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在拟话本中盛行,与现实社会对进士的推崇是分不开的。所谓“进士策名,向来所重。由此从官,第一出身”。“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进士的荣耀是无与伦比的。它始终与财富、名望、权力联系在一起。是读书人的至高荣誉。
       明人张朝瑞说:“国家待始进之士,高其爵,厚其禄,显其名,以及其祖父亲属,举世人生平之深愿而不可必得者,一旦兼取而畀之,厚矣,至矣,无以复加矣。无论天植其性者,即中人之性者,亦当感激而图报矣。”“三言二拍”作为宋元话本的改编作品,是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01
       一条贯穿了1300年的路
       自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到请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被废止,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整整存在了1300年。“科举制虽然在近代被彻底地废止,它在古代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经历过多次停废的劫难,总是能够起死回生。”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来自于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来自于科举考试在“牢笼志士,驱策精英”方面对统治者的积极意义。
       在朝廷的推动下,科举制在全天下读书人中间掀起了一股洪流,成为无数人施展平生抱负的所在。以明代社会为例,自朱元璋确立八股取士制度,到洪武十八年科举考试成为定制,科举便成了无数读书人一生追求的目标,中进士便成了他射门的终极梦想。


       《明史选举制二》说:“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如此激烈的竞争,才显示出进士的可贵与难得。在朝廷极力推崇的情况下,科举考试成了全民参与的活动。其规模影响之大超过今日的高考。
       如此热情的背后,是社会对进士的高度认可。凌濛初总结进士情况时说:自唐宋以来,俱重科名,虽是别途进身,尽能致位权要,却是惟以此为华美。往往有只为不得一第,老死京华的。到我国朝,初时三途并用,多有功名大臣,不由科甲出身,一般也替朝廷干功立业,青史标名不休,那见得只是进士才做得事?直到近来,把这件事越重了。


       不是科甲的人,不得当权。当权所用的,不是科甲出身,不与他好衙门、好地方,多是一帆布置。见了以下出身的,就不是异途,也必拣个惫懒所在打发他,不上几时,就勾销了,总是不把这几项人看得在心上。
       所以,别项人内便尽没有英雄豪杰在里头,也无处展布。晓得没甚长筵广席,要做好官也没干,都把那志气灰了,怎能勾有做得出头的?及至是个进士出身,便贪如柳盗跖,酷如周兴、来俊臣,公道说不去,没奈何考察不了,或是参论坏了,毕竟替他留些跟。


       又道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跌仆不多时,转眼就高官大禄,仍旧贵显;岂似科贡的人,一勾了账?只为世道如此重他,所以一登科地,便像升天。
       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科举制已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士形象进入文学作品中,是顺理成章的事。“三言二拍”中对进士人物的赞美,和现实社会中对进士推崇是相吻合的。在这里,中进士成了解决所有矛盾冲突的终极法宝。很多人做了皇帝尚不能解决的事,拟话本中的进士却能利用身份去抹平。拟话本中的张幼谦,仅仅是中了举人,便挽救了其与罗惜惜的婚姻,让罗家人接受他的求婚。


       刘璞中了进士,不但免去了隔壁李都管对自家宅院的觊觎,“连李都管家宅反归并于刘氏”。还有满生,本是世家大族出身,族叔满贵更贵为枢密副院。但中进士前,满生却落到无家可归的地步,呆在饭馆前嚎啕大哭。中进士后,族里兄弟立刻赶上前来攀亲。就未蒙面的族叔也亲热起来,亲自为他定下亲事。这样的例子拟话本中有很多。
       这些进士代表的不止是一个群体,还代表着作者对科举制的态度。拟话本中进士与现实社会的红进士在社会思想方面的吻合,也恰恰说明了作者对待科举制的态度,未脱天下人对科举制态度的窠臼。


       02
       想吃饱穿暖?没那么容易……
       现实社会中,一般出身贫困家庭的士子,生活环境是相当差的。如果不中进士,就会一辈子过着贫贱不堪的生活。北宋名臣范仲淹,楼錀《范文正公年谱》引《东轩笔录》载:公(指范仲淹,笔者注)与刘某同在长白山醴泉寺僧舍读书,日做粥一器,分为四块,早暮取二块,断薤数茎,入少盐以啖之,如此者三年。”
       吃的是连面糊糊都不如的剩粥,如此条件下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这样的艰苦生活,是造就他们坚毅的性格和日后成为栋梁之才重要环节。当然,如果可以,没有人愿意选择过苦日子。士子在以苦明志的背后,是他们经济条件的拮据和不生活不能自理。


       这些士子手不能抬肩不能扛,不事生产又不理营生,兼且看不起商人。除了读书吟诗作赋之外,便是游赏美景,追逐美色,留恋于烟花之地。这些偏偏跟生产经营没有多大关系,却需要庞大的钱财供挥霍。然而他们又看不起商人、农民、贩夫走卒,总之是看不起读书人之外的人。这就造成了大部分士子生活贫困。
       一些出身官家之人,也会因为不懂营生兼大肆挥霍而很快沦为穷光蛋。他们如果中不了进士,便可能落拓一生,做个江湖术士或到有钱人家做馆,一辈子与功名无缘。像诗人方文等,不意为鞑虏效命,便只能一辈子落拓了。


       “三言二拍“中这样的例子很多,59名参加科举考试的进士中,有28人出身贫困家庭,生活艰难。有些出身富贵之人,因为这样的那样的原因,也可能导致贫困。以皇室宗亲赵不敏为例,他为了参加科举考试自愿放弃了皇室身份,相应地也失去了朝廷给予一份俸禄。
       然后他便贫困了,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多亏了与其相好苏盼奴的资助,他才不用为衣食担忧,有精力完成学业。这样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糟糕的,却是现实的。中不了进士,便做不了人上人,只能做人下人,因为他们生活不能自理。


       即便是出身富家者,也同样有这方面的烦恼。他们如果不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也同样有断粮的危险。
       可以说,不论是在现实社会还是拟话本中,书生的生活都是很差的。如果他们中不了进士,就只能一辈子贫困潦倒。


       03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三言二拍”中59名参加科举考试的进士中,除了38名凭个人才华中进士者和8名依靠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推荐中进士者,还有13人因为天命论、因果轮回论等中进士。从这13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进士与否上天来定,行善者中进士、作恶者受惩罚等一系列劝人安守本分、积德行善的故事。
       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作者意在劝诫士子。劝诫中进士者不需骄傲,不中进士者不需懊恼。因为一切都是上天早已注定了的。中不中进士,都要从自身找原因。很可能是你做过的某件善事或恶事才导致了今日的结果。


       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叙中说:“令人为忠臣,为孝子,为贤牧,为良友,为节妇,为树德之士,为积善之家,如是而矣。”在《醒世恒言》叙中又说:“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通者,取其刻意试俗也;恒则习之而不厌,传之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耳。”他将三书分别取名为《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其目的就是为了教化世人遵循封建伦理规范,用“礼义廉耻、忠孝节义”的教化思想为世人指一条明路。
       另外一个劝诫目的是要士子依靠自身的努力中进士,不要走旁门左道。科举制自隋朝确立以来,就随之而起一门研究科举考试的学问——科举策学。唐时盛行“行卷”,还有人在策试前摹拟一些问题,以便在考场上遇到问题不至于慌乱。


       我们知道,科举策学作为一门研究科举考试的学问,它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科举考试中的技巧和规律,为士子更好地作八股文服务。它算是一门堂堂正正的学问,与偏门沾不上边。它之所以在“三言二拍”中没有被提及,我觉得应该是它和作者所宣扬的传统意义上的教化思想有差异。
       另一个解释是作者把科举策学看成科举考试的一部分,是所有考生必备的工具,所在在拟话本中不再单独提及。


       不论原因是什么,事实是“三言二拍”中59名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依靠个人才华中进士者38人,远高于其他途径中进士者的比重。这说明一个问题:作者推崇士子走正途,依靠个人的努力参加科举考试。积德行善、努力攻书依靠个人的才华参加科举,是作者在拟话本中对待士子的态度。
       在这里,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笔法,描述了13位士子因为天命论或因果轮回论中进士的情况。通过这13人的遭遇,我们说作者意在劝诫世间读书人要积德行善,凭借个人的力量走正途参加科举考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