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殿一般是四大天王,五台山龙泉寺为何有6位?楹联:九龙会饮

凤鸣岐山,周文王在羑里城被商纣王囚禁7年后,回到了西岐,于金台之上拜阐教弟子姜子牙为相,开启伐纣的进程。

姜太公率领着西周正义之师,刚出岐山不久,便遇到了佳梦山魔家四将。

四兄弟分别是老大魔礼青,持青云宝剑,上有符印,写有:地、水、火、风;

老二魔礼红,持有混元宝伞,伞中镶有祖母印、夜明珠、定颜珠、定风珠等珍珠宝贝,上写:装载乾坤;

老三魔礼海,手持银枪,背后还有法定琵琶,四条弦也是按照:地、水、火、风来设置,拨动琴弦,便会风火齐至;

老四魔礼寿,持有两根铁鞭,囊中还有形如白鼠的花狐貂,一旦现身便似白象,胁生飞翅,食尽世人。

“此宝今番出紫阳,炼成七寸五分长。玄中妙法真奇异,收伏魔家四大王。”

玉虚弟子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的徒弟——黄天化(后封三山正神炳灵公),逢师父之命,下山用攒心钉,将魔家四将打败,魂上封神台。

这正应了《封神》演义中,魔家四将出场前的一首偈诗:魔家四将号天王,惟有青云剑异常。弹动琵琶人已绝,撑开珠伞日无光。莫言烈焰能焚毙,且说花狐善食强。纵有几多稀世宝,丙灵一遇命先亡。

武王伐纣取得胜利后,姜太公最终尊奉元始天尊师命,敕封魔家四将为“四大天王”,辅弼西方教典,立地水火风之相,护国安民,掌风调雨顺之权。

汉语中的“辅弼”,是辅佐之意。魔家四将辅佐西方教典,后来不论在大小佛教寺庙里的天王殿里,都敬奉着“四大天王”。

然而,到过山西忻州五台山龙泉寺的细心游客,会发现:龙泉寺的天王殿里,却供奉着6位天王,这是怎么回事?具体是哪6位天王呢 ?

始建于宋朝的五台山龙泉寺,位于台怀镇南5公里处的九龙岗山麓,小车沟村东。

龙泉寺的得名,是因为该寺东侧有一处泉眼成池,清如玉液,甜似甘露,故谓之“龙泉”。

在龙泉寺的后正殿,有一幅楹联,上联为:九次第定,万念俱消,天心滚月轮,光映四边空碧落;下联为:龙蜿蜒来,千峰寞合,两湖垂银钱,恩周八表淳苍生。

相传,五台山原本是处炎热山区,文殊菩萨从东海龙宫淘得一块清凉石,安置在中台南面一条山谷中,五峰山一带顿时变得清凉宜人,山清水绿。

这块清凉石并非普通的石头,而是龙宫里供龙子们休息纳凉的“歇龙石”。东海龙王的龙子们,回来后见歇龙石不见了,便组团来到五台山,向文殊菩萨索要。

文殊菩萨施法将九条龙压在山下,化成九座山峰。据说,龙泉寺清澈的泉水底,有缘的人依稀可以看见九条小龙的影子。

楹联中的“龙蜿蜒来”,讲到的正是龙泉寺的地形,背依中台余脉,重峦叠嶂合为九道岗梁,寺旁有泉,形势如九龙会饮于泉,故名,又名九龙岗。

“庭阶生瑞气,龙岗发奇观。”龙泉寺坐北朝南,现存有108级石阶和汉白玉石雕牌楼、山门三座,各通一院。

主要建筑则保存有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献亭、宗堂殿、祖师堂、普济墓塔、岫净文公大和尚墓塔等,另一院有文殊殿,东侧为厢房配殿。

进入天王殿会发现,该殿两侧除了供奉有四大天王外,还多了道教的“哼哈二将”。

封神神话中谈到:哼哈二将分别是哼将郑伦,哈将陈奇,二人均是商纣王的部将,后弃纣归周。

郑伦曾拜度厄真人为师,得传窍中二气,将鼻一哼,响如钟声,并喷出两道白光,吸人魂魄。郑奇则拜异人为师,养成腹中一道黄气,张口一哈,黄气喷出,见之者魂魄自散。

封神大战开启后,郑伦被金大升杀死,陈奇则被武成王黄飞虎刺死,最终封神——“哼哈二将”,职责是镇守西释山门,宣布教化、保护法宝。

一般来讲,进入道教宫观中或名山大川的山门中,多会发现供奉有哼哈二将的塑像。像五台山龙泉寺这样,将四大天王和哼哈二将同奉于一殿的情况,并不多见,由此成为该寺的一大特色。

为何龙泉寺的天王殿与众不同呢?原来,五台山龙泉寺,建寺后曾于明朝的嘉靖年间和清末明初,两次重修重建。

最后一次重建时,由于当时处于战乱年代、社会动荡等原因,便将四大天王与哼哈二将都供于一殿,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与融合。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