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透露,一个美国高级别商界代表团即将访问中国,这次行程,由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牵头,甚至吸引了波音公司和联邦快递的高层人物参与。
这阵势摆明了是要重启中美间的经贸谈判,尤其是关税这个老大难问题,想趁机缓和点局势。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特朗普也放出话来,说自己“可能不久之后就会访华”。大家心里都清楚,这商界代表团大概率是替他来探探路的。
照理说这是一场有望推动两国关系缓和的重要互动,哪怕不指望立刻达成什么协议,起码释放了一个积极信号。
就在这批代表团收拾行李准备出发的时候,美方突然在北极问题上搞了个大动作,对中国咬了一口,理由是中国的“雪龙2号”科考船出现在了“他们不欢迎的地方”。
先不说中国那艘船压根就在进行常规科考任务,也没有进任何领海,美国海岸警卫队居然出动C-130J运输机去跟踪拍摄,硬说中国船只“出现在不该出现的位置”。
C-130J运输机
这事表面上看像是一次“海上偶遇”,但背后牵扯到的,是美国长期以来对北极资源的觊觎。
美国政府的说法很霸道,他认为北极200海里外的大陆架,是它的“私属领地”。什么意思?就是美国画了一张新地图,北极直接被标成了自家后院。
但北极不是美国想要就能拿的,它蕴藏着巨大的能源资源——据估算,这片地区埋着的油气相当于830亿吨标准燃料,还有不少稀有金属和关键矿产资源。
尤其在电动车、绿色能源兴起的当下,谁能掌握这些资源,谁就能在新能源革命中站上风口。
于是你看,美国眼红,中国也在搞极地科考,俄罗斯也早就部署,几个国家都盯着这片冰雪之地。
但中国从一开始就是按照国际法办事,该走的程序、该申请的路线全部合规,没有绕开规则偷偷摸摸搞事情。结果反倒成了被关注对象。
美国这边却偏偏搞“我说了算”,不但宣称主权,还动不动出动军机监视,还一边叫嚣中国“不守规矩”,一边继续自己单方面宣示领土。
美国一边派商界代表团来中国谈合作,另一边却当众把中国科研船当成“敌对目标”,这种做法说白了就不是诚意谈判的态度。
有意思的是,美国这类操作可不是第一次玩了,哪怕是特朗普自己,在任时一边打着“中美合作”的旗号,一边疯狂加征关税,封杀中国科技企业。
现在风声刚有点缓和,前脚说着要谈,后脚就用北极问题来挑衅,说到底,他们对华的整体战略从未改变过:一边要占便宜,一边要遏制你发展。
中国这边的态度其实一直很明确:我们愿意谈,愿意合作,但不接受敷衍、不接受挑衅。你要是真想解决问题,那就老老实实坐下来对话;你要是一边示好一边使绊子,那只能说明你不是真心的。
美国这种“混合手段”玩多了,对自己其实也是伤害,本来中国这边有意愿接待美国商界代表团,但你那边一通操作又惹得人不高兴,谁还愿意认真谈。
你波音、联邦快递这些公司来谈合作,背后的东家却在战略层面不断释放敌意,怎么让人相信你是想谈而不是想套情报、打幌子?
国际社会也不是瞎子,你美国一方面号称维护“规则”,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大搞双标——到了自己利益面前,什么国际法、什么联合国公约全都可以往边上搁。
你自己不遵守规则,却逼着别人听你的,这种霸道,迟早是要引火烧身的。
这场围绕北极的争议,只是中美角力的一个缩影,能源、科技、航运路线、地缘政治……未来谁在北极站稳脚跟,可能就意味着在新一轮的全球战略博弈中占据主动。
美国当然知道这点,中国同样心知肚明,但在中国看来,争得再激烈,也要按照国际规则来,不搞偷袭、不搞讹诈。可美国根本不在乎规矩,只要对自己有利,就什么都敢干。
所以别看现在中美在商贸层面还有一些互动,但实际较量已经延伸到了极地、太空、海底等多条战线。
美国把中国看成“战略竞争对手”,从来就不打算真正放松,这次代表团访华,只是他们计划中的一个动作,绝不是转向合作的转折点。
归根结底,问题的关键不是中美要不要谈,而是美国能不能放下那种只准自己强、不许别人发展的心态。如果他们还抱着“我占资源、你别发展”的想法,那中美关系就不可能迎来实质性的改善。
就拿这次北极事件来说,本来一个正常的科考任务,美国非得解读成“战略威胁”,说到底,就是心虚。
因为他们知道,中国的步子快了,影响力大了,科学能力也强了,他们已经失去了以前那种“我说了算”的优势。
可惜,他们的应对方式不是更加开放,而是更加封闭和敏感,连极地的雪都能让他们睡不着觉。
如果美方继续走这条路,不管来多少代表团,喊多少“合作口号”,恐怕也只是空话。因为诚意这东西,掩饰不来。你说想和人好好谈,手里却握着刀,那别人凭什么相信你说的是真话?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