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朗普说完“如果对他不爽就辞职走人”后,果然有人照做了。
这是怎么回事?
9月30日在弗吉尼亚州匡蒂科海军陆战队基地,新上任的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召集了美军在全球各地能叫得上号的将领,开了个规模空前的大会。
这位从福克斯新闻台走出来的防长,一开口就给会议定了调。
他痛斥军队内部的“病态文化”,把矛头直指所谓的“肥胖将军”和“觉醒文化”,宣称“国防部的时代结束了”,现在是“战争部”的时代。
他称国防部需要有 “合适的人才” 和 “正确的文化”,并提出 10 项新指令。
包括强化体能标准和测试、加强仪容要求、审查 “有害领导力” 等政策、终结特定指挥文化、解放监察流程等。
还抨击了 “多元化、公平与包容” 项目,强调 “基于业绩” 的晋升。
赫格塞思还发出最后通牒,称 “如果今天我的话让你们心中发凉,那你们就应该做出光荣的选择,辞职吧”。
特朗普也现身会议现场,赫格塞思的讲话只是个开胃菜,真正的主菜,是特朗普随后登台发表的近70分钟长篇大论。
他一上来就批评 “激进左翼民主党人”,并称美国正遭遇 “内部入侵”。
甚至还语出惊人地提议,应该把旧金山、芝加哥、纽约这些民主党人治下的“危险城市”,直接当成军队和国民警卫队的“训练场”。
并明确表示军队“很快就要进驻芝加哥”。
这番话彻底颠覆了美军的传统职能,无异于要求他们将枪口对准自己的同胞。
而在抛出这个足以让所有军人脊背发凉的计划后,特朗普话锋一转,笑呵呵地将目光扫向台下那片“沉默的海洋”。
补上了那句致命的威胁:“当然,谁想走,可以走,但这些人就得放弃自己的前程了。”
这种赤裸裸地将国家武装力量工具化,用于党派斗争的意图,彻底触碰了美军政治中立的底线。
面对这场近乎羞辱的“忠诚度测试”,台下的将军们个个面无表情,全程鸦雀无声。
但沉默不代表认同,据美国《国会山报》消息,在美国防长赫格塞思与特朗普的“不爽就辞职”演讲结束后,美国军方迎来了第一轮辞职潮: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司令托马斯·布西耶尔宣布离职。
这位爷可不是一般人,他当时是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司令,手里攥着美国所有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是美国核威慑力量的核心支柱之一。
他的辞职信写得客气,说是“个人及家庭原因”,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用自己的职业生涯,投下了一张沉甸甸的反对票。
不过,布西耶尔这封辞职信,其实是早晚的事。
特朗普政府对空军高层的“清理门户”,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早在8月,时任美国空军总参谋长大卫·阿尔文就突然宣布提前退役。
紧接着,本被看好接任的布西耶尔,其在7月份刚获得的空军副参谋长提名,又在9月初被白宫不明不白地撤回了。
这一连串的操作下来,等于把布西耶尔在空军内部的上升通道给堵死了。
所以,匡蒂科那场会议,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布西耶尔的离职不能孤立看待,因为几乎同一时间,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布莱恩·芬顿也宣布离职。
这个司令部管着海豹突击队、三角洲部队等所有美军的精锐力量,是美国在全球执行高风险任务的“手术刀”。
一个管“核大棒”,一个管“手术刀”,两位上将在48小时内相继离去,这在美国军事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他们的行动,无疑是在向全军传递一个信号:当政治忠诚的要求与军人誓言发生冲突时,他们选择捍卫后者,哪怕代价是放弃毕生的事业。
特朗普和赫格塞思的强硬姿态,不仅在军中激起了巨浪,在政界和退役军界也引发了强烈的公开谴责。
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的民主党领袖杰克·里德直接炮轰这次会议是“一场昂贵且危险的领导力失职”,
并直指赫格塞思的“辞职通牒”是“极度危险”的要求。
比政客批评更有分量的,是来自军界元老的声音。
美国退役陆军中将马克・赫特林在回应国防部长赫格塞斯的相关言论时,明确表示 “我向你们保证,在座的各位不会执行非法命令”。
他还提到了《统一军事司法法典》第 92 条,即 “违背宪法或法律的命令,士兵有权拒绝执行”,并强调 “我们宣誓效忠的是宪法,不是某一位官员”。
赫特林的这一言论具有重要意义,他作为在军中威望极高的功勋将领,其发声不仅是对当下时事的评论,更是向所有现役军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美军效忠的最高对象是宪法,而不是某个个人或政治势力。
说到底,这场风波的根源,在于美国军队正从一个本应保持政治中立的国家工具,加速沦为党派斗争的角斗场。
特朗普要求美军将领剔除军中的“觉醒政治”、不支持他的观点就离开,本质上也是共和党版本的“政治正确”:
既然民主党能打着平权的幌子将意识形态渗透进美军,那么共和党同样能以“重振战士精神”为理由“拨乱反正”。
说得更直白点,随着美国政治斗争的极端化,两党都意识到美军和国民警卫队的重要性。
军队不再是孤立于美国社会的“象牙塔”,比如扩大军队在国内权力的内容早已被共和党写进其2024年的政治纲领中——可以说,谁掌握了军队,就等于在这场政治斗争中获得了主动权。
但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当政治斗争波及军队后会造成什么结果。
无论是民主党的“觉醒政治”,还是共和党的“重振战士精神”,本质上都是以政治忠诚标准,而非专业素质选拔军中人才:
拜登主政时期美军有变性人四星上将,特朗普卷土重来后也不遑多让,一个福克斯新闻的前主持人当上了美国国防部长,唯独“正常人”得不到出头的机会。
布西耶尔和芬顿的离去,或许能在短期内让特朗普政府安插上更“听话”的人,但一个国家的军队,如果忠诚的对象不再是宪法和人民,而是某个政党或个人,那么它的根基就已经动摇了。
这场辞职风波,也许只是一个开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