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记者 李梦瑶

4月25日,一场主题为“蓝色经济助力美丽海南”的2024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圆桌会在海口召开,与会国内外专家学者聚焦可持续蓝色经济、沿海气候韧性城市建设、海洋生物多样性等问题展开讨论,并就如何共建美丽海南建言献策。

“我已经来海南4次了,每一次来都会发现这里变得更绿、更美了。”刚进入主题发言环节,国合会委员、“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副理事长索尔海姆便对此次会议的举办地不吝赞美之词。

“绿”在哪儿?在实地到访三亚西岛后,挪威驻华大使白思娜注意到,当地为减少碳排放做了大量工作。国合会外方首席顾问、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魏仲加则指出,海南在海洋生态保护、红树林保护等方面的工作,走在中国乃至世界前沿。

但魏仲加提醒,不能单纯就生物多样性谈生物多样性保护,“它同时也是一个经济议题。”当我们讨论生态环境保护时,也坚决不能忽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正如此次会议的主题:蓝色经济助力美丽海南。

“建设美丽海南,还需在陆海统筹上持续发力。”国合会委员、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黄海清认为,陆海统筹的关键在于技术的整合,如对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等,“海南具有发展蓝色经济的场景优势,可以在可持续蓝色金融等方面下功夫,并发掘‘蓝碳’保护和修复的产业化模式和盈利模式。”

实际上,近年来海南结合实际和优势,在“碳”路向前的过程中步伐密集。

不久前,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启动运行,引发广泛关注。“运行启动并不意味着这一项目的结束,相反,我们需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持续跟踪观察与评估,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打上‘补丁’。”国合会特邀顾问、国合会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与气候适应专题研究中方组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曾深度参与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建设。

“减缓气候变化战略在实践层面的一朵花,开在了海南。”这是李晓江对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的评价。如今,他期待着“第二朵花”“第三朵花”在海南的渐次绽放,“目前,我们团队在海南积极寻找不同类型的社区与园区,以期形成更多类型的零碳实践。”

从建言到实践,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这场高规格的对话中,碰撞出众多助力美丽海南建设的“金点子”。“这是一场为海南‘量身定制’的会议,机会十分难得。”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科技财务处处长张静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海南自贸港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一过程中,海南需与国内外进行充分交流,既要充分学习经验,也要积极展示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以“低碳”为关键词的对话,结合海南海洋碳汇发展成果,由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以捐赠碳汇的方式抵消会议碳排放,实现国合会圆桌会碳中和。其中,蓝碳来源于万宁小海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是蓝色经济助力美丽海南建设的有益探索。

(海南日报海口4月25日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