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国中将王近山,即便不太熟悉军史的朋友,可能也听过他的名字。因为《亮剑》中的主人公李云龙,有一部分原型就取材于王近山将军。战争年代王近山被称为“王疯子”,和李云龙这个角色一样,打仗非常猛且不按套路出牌,立下赫赫战功的同时也多次身负重伤。并且在和平年代,王近山的经历也十分曲折。
王近山的妻子韩岫岩,抗战时是军中著名的美女,两人起初十分恩爱。129师师长、开国元帅刘伯承治军非常严格,在一次行军过程中,刘师长看到有家眷随行,还坐着马车。这原本是犯纪律的,刘伯承刚要开口批评,一看是王近山的妻子韩岫岩坐在车上,竟转怒为喜,说了一句:原来是王夫人啊。然后就笑着走了,可见王近山过人的战功,令他的家人也格外受到优待,刘帅对王近山的评价是:智勇双全,难得的猛将。
不过建国之后,王近山却打了离婚官司,他的生活问题也被传得不太好。军队高级干部的私人问题,往往却有着更广泛的不良影响,这是显而易见的。主席为此罕见动怒,直接下令将王近山的军衔从中将降为大校,北京军区副司令的职务也一并撸掉。可以说王近山在军政生涯中,遭遇了一次重大挫折。
此后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王近山的状况进一步恶化,不光被下放劳动,还遭遇了不少身心上的折磨。好在上世纪70年代,在许世友等老战友的仗义执言下,中央给了王近山改正机会,调他到南京军区担任副参谋长。虽然这一职务不算特别高,但总算回归了军队,一名出色的战将终于又有了用武之地。王近山本人也非常知足,言行明显规范、成熟了,比年轻时稳重得多。
王近山在战争年代是员猛将,但人都有老的时候,心态也会发生不小的变化。此时他终于稳定下来,心里最牵挂的无疑是自己的几名子女。其中爱女王媛媛在部队医院工作,七十年代被调到了将军县安徽金寨。王近山十分思念女儿,1973年专门坐火车去安徽探望她。王媛媛看到久未见面的父亲,心里无限温暖,拉着爸爸的手汇报工作和生活的情况。刚见面时父女其乐融融,但王媛媛说出一句话之后,王近山的脸色马上就变了,勃然大怒并训斥女儿。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王媛媛谈到上级对自己单位的关心时,说了一句:上次,李德生也来了我们医院。话还没说完,王近山就打断了女儿,吼了一句:你刚才说什么!王媛媛顿时不知所措,不知说错了什么话,只得愣在那里看父亲发火。王近山说:李德生的名字,也是你能直接叫的?为此王近山面红耳赤,狠狠地瞪着女儿。看到刚才还慈眉善目的父亲一下子就变脸,王媛媛心里十分委屈、也很生气,眼里含着泪珠就出了门,不再搭理父亲。为什么王近山听到“李德生”三个字会如此生气呢?主要有两点原因。
第一,李德生从红四方面军时期就跟着王近山打仗,一直到抗战、解放战争时期,甚至抗美援朝战争中,两人也是一起入朝作战,几乎没怎么分开过。李德生曾救过王近山的命,二人是真正意义上出生入死的好兄弟。虽然李德生比王近山小一岁,战争年代的职务也不如王近山,但听到自己的女儿敢直呼好兄弟的大名,王近山还是非常生气,认为女儿没有教养,好歹也该叫一声“李德生叔叔”。
第二点原因,则是客观方面的。李德生在建国之后的发展非常顺利,军政地位远远高于王近山。甚至在主席的直接提拔下,成为全军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还成了中央副主席。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李德生,职务已经比曾经的老上司王近山高出太多了。女儿脱口而出,直呼国家领导人的姓名,无疑是不太合适的,虽然只是在私下场合。基于这两点原因,王近山的反应才这么激烈。
不过冷静下来之后,王近山觉得自己的态度有点过头了,便主动出门安抚起女儿,说:刚才爸爸不对,不应该冲你发脾气啊!这么多年没见了,你看看我,唉。王媛媛听父亲讲完事情原委之后,也意识到自己的措辞有些不妥,赶紧跟父亲说:确实是我刚才没有礼貌,爸爸,我以后一定注意!看着眼前如此懂事的女儿,王近山心里无限欣慰。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王近山将军是一个非常重情义的人,并且在经历了那么多大风大浪之后,晚年已经十分沉稳,说话做事都很注意影响。唯一遗憾的是,1974年老将军便被检查出了癌症,4年之后不幸去世,没有在他一生钟爱的军队中工作更长时间。王近山住院期间,李德生多次专程看望他,两位老友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千言万语说不尽二人的情谊。王近山弥留之际,脑海里全都是年轻时在战场上的画面,嘴里念叨着:李德生带人上去了,我就放心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