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这片古老的土地,自古以来便是满族的发源地。在古代文献《山海经》中,它被称为“不咸山”,北魏时期更名为“徒太山”,唐代时称作“太白山”,自金朝起,便一直以“长白山”之名流传至今。
在长白山的顶峰,有一个由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天池,经过了三百多年的积水,形成了一个深邃的湖泊。这个椭圆形的天池,最深处达到373米,是中国最深的湖泊之一。由于其高海拔,湖水中几乎没有生物,因此湖水异常清澈,四周被瀑布环绕,景色壮丽。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片宁静的湖水中竟然出现了所谓的“怪兽”。据记载,目击次数超过30次,目击者人数多达上千人,其影响力甚至可以与百慕大三角和尼斯湖的怪兽相提并论。自从这些消息传开后,天池似乎被一层神秘的面纱所笼罩。
不久前,天池边的一群大学生目睹了几只“怪兽”在水中嬉戏,它们时而上浮,时而下沉,水面上泛起巨大的波纹,大约一分钟后便消失无踪。
那么,长白山天池中的“怪兽”究竟是何方神圣?让我们逐步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建国后,最早记录到水怪的目击事件发生在1962年。8月中旬,气象站工作的周凤瀛在天池东北角发现了两个动物的头部,大小如狗头。它们在水中相互追逐,时而沉入水下,时而浮出水面。
10多年后,天池再次出现“怪兽”的踪迹。1976年8月,一群北京游客在天文峰下看到了一头像棕熊一样的动物,听到尖叫声后,便跳入水中。同年9月,延吉县苗圃工人老朴等20多人在同一地点又看到了一头“怪兽”,身高约2米,体型庞大,如同一头牛,正卧在天池边休息。
1年后的8月,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金昌奎在气象站西边看到了一只奇怪的动物跃入湖中,身体呈黑色,长约2米,有着像哈巴狗那样的短腿。
1980年8月21日凌晨,6名作家在观赏日出时,突然看到天池湖面上出现了喇叭形的划水线,约有100米长。它的头部像盆一样,有时会露出黑色的背部,游动速度极快。两天后,在同一地点,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生卢新华又发现了一头“怪兽”,在距离岸边约50米的湖面上扑打着水花,体型庞大如牛,且不惧怕人类。
“怪兽”似乎并不寂寞,1981年6月17日再次出现。游客在拍照时,天池中出现了一个白色的斑点,拖着一条尾巴,随后是一条天蓝色的水带,看起来像是在晒太阳。同年9月2日,记者李晓斌拍到了“怪兽”,湖面上就像反扣着的大锅一样。
1985年6月30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的郞惠卿教授在鹰嘴峰右侧无意中发现湖面上冒着水泡,紧接着“怪兽”黝黑的脊背浮出水面,背上有几条条纹,每条约3米长。
1986年8月5日清晨,游客在天文峰上看到天池中有一个2米长的棕黄色怪物漂浮在水面上,不到两分钟后,它的头部突然抬起,看起来像蛟龙。
1993年8月7日,长白山天池的工作人员中有8人同时发现湖中有一个“大铁锅”,形状如牛,向前移动了500米后就下沉到水中。
1995年8月,一位游客在天文峰游玩时,突然发现一只“怪兽”钻出水面又迅速消失,整个身体比牛还大。同时,在西坡的游客也发现了“怪兽”浮出水面。
进入21世纪,目击事件依然不断。2005年7月7日,抚松县的郑长春游客无意中发现天池湖面上有个古怪的黑影在游动。别人都说是一截漂浮在湖面的腐木,但他坚持自己看到的是“怪兽”。
紧接着7月21日,这个“怪兽”再次出现在天池中,长白山科学研究院的工程师黄祥童亲眼目睹了这一幕,他声称这个“怪兽”非常像鲸鱼,头部伸出水面近3米,水花四溅。
2007年9月6日,长白山电视台的专业摄影师卓永生看到湖中有4-6个黑色不明动物在高速移动,走走停停,速度如快艇,但由于距离太远,拍摄效果较为模糊。
2011年7月,长春的一位大学生在天池旅游时,无意中拍到了一张天池“水怪”的照片,这个“怪兽”的头部露出水面1米多高,头部似乎还长有两只角,看起来有点像传说中的龙角。
关于“怪兽”的最后一次媒体报道是在2013年。7月27日,天池火山监测站的武成智刚起床,看到原本平静的水面上突然出现了一头“怪兽”,划开了一道“人字形”的水波。紧接着水波中冒出一个头来,模糊的轮廓看上去像是小鹿的头部和脖子。
随着“怪兽”目击事件的增多,长白山天池的名声也随之大增。
其实,关于天池“怪兽”的传闻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长白山志》、《长白山江岗志略》、《长白汇征录》、《扶松县志》与《奉天通志》等地方志和随笔中都有关于天池“怪兽”的记载,有的甚至还有详细的描述。
最早的记载见于《长白山志》,时间是1903年4月。当时,一名叫徐永顺的游客和他的弟弟徐复顺以及朋友们在湖边打猎时,看到一只奇特的水怪浮在水面上,不时发出咆哮声。徐复顺在情急之下开枪射中了“怪兽”的腹部,“怪兽”随后沉入水中消失不见。
1908年,时任奉天候补知县的刘建封编写了《长白山江岗志略》,书中详细记述了该地区的水文地理和动植物,其中也提到了天池“怪兽”。他描述了一次深夜,他从山上的营帐出来时,意外地发现天池里有一个泛着金光的东西在缓慢游动,但当他走近时,那东西突然消失了。
1910年,长白县设治委员张风台编著的《长白汇征录》对“怪兽”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记载。十多年前,有四位猎人在天池西北的芝盘峰打猎时,看到天池里坐着一头“怪兽”正在低头喝水。它的全身金黄色,头部呈方形,大小如瓦盆,上面似乎有角,脖子很长,还长有白色的胡须。猎人们以为看到了龙,吓得目瞪口呆,连滚带爬地下了山。
《扶松县志》(1928年出版)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描述这种动物全身金黄,头部大如盆,有着长长的脖颈和胡须,相貌像龙。
关于天池“怪兽”的真实身份,目击者们各执一词,谁也无法说服对方。有人认为“怪兽”是逆水而上的水獭,有的说像黑熊,有的说像牛,有的说像狗,还有的说是海狮,甚至有人认为是体型较大的冷水鱼。
一些理智的人认为,如果不是火山浮石,可能就是沉木,或者是朝鲜的快艇,甚至是目击者的幻觉。还有一些人提出了更为离奇的说法,比如蛇颈龙、蛟龙,甚至是天外来客。
尽管“怪兽”的真实身份从未得到证实,但根据成千上万人的描述,我们可以大致描绘出它的形象:体型庞大如牛,体长5-8米,覆盖着绒毛;头部又大又圆,像豹头,眼睛圆形,大小如乒乓球,嘴巴大如盆,脖子较长,约1米左右,颈部有一条白色环带,背部和两侧有鳍;除了前额和头顶是黄白色外,身体的其他可见部分都是灰色。
“怪兽”通常在七月、八月和九月这三个月频繁出现,特别是在雨后天空放晴时,还喜欢在水中打转,经常跃出水面几米高,游动速度极快。
尽管有如此多的目击事件,但科学家们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组成的联合科考队对长白山天池进行了动植物考察研究,却一无所获,甚至没有发现一条大鱼。科考队认为天池没有“怪兽”,理由包括:池水清澈,微生物稀少,大型生物难以生存;天池常年积雪,结冰期长达8个月,夏季水温也仅有11℃左右,动物难以生存;天池形成时间较短,不可能有大型动物。
然而,肯定天池“怪兽”存在的人提出了反驳意见:天池虽然表面水温低,但湖底可能存在温泉;天池底部可能有秘密溶洞通道,通往外面的海洋。
关于“怪兽”的真实身份,有专家认为可能是水獭或其他大型生物到天池饮水洗澡,游客看错了,误将水獭当成了“怪兽”。水獭确实喜欢戏水,经常在水面翻滚,湖边也发现过水獭的粪便。但水獭体型太小,与目击者描述的体型有很大差异,除非存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