘德华自己大方谈及的明星隐婚问题,以及明星婚外情的问题,而影片中刘伟驰摔下马引发的虐马舆情,则是此前宁浩拍《疯狂的外星人》引发的虐狗风波的精准投射,当时宁浩甚至邀请媒体到家里参观,让网友们清楚看到自己在照看狗狗,才摆脱铺天盖地的舆论围剿。

然而遗憾的是,这样一部电影,并没有得到观众们的广泛认可,电影的优雅和体面也没能保持住,在不少人眼里,上映一周后宣布撤档,无疑是认输“仓皇逃窜”行为。春节档《红毯先生》票房败北原因显而易见。

一方面归咎于电影本身,《红毯先生》豆瓣评分6.8,几乎是春节档几部电影里评分最低的一部,观众抱着看宁浩喜剧的期待看这部电影会有不小的心理落差,票房宣传话术中的“优雅喜剧”说白了就是有别于爆笑喜剧,没有宁浩擅长的黑色幽默和关系错位带来的笑点,舒缓的节奏也削弱了喜剧元素的呈现,暴打投资人的小高潮,更像是看欧洲电影的荒诞,而不是宁浩喜剧的过瘾。

从电影内容本身来说,表达“沟通”主题很难,较高的观影门槛不太容易让观众get到电影的核心表达,在春节档这个大档期里,观众更想看的是不烧脑、喜剧和感动都直给的电影,所以《热辣滚烫》和《飞驰人生2》的票房才卖的那么好。

另一方面要归咎于宣发。和其他几部电影猫眼、淘票票、光线、联瑞等强势发行公司相比,《红毯先生》的发行公司太弱了。别人可以给影院发通知直接要求按照比例排片,最后就算这种所谓的“分线发行”被叫停,但影院也要给几分薄面。而《红毯先生》的发行公司是上狮文化,宁浩自己成立的年轻公司,在圈内资源和人脉都差了点意思,影院不用太给面子,所以上映前三天就输在起跑线上,到后面几天就越来越差直至撤档。

可能有人会想,不就是一部电影吗?撤档时票房已经8400多万了,这部偏文艺的电影不至于亏钱吧,何必折腾撤档又重新定档?

这么想就错了,《红毯先生》压力非常大,不说是春节档投资最高的一部电影,也能挤进前三,票房至少要卖到9亿才能回本,如今的8400多万票房,还不够给宁浩的导演费。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红毯先生》的出品方欢喜传媒曾发过制作明细表,这部电影的总制作成本高达2.6亿!

其中项目前期规划、开发以及配角片酬加起来3900万;主角费用,也就是刘德华的片酬高达6000万,宁浩导演费算了2460万,还有其他各部门的人工2000万,剩下七七八八发费用加在一起就达到2.6亿之多,而按照行规,刘德华的6000万在电影杀青时就已经悉数收入囊中。

春节档的电影都要投入与档期相匹配的宣发费用,《红毯先生》的宣发费主要包括主创路演,物料投放、短视频营销,以及前期做的一些票补等,保守估算,电影票房卖到9亿以上,电影才有可能回本并有微弱盈利。

除了票房方面肉眼可见的压力外,《红毯先生》的主要投资方是欢喜传媒,电影2.6亿的制作费也都由欢喜传媒大包大揽,而这是家上市公司,电影如今的处境,直接影响了欢喜传媒的股价。

《红毯先生》宣布撤档后,欢喜传媒的股价当时跌至0.58元,接着就一蹶不振,截至发稿欢喜传媒股价0.56元,相比宣布撤档时进一步下探。

除了《红毯先生》外,欢喜传媒近期没有其他电影的上映计划,那么想要重振股价,只能借助电影上映了,这应该是《红毯先生》撤档快、重新定档也快的原因。

此外,还要考虑欢喜传媒投资成本的成本。

简单来说,每一笔投出来的钱都是有成本的,融资也好、借贷也罢,2.6亿不是小数目,每天都会产生利息,就算这2.6亿是欢喜传媒的现金流,不投这部电影,放在银行理财至少有收益吧?

而且一部电影上映,并不是卖了票房就能马上分给投资方,要等电影下映后结算汇总,扣掉各种分账和税费,才会将剩下的钱打给投资方,这个周期只要一年的时间,所以要赶紧上映、加速资金回笼,才能将公司盘活继续做其他的项目。

只不过,临时撤退、再度归来,对观众的信心是又一轮打击,3月8日有《沙丘2》,3月22日有《功夫熊猫4》,留给《红毯先生》的时间和空间都不算多,3月15日上映,真的是一个好选择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