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一个曾经被联合国都认为是“没救了”的地方。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它的地理环境太恶劣了。

因为光照时间短、大气干燥,这种环境,非常的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再加上近几百年来人类的破坏,使得黄土高原的植被遭到了更严重的退化,水土流失现象也是非常的严重。

一阵风刮来,就刮起一层的土,这样的环境也让黄土高原,被评为是世界公认的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然而,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治理之后,曾经寸草不生的黄土高原,现如今也摇身一变,变成了一片青葱浓郁的光景。

黄土高原究竟是如何治理的,能够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黄土高原环境有多恶劣?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这首歌,相信很多人都能够听过,歌词里的“黄土高坡”就是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部偏北,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并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有64万平方千米,横跨了甘肃、陕西、内蒙古等7个省份。

尽管联合国被评为“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但黄土高原上的常住人口却达到了1.2亿,同时也是中国人口分布第二密集的地区。

因此,单是从黄土高原的人口上,相信你们也能看出来,人类活动对于黄土高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近30年以来,大规模的城镇建设以及农业发展,对于黄土高原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带来的沟道侵蚀以及水土流失现象越发严重,黄土高原也变得越来越支离破碎。

严重的土壤侵蚀使得黄土高原的地形,变得越发破碎,沟谷溯源侵蚀,河流凹岸被冲,重力滑坡,崩塌等现象不断的发生。

水土流失现象的加重,也使得黄土高原的土壤肥力退化,进而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一些工业城市因为发展规划的不合理,造成了黄土高原局部的水污染、重金属污染,使得原本生态环境就脆弱的黄土高原,变得更加的脆弱不堪。

董志塬和洛川塬沟道侵蚀剧烈,塬面破碎化加剧,部分地段甚至已将塬区瓦解。

除此之外,交通道路也是改造和影响地表过程的重要因素,对于黄土塬区景观生态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再加上黄土高原那典型的大陆季风气候特征,夏季的降雨多且降水分布的不均匀,暴雨的冲刷也使得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更加严重。

虽然说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从黄土高原自身的自然条件来看,黄土高原之所以会被厚厚的黄土所覆盖,也是与它本身的地质条件脱不了干系的。

黄土高原如何形成?

从黄土高原的地层与黄土分布来看,它的原生黄土是第四纪冰期干冷气候条件下的风尘堆积物,次生黄土是原生黄土经过洪积、冲击改造而成的。

从时间的跨度来看,随着冰期、间冰期气候的交替,黄土地层也呈现出与古土壤的交替变换,不同地层的黄土厚度也各不相同,有1-2米的土层厚度,也有150-250米的土层厚度。

从黄土高原的发展历史上来看,黄土的物质来源,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在早期,将黄土搬运过来的主要搬运外力就是水。

随着时间的发展,搬运外力也变成了风。

当然了,将黄土搬过来并不能直接的形成黄土高原,最终还是要靠黄土高原所处的气候,将搬运而来的黄土经过一个风化过程后,形成黄土物质堆积。

而在特定的干旱、或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就达成了黄土高原形成的最后一步。

因此从上述的多种因素来看,你要说黄土高原的形成,全部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吗,并不是;除此之外还有气候、地质地形等自然因素,正是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之后,才形成了黄土高原这一奇景。

治理黄土高原

出了问题就要治理,否则就只能不断的重复着“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能源重化工工业基地的建设。

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就已经开始着手治理黄土高原了,在几十年的治理过程中,当地也是总结出了四套不同的模式,针对不同的地形地势,因地制宜。这四种措施分别是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以及区域综合模式。

在生物措施方面,当地政府采用了荒山造林、以及封山育林等措施,总之就是使用各种手段,将植树造林这件事给提上日程,使得当地的植被覆盖率上升。

在工程措施这一方面中,包括修建梯田以及治沟造地工程。

有人可能会问了,在黄土高原上建造梯田有啥用处呢?用处那可多了,首先梯田那一层又一层的台阶,就能够起到减缓坡度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拦截雨水,减缓地表的径流速度。

要知道,在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的黄土高原,能够多留住更多的水资源,那么就能够养活当地更多的植被,而土壤肥力的提升,又能够进一步的减缓水土流失的速度。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中,主要措施体现在坡面和沟道系统的整治中。这一措施,你可以将其理解为是生物措施、以及工程措施的综合。

区域综合模式中,则更多的强调生态系统对于整体的保护、以及修复。

上述所提到的四种模式,并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互相配合,彼此相融的,只为了将光秃秃的黄土高原给穿上绿衣服,将脆弱的黄土高原给修复好。

在治理黄土高原的过程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也曾担忧过治理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淤地坝,然后转而去寻求新的治理模式。

最终,经过了多番的摸索之后,才终于得出了“植被建设”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措施。

几十年的伟大实践,将曾经的黄山,变成了绿山,这些都是治理人员心血的体现。

在半个多世纪的探索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一套具有黄河特色的水土保持模式。

在这套模式的作用之下,截至目前,黄河流域已经完成了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4万平方千米,有将近一一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初步治理,跟1990年的水力侵蚀面积相比,减少了1/3,植被覆盖率也从之前的30%增加到了60%。

事实证明,我们对于黄土高原的治理手段,是完全正确的。

接下来,就是在维护好黄土高原的治理成果的同时,将土地利用与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相结合,完善农民收入结构,努力实现工业化富裕农民。

相信在未来,黄土高原的治理能够步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