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结婚生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而对于早婚早育的传统观念,它在历史长河中扎根深厚。然而,宋代作为一个与众不同的朝代,却颠覆了这一传统思维,流行起了“晚婚晚育”的风潮,为当时的社会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在传统观念中,早婚早育被认为是女性的责任和天职。长辈们常常强调早点结婚,早点生孩子,传承家族血脉,同时也认为早生育的孩子更聪明、更健康。 这种观念在古代尤为突出,许多女性在十二三岁便会面临婚姻和生育的压力,而入宫选秀更是在十三四岁就开始。这种社会风气也在现代留下了一些封建文化的余音,导致一些女性被贴上“大龄剩女”、“嫁不出去”的标签。 然而,宋代却是一个例外。在这个时期,女性结婚的年龄明显偏大,甚至出现了大量的“大龄剩女”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殊的情况呢?

一、“不中进士不成家”,吸引优质生源成为榜下婚活主战场 入了宋,“读书”的风气突然变得十分浓厚;科举招生不断增加,“朝廷征用文臣格外宽松,进士及第数大量增加,士子荣华富贵兢兢业业。”父母们也开始以中进士看待女儿的婆家。 宋仁宗景祐年间,出现“榜下捉婿”这种婚配方式。当年的朝廷科举考试后,在张榜公示之时,许多女子的父母便找准机会来到榜下,挑选自己女儿的未婚夫。这是在那个特殊时期将婚恋和科举考试成功紧密地绑在一起了。 “虽然宋朝科举数目大增,名额也不断增加,可中进士的数量终究有限。”加上当时部分男子以考中为前提才成婚,大量剩男自然产生。

随时代发展,择偶标准也渐渐转向看中选,但名额终究少,造成多数婚龄女子在选择上困难重重。 当然,为父母的女儿争取到一位优秀学子也是可以理解的。父母认为,读书人必定前途远大,考上进士更是出人头地,这样的女婿不仅能为家里带来荣耀,生活上日后也会比较富裕。加之双方家庭学识渊博,日后生活也会比较和谐,这都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宋朝科举明显供不应求,目标人才有限;再加上部分男子性情刚强,誓要中进士才肯娶妻。 这样的婚恋氛围,导致了不少女子即使年龄大了也还是单身,而那些剩男更是往往要到老年才“有幸”娶到妻子。

二、厚嫁之风让穷苦家庭女儿难嫁人 步入中期,宋朝日趋商业繁荣,也萌生了“厚嫁之风”。对于嫁女方来说,能准备丰厚的嫁妆将极大提升女儿的婚姻条件与日后的地位;对于迎娶方,获得了丰厚嫁妆也满足了虚荣心与实际需要。这种风气一度十分盛行,而彩礼数额也愈演愈烈。 那些实力一般的官宦人家便开始承受不住这样的嫁妆压力。尽管有朝廷的补贴,但宗室子弟日益增多,分得的资源有限;再加上频繁的天灾人祸,许多家族顿感捉襟见肘。 这时为了面子,也为了女儿将来的婚姻,这些人家还是竭尽全力准备丰厚嫁妆。许多家中反而因此陷入困境,甚至倾家荡产。

“这样的环境下,子女也明白家庭的难处,主动不嫁人,留在家里分担农活。”这些女子白天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也有人在家中织布缝纫挣钱贴补家用。 她们或许心中也是盼望有一天,家庭的经济环境能好转一些,到时自己就可以踏入婚姻的殿堂了。 三、父母不幸更让女子难以走入婚姻 宋代实行的是父权制度,在这个社会环境下,女性自身权利不被重视,生活在父权制约之下。她们往往要依附男性,特别依赖父亲,才可能获得一定的地位与婚姻安排。

所以如果父亲不幸去世,对女儿的婚姻影响可想而知。母亲地位低下,又几乎没有社交圈子,根本没办法为女儿物色对象;就算有了合适人选,也缺乏足够的交涉能力与威信,难以说服对方。“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不少女子没能走入婚姻殿堂”。 宋朝法律规定,父母去世的三年内子女不能结婚,这也让更多女子的婚期延后。“它直接用法的力量来束缚女性,在父权意识下根本无法反抗”。很多女子不得不守活寡,晚年才有机会再嫁。 四、频繁战乱让生活不稳定,也让女子难以婚嫁 宋代虽然富裕,但也不乏战乱与天灾人祸。北方频繁的战事让男丁们要终年在外,家中的老弱妇女们日子也难以为继。生活都尚且难保,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去寻找伴侣,然后衣锦还乡成家立业

更何况幸存的女子们要承担起家中补给与后勤的重任,这些繁重的农事与手工活,还要她们一肩扛起。她们光是活下去就已经竭尽全力,根本无暇顾及婚姻,只能任由青春年华荏苒而过。 战争带来生存危机,也带来心理创伤。生离死别让这些女子们备受打击,丧偶、丧子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她们在逃难奔波和精神创伤之下,难免心理上也产生怯场与自卑。这种长期压抑的心理状态,更让她们没有心思考虑婚姻。 结语 通过上面这些种种因素,我们大致能够了解,宋代出现大量剩女的深层原因,这与普遍的印象中“女性单纯剩下来”是有一些出入的。其实这更多是那个时代的氛围与社会环境造成的必然结果。

比如兴起的风气导致择偶标准提高,从而出现择偶矛盾;高要求的嫁妆与战乱经济让女性无力凑足;父权意识与法规限制缚住女性。这一系列的因素交织,让女性不得不在这个大环境下作出选择,主动或被动延后婚期,成为所谓的“剩女”。 当然,也不能说她们就此一蹶不振,余生只能守活寡。《宋史·列女传》中,也不乏一些女性在中年或老年还能再嫁,然后获得幸福。只能说历史的进程与条条框框让她们的青春被无情蹉跎,但并没有完全剥夺她们获得幸福的权利。

这么多年过去,今人看来也许会觉得她们的遭遇有些悲哀或不值,但在当时那个年代,这些都是她们不得不面对和接受的无奈。但我们可以欣慰的是,如今的社会环境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女性也逐渐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相信随着时间推移,她们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尊重与机遇。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