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上个月底开放了ai叫车功能的测试,虽然我认为这种“短链路,快决策,即用即走”的app服务,用户端的ai化空间可能有限,但还是应该体验一把才有发言权不是吗?结果滴滴ail车的体验还是突破了我的想象力下限,这个产品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应该直接辞职谢罪。[发怒]

1. 场景需求是我坐飞机去北京,预定一个飞机落地后去开会地点的车。场站用车是预约用车的头部场景,而且上车地点固定化,信息足够充分,提前预定相对临时用车,用户的耐心会稍微多一些,所以我认为这是滴滴ai用车的最简单场景,哪怕beta产品也应该做的足够丝滑。

2. 我第一次给的prompt是“我今天mu5109到北京,帮我预约车到国贸cbd亚朵s”,抛开打字本身效率已经比之前直接UI点点点的体验差,我认为这段信息我给的还是非常充分:有日期,有具体完整航班号(系统就可以找到起降机场,具体时间,甚至延误信息),有目的地。没有给出具体的车型,是因为我想看看产品在这个节点会如何设计流程和决策链路。

3. 产品大概思考了30秒?进度条慢慢走,然后告诉我距离太远,是否要继续。我有些懵逼,不太懂,当然继续啊,于是产品又思考了30秒。

4. 过了30秒,滴滴开始给我直接叫从上海虹桥(我此刻的位置)到北京目的地的车了。吓死,赶紧暂停。但根据产品的流程反应和agent动作执行,说明prompt只理解了下半句,完全忽略了上半句。

5. 至此,这个产品已经是负分了。但我还想给它一次机会,于是我重新修改了prompt:“我是坐mu5109到北京,帮我预约落地后去国贸cbd亚朵s的车”。正常用户里,如果每次执行都要打那么复杂且准确的需求,10个里面不会有1个。

6. 再次经过30秒的思考,滴滴给了我一通回答,具体可以见最后图片,大意就是需要我明确落地时间。求求你了,我给你航班号,我就是不想去思考和记住这些公开信息,让ai来帮我完成工作。我把所有东西都给你都想到了,我不会自己点图形界面吗???

7. 忍住骂粗话的想法,给prompt“按照最科学的方法做,别再问我了”,又经过了30秒的思考(都思考多少次了??有这功夫我早定好10次车了),滴滴agent终于给我订车了,起点:北京首都T3机场。我:???我飞机是t2啊

8. 另外,根据我14:15的落地时间,给我定了2小时后16点上车,我有再多托运行李,这个时间是不是也有些过分?这个ai可能脑容量有点不够使。

9. 有航班号,有完整机场信息,有起降时间,进程中agent也可以随时根据延误情况调整用车,这是我本来的期待值。结果在浪费了十分钟,打了好多字,在理论上最熟悉和高频的场景,给了很多机会,模拟了最优秀睿智额用户,最后还是定错车,你永远不能相信滴滴的技术能力。

10.所以我想知道,这个滴滴ai叫车产品,到底想解决什么用户场景,需求,问题?上线前做过多少测试?或者是,管理层非常fomo,硬凑个项目出来一定要和ai扯上?有这个功夫,建议还是花大力气做好自动驾驶,高精地图,全球化,把造车好好落地更靠谱。

体验了滴滴AI叫车后的吐槽


体验了滴滴AI叫车后的吐槽


体验了滴滴AI叫车后的吐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