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中国获得了一笔意想不到的财富!一百年前,北洋政府被迫签署了一项耻辱性条约,而这项条约竟然让中国在北极获得了开发权利,也因此,中国打破了西欧国家对北极资源的垄断。
那么这个被迫签署的合约究竟是什么,它包含了哪些内容,又给中国带来了多少惊人的好处呢?中国又是如何发现这个合约的呢?
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南北极在全球变化研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作为北半球的一部分,北极对中国的气候、环境、生态乃至社会生活影响深远,远超南极。
然而,与南极相比,中国在北极的科考活动却开始得相对较晚。
北极地区缺乏真正的陆地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周边国家对北极的控制十分严密。欧美列强对北极地区的控制力度之大可谓严防死守。可以说,就整个北极领域而言,中国在建国后至九十年代之间与之关系甚微。
在那个时期,中国必须向这些国家之一提出申请,才能够在北极展开科考活动。这种种因素导致中国科学家们面对北极丰富的科考价值只能望洋兴叹。
1991年,中国探险家高登义参加北极科考活动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北洋政府曾签订的条约。这个发现为中国科学家的北极科考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也引发了对中国在北极地区的历史和权益的重新关注。
那个夏天,高登义应邀前往挪威卑尔根大学参加北极科学考察活动,这是由挪威、俄罗斯和中国共同组织的。他受邀的原因,是因为他在极地科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引起了Y.叶新教授的关注。
高登义教授在考察过程中得到了叶新教授赠送的《北极指南》,这本书意外地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北极政治的门户。当他专心研读时,一段文字让他眼前一亮:斯瓦尔巴条约的原文!
这份条约的名字或许在一般人眼中并不起眼,但对于高登义来说,它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意义。斯瓦尔巴,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名,却承载着着北极政治的重要历史。1925年,北洋政府签署了这份条约,也被视为一种“屈辱”。高登义却从中看到了中国打破欧美对北极领域垄断的希望。
斯瓦尔巴是北极地区的一个群岛,位于北极附近,是一个研究极地生态的重要地点。
那么,斯瓦尔巴和中国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群岛的历史。
国际上一般认为荷兰船长威廉·巴伦支是第一个发现斯瓦尔巴群岛的人。
1596年,巴伦支率领船队进行航海探险时,发现了“熊岛”和“斯瓦尔巴群岛”。
按照国际惯例,未被发现的无主之地归发现者所有。
然而,巴伦支并没有在报告中明确表示荷兰对斯瓦尔巴群岛的所有权,只是为这座白雪皑皑的群岛取名为斯瓦尔巴群岛,意为“寒冷的海岸”。
巴伦支船长因病逝世后,他的船队带着报告回到荷兰,荷兰王室大喜,认为国土又增加了。
然而,斯瓦尔巴群岛距离荷兰太远,荷兰无法实际管理这个地区。
根据国际法,拥有领土主权需要行使有效的行政管辖。显然,荷兰无法实现对斯瓦尔巴群岛的行政管辖,因此荷兰决定暂时不公开这一发现。
随着时间的流逝,知道这个发现的人渐渐离世,这座岛似乎变成了“无名之地”,为后来的争端埋下了隐患。
多年后,英国探险家哈得孙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发现这里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吸引了各国捕鱼者前来。开始时,主要是挪威和俄罗斯人,但随着捕鲸业的兴起,英国和法国也派船前来。
1858年,瑞典探险家肖尔德发现,这座岛不仅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还有大量的矿产资源。
这一发现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斯瓦尔巴群岛成为了各国争夺的目标。
为解决资源分配问题,各国签署了《斯匹茨卑尔根条约》,规定挪威拥有斯瓦尔巴群岛的主权,但其他国家可以自由进入该地区,并在挪威法律范围内开展矿产开采和贸易活动。
这份条约实际上是北洋政府签署的《斯瓦尔巴条约》的前身。
按照惯例,西方列强通常不会轻易与他人分享他们的财富。那么,为什么他们会邀请其他国家加入这份条约呢?
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为了增加这份条约在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度和影响力,确保其长久有效;二是为了安抚中国,特别是北洋政府和中国人民。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虽然名义上是战胜国,但实际上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西方列强意识到中国对他们的不满,希望通过这份条约,给予中国一些利益,以平息他们的不满情绪,同时也为将来继续剥削中国创造条件。
另外,各缔约国之间存在不同的阵营和利益关系。法国希望通过邀请中国加入,拉拢一个盟友,增强自己在缔约国中的影响力。
因此,西方列强选择了中国作为这份条约的签署国之一。尽管中国在当时还处于内乱状态,但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中国最终还是被迫加入了这个条约。这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屈辱经历。
随着北洋政府的覆灭,1925年签订的《斯瓦尔巴条约》也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中。
直到1991年,高登义在叶新教授赠送的《北极指南》中偶然发现了这份条约,才使得中国作为缔约国的身份浮出水面。否则,中国人可能要等到何年才能得知这一消息呢?
根据这份条约的规定,中国有权自主进入斯瓦尔巴群岛地区,建立科考基地,开展科学考察活动。
这份屈辱的条约竟然为中国带来了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高登义激动之下,第一时间将这一消息传回国内。国内的科考界听闻后欣喜若狂。
各相关部门立即做出决定:协助高登义与挪威政府取得联系,早日将中国的科考站建立在北极!
然而,在北极建立科考站并非易事。
首先,科考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北极科考经验,才能获得在北极建站的资格。
在中国科学家的努力下,2001年,中国科学家探险协会收到了挪威方面的正式邀请,允许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科考站。
接下来,便是资金的筹备。在国内各机构和企业的支持下,科研经费很快到位。
2004年,中国正式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了中国北极黄河站。
中国北极黄河站的建立对中国在北极的科考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地球陆地上的各种化石燃料面临着枯竭,五大洲陆地上的资源也逐渐被探明,海洋和极地地区的资源将成为未来人类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在两极的研究势必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